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通稱德國,首都柏林,
全國人口約8000多萬人,主要人口為德國人,
說德語,使用德文,
其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
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
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已開發國家,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
德語是歐盟境內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
西元前十七至西元前五世紀,
或者最晚是西元前五世紀至四世紀的羅馬鐵器時代,
西元前一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
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
使奧古斯都放棄將羅馬帝國邊界擴張至易北河的意圖。
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
佔據現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
三世紀時出現許多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
西元260年,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控制地區,
西元375年,匈人西移至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後,
羅馬帝國勢力自西元395年起衰弱,
日耳曼部落因而得以進一步向西南方遷移,
同時,今日德國境內出現較大的部落,
取代或吸收先前的小型部落,
日耳曼地區大片土地為法蘭克人所佔領,
今德國東部地區則由西斯拉夫民族定居,
西元800年,查理大地在聖誕節於羅馬接受教宗,
於西元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分裂,
分裂後出現的東法蘭克王國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型 ,
西元919年至西元1024年,在奧托王朝統治期間,
由各公國間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
但仍多為父死子繼的情形,而形成王室家族,
西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經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西元1024年至西元1125年,薩利安王朝統治期間,
義大利北部及勃艮第併入神聖羅馬帝國,
但由於敘任權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十二世紀西元1138年至西元1254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統治期間,
德意志諸侯的影響力向南方和東方,擴張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區,
他們鼓勵德意志人向這些區域移居,稱東向移民運動,
多數由北部德意志城鎮組成的漢薩同盟,由於貿易的擴張而繁榮,
南部的大拉芬斯堡貿易組織起到類似的作用,
西元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立帝國的基礎政治結構,
規定七個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
或大主教為選帝侯,通過多數制選舉皇帝,
十四世紀上半葉,德意志地區人口大幅減少,
西元1315年發生大饑荒,黑死病則於西元1348年至1350年流行,
即便如此,德意志的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
仍在這一時期發展一系列的技術,與同一時期在義大利諸城邦,
使用的科技類似,德意志諸國的藝術和文化中心,
將活字印刷術引入歐洲,為日後知識的大眾化創造條件,
挑戰羅馬公教教會並引發宗教改革,
查理五世
西元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
當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稱為查理五世,
獲得了任命各級神職人員的權利,控制法國教會大部份的財產,
查理五世控制了西班牙,尼德蘭和義大利的南部地區,
也雄心勃勃地佔領義大利,另外,
法國的勃良第在查理五世的眼中也是一塊肥肉,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西班牙,尼德蘭,義大利南部地區,
