伊拉克共和國,通稱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全國人口約4000多萬,主要人口為阿拉伯人,

說阿拉伯語,庫德語,使用阿拉伯文,

位於西亞中東地區的共和國,

伊拉克與南方的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

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敘利亞,東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約旦接壤,

伊拉克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

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伊拉克地域至少在二十萬年前已經有人類活動,

位於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富饒的土地曾經孕育了幾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蘇美文明巴比倫文明亞述文明和新巴比倫文明,

西元656年該地區被阿拉伯人占領,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這裡都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但幾乎所有政權首都皆建於兩河流域,

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巴比倫

塞琉古王朝塞琉西亞安息帝國薩珊王朝泰西封

西元762年,哈里發遷到安息帝國,

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北郊的巴格達

此後,巴格達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

直到西元1258年被蒙古人攻陷為止,

 

西元1915年,英國軍隊占領伊拉克,以國聯的名義對其進行統治,

直至西元1932年伊拉克獨立,成為以哈希姆王朝為統治者的君主制國家,

西元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賽姆

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哈希姆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卡賽姆,

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里夫任總統,

同年11月當時總統阿里夫,大舉緝捕復興黨人,於是復興黨轉入地下活動,

西元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為首的復興黨軍官集團,

聯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納伊夫青年軍官集團,推翻了阿里夫的哥哥,

復興黨再度掌權,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

貝克爾出任總統西元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辭職,

遜尼派,薩達姆·海珊,成為該黨的領袖並接任總統。

在薩達姆執政其間,對什葉派穆斯林實行嚴酷的獨裁統治,

大肆打擊並殺害持不同政見者,

西元1980年代,薩達姆在美國的支持下,

與其鄰國以什葉派穆斯林為主的伊朗,進行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

因為此時伊朗經過伊斯蘭革命以後,成為敵視美國的政教合一國家,

美國在兩伊戰爭中軍事支持伊拉克攻打伊朗,

西元1990年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

科威特由於軍事抵抗能力太低而迅速淪陷,

薩達姆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一個省,不過迅速遭到了聯合國的譴責,

以美英為首的多國部隊,展開沙漠風暴行動

對伊拉克地面部隊實施空中打擊,

西元1991年1月,伊拉克被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擊敗,並逐出科威特,

這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伊拉克實行長期制裁,

 

西元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

組織聯軍進攻伊拉克,此舉非經過聯合國表決通過,伊拉克戰爭爆發,

在幾周後,復興黨政權就被美英聯軍擊敗,

其間伊拉克軍隊並未對美軍有大的抵抗,大量的伊拉克軍人投降,

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也被美軍逮捕,

並被伊拉克法院判處死刑,

伊拉克很快處於美國及其盟國軍隊的控制之下

但是美軍並未找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

由美國任命的行政長官保羅·布雷默

為美國負責伊拉克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擔任伊拉克首腦,

一個由各派政治力量組成的,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

在商討起草憲法和基本建設計劃,

西元2004年6月1日,聯合國,美國,伊拉克,

三方協商推選產生以,阿拉維,為總理的伊臨時政府,

6月28日,美英聯軍向伊拉克臨時政府移交權力,

西元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舉行大選

4月6日,賈拉勒·塔拉巴尼,當選伊拉克過渡政權總統,

西元2006年5月20日,戰後首屆正式政府,

在經議會表決批准後宣誓就職,總理為賈瓦德·馬利基

然而恐怖分子和前政府勢力,為對抗美英的軍事占領,

進行了針對伊拉克警察,政府機構,以及駐伊美軍的汽車炸彈襲擊,

什葉派遜尼派穆斯林,在伊拉克境內的暴力衝突升級,

也成為伊拉克政府棘手的問題,

另外,戰後伊拉克北部的亞述基督徒等宗教少數派,

由於地區動亂而被迫大量外遷,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

駐伊美軍西元2011年全面撤出伊拉克,

結束美國在伊拉克長達八年的軍事行動,

西元2014年遜尼派極端恐怖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趁著中東局勢混亂向伊拉克大舉進攻,導致伊拉克戰火重燃,

6月,伊斯蘭國攻陷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區,

包括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和中部大城提克里特

以及北部城市泰勒阿費爾,在內的數個伊拉克城市,

並進迫首都巴格達,ISIL和伊拉克政府軍,北方的庫德武裝,

在幼發拉底河沿線展開拉鋸戰,ISIL前鋒甚至一度逼近巴格達機場,

在美國和伊朗的支援下,伊拉克政府在隨後三年裡陸續收復失地,

西元2017年11月17日,伊拉克聯合行動司令兼發言人,拉蘇爾,

表示當地時間星期五(11月17日)黎明時分,

部隊和部落戰士挺近安巴爾省的拉瓦市西部,經過五個小時的戰鬥,

收復了拉瓦市,當天下午伊拉克總理阿巴迪聲明,

伊拉克將繼續軍事行動,以奪回伊拉克西部沙漠地區,

大規模示威活動西元2019年10月1日開始,

抗議者對16年的腐敗,失業和低效的公共服務表示不滿,

示威者的訴求,逐步升級為推翻政府和停止伊朗對伊拉克的干預,

伊拉克政府作出了嚴厲的反應,

到12月12日造成500多人死亡,

 

伊拉克直至西元2003年前,都是由伊拉克復興社會黨控制,

一黨執政專制獨裁統治,特別是薩達姆海珊成為總統之後,

西元2002年總統選舉中,薩達姆海珊獲得了99%以上的選票當選,

而他是唯一的候選人,伊拉克議會為一院制,稱為國民議會

擁有250個議席,議員任期四年,

西元2003年薩達姆·海珊政權被推翻後,伊拉克開始政權重建工作,

2005年5月3日,在美國的佔領下,伊拉克過渡政府正式宣誓就職,

2005年12月15日,2010年3月7日,2014年4月30日,

2018年5月12日,均以民主公民投票方式,投票實行議會選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董 的頭像
    王董

    王董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