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國,通稱捷克,首都布拉格,
全國人口約1000多萬,主要人口為捷克人,
說捷克語,使用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
捷克在古代被稱為波希米亞,
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東歐國家,
其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
這些先民和今天捷克民族的關係不大,
大多數的歷史學家咸認為捷克人的直系祖先,
是在西元六世紀左右纔在本地區定居,
九世紀初步統一的波希米亞王國,大致是今天捷克前身,
西元1555年,哈布斯堡君主簽署,奧格斯堡宗教和約,
授與波希米亞人宗教自由,
西元1618,年斐迪南二世因為強制推行天主教,
原為奧匈一部份的捷克成為獨立國家,
素來關係較為密切的捷克與斯洛伐克,
於西元1918年10月28日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捷克在1920年11月,12月,實行軍事管制,
以打擊社會黨中的親蘇聯勢力所挑起罷工,此後,
議會制得以維持完整,而革命左派陷入孤立,
因為民眾大多希望和平與秩序,
農民與工業無產階級彼此的利益達成平衡,
故在所有奧匈帝國的繼承國中,捷克的無產階級人數最多,
但大多支持議會民主制,而非共產主義,
斯洛伐克人和德裔捷克人,融入國家政治分裂傾向因此受阻,
惟在慕尼黑協定之後,
捷克在西元1939年3月15日,被納粹德國占領並成立,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斯洛伐克則成為納粹德國之傀儡政權,
二戰後期1945年,蘇聯佔領了捷克及斯洛伐克,
二戰之後建立了共產政權,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西元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實行事實上的一黨專政,
共產黨第一書記,安東寧·諾沃提尼,和總書記,古斯塔夫·胡薩克,
先後長期執政,西元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
直至西元1989年11月,東歐民主化,
捷克斯洛伐克最終透過天鵝絨革命,實現民主改革,
開始實行多政黨民主議會制,
西元1993年1月1日,捷克與斯洛伐克分別成為兩個獨立國家,
獨立後沿用10月28日作為國慶日,
同年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成員國,
西元1999年,捷克加入北約,
西元2004年5月1日,捷克加入歐盟成為正式會員國,
西元2007年12月21日,捷克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西元2020年8月30日,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
與賀瑞普等共九十人的代表團訪問台灣,
韋德齊表示「此次出訪是延續前總統哈維爾和前外長伊日·丁斯特比爾,
建立的外交傳統,也就是捍衛自由和民主,
捷克與民主國家合作,不管他人同意與否,
捷克議會實行兩院制,由眾議院(200人)和參議院(81人)組成,
原先國會聯合推選的總統5年一任,可連任一次,
總統為虛位元首只具有限權力,多數決策由國會認可,
但是極特殊狀態下可以解散國會,總統也負責提名總理和內閣成員,
主要政黨有偏右的,
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綠黨等政黨。
西元2013年1月,捷克首次直選總統,
米洛甚·澤曼,獲得54.8%選票當選為新總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