對法國形成了包圍之勢,
西元1521年,法蘭西一世與查理五世之間的矛盾,
已點燃了義大利境內的戰爭,
從西元1521年至西元1544年,法蘭西一世與查理五世進行了4次交鋒,
第一次交鋒是在西元1521年至西元1525年,在這次的交鋒中,
法蘭西一世不僅丟掉了米蘭,還賠進了勃良第,他本人也被查理五世俘虜,
第二次交鋒是在西元1527年至西元1529年,
法蘭西一世聯合各路諸侯,共同討伐查理五世,又奪回了勃良第,
西元1529年雙方停戰後,查理五世積極推行基督教統治的政策,
企圖在全歐洲建立基督教的統治,而法蘭西斯一世則立即與,
英王亨利八世,以及日耳曼新教的諸侯結成聯盟,以對抗查理五世的政權,
西元1535年,法蘭西斯一世又與土耳其蘇丹,蘇萊曼,
訂立同盟條約,法國獲得了極為有利的治外法權,
第三次交鋒是在西元1536年至西元1538年,
第四次交鋒是在西元1542年至西元1544年,雙方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西元1544年,查理五世親率大軍征伐法蘭西斯一世,
並率大軍逼近法國巴黎,這時法蘭西斯一世一面鼓勵法國人民誓死抵抗,
一面鼓勵境內的日耳曼新教諸侯起義,使得查理五世顧慮重重,此外,
法蘭西斯一世還向盟友,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請求支援,
土耳其軍隊在匈牙利境內活動後,嚴重威脅到納巴納的安全,
面對法國人民的奮勇抵抗,以及法蘭西斯一世靈活的外交手挽,
查理五世最後放棄了進攻,同年,查理五世與法蘭西斯一世在,克力比城,
簽訂合約,神聖羅馬帝國因此從法國境內退出,
十六世紀初,德意志經濟持續法展,
但在政治上卻是四分五裂,成為天主教和教皇任意掠奪的對象,
教會一方面阻止德意志的統一,
一方面把德意志作為重要的搜刮對象,
每年流入羅馬教廷的財富就高達30萬金幣,
當時人們稱德意志為,教皇的奶牛,
因而引起農民強烈的不滿和反抗,
在南部一帶的農民當中,發展起來一個神祕的組織,鞋會,
農民們在旗幟上畫著一隻鞋子,表示決心要與穿著長靴的貴族,
展開長期的對抗,為了表達這種不滿的情緒,
農民們向領主和貴族們,提交大量的請願書和抗議書,
德意志農民起義
西元1524年到西元1526年,德意志農民為反對封建的壓迫,
進行的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它是在德意志資本主義因素下,
以及各地封建割據在更加動盪的情況下爆發的,
當時羅馬教會貪污受賄,敲詐勒索,出售神職等行為屢見不鮮,
這時,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很快就波及到整個德國,
同時農民遭受到教會,商人,世俗封建主,
高利貸者的層層剝削,以及繁重的負擔,面臨殘酷的威脅,
農民們燃燒著對教會和封建主的怒火,
西元1524年爆發了德意志農民起義,有三分之二的農民投入戰鬥,
起義領袖是一位神父,托瑪斯閔采爾,他組織起祕密的基督教同盟,
發動人們對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的鬥爭,
他們的信徒遍佈許多城鎮,並積極推動鬥爭,
西元1525年初,起義行動席捲到整個,土瓦本,
在戰鬥中形成了六支起義隊伍,人數多達314萬人,
但這些起義隊伍缺乏嚴密的組織,後來因受到了,
土瓦本聯盟軍司令,特魯赫澤斯,的蓄意欺騙,
起義軍很快的就遭到鎮壓,
3月,弗蘭克尼亞農民,爆發了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起義軍制訂了,海爾布朗綱領,主張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君主國,
但6月時又被土瓦本聯軍司令,特魯赫澤斯給鎮壓下來,
同年3月在托瑪斯閔采爾的領導下,圖林根,薩克林,兩地的農民,
軍民,礦工,等人採取了更為激烈的抗爭行動,他們佔領市鎮,
城堡,寺院,將封建主的財產分給廣大的農民和平民並在,米爾豪森,
建立了革命政權,永久市政會,
5月15日起義軍在弗蘭肯豪森被,黑森伯爵,所率領的聯軍擊敗,
戰死和被俘擄後遭殺害者多達數千人,起義軍領袖托瑪斯閔采爾,
也在戰鬥中受傷被俘,英勇就意,
西元1526年夏天,蒂羅爾地區,的農民再次爆發了農民起義,
在起義軍領袖,蓋斯邁爾,的指揮下,起義軍多次打敗了奧地利大公,
以及土瓦本聯盟軍的圍剿,並追擊潰逃的敵人直到,薩爾茲堡,
後來封建主的援軍實行了聯合攻擊,各地的農民起義軍相繼失敗,
起義軍領袖蓋斯邁爾,率領起義軍退到威尼斯,
在那裡抵抗了一段時間的,德意志農民的起義抗爭,最終雖然失敗,
但卻促進了農民的覺醒,沉重打擊了德意志的封建體制,
以及天主教會的勢力,
普魯士王國
腓特烈一世
威廉
十六世紀初到十七世紀初,歐洲社會中產階級勢力抬頭,
中產階級中的新貴族和專制互相對立,使得各國的政治和經濟有所衝突,
舊王朝以及諸侯的領主之爭,以及宗教派別的矛盾,也日益尖銳,
歐洲各國逐漸形成,哈布斯堡集團,反哈布斯堡集團,兩大對立的集團,
以宗教改革為目的而形成的新教派,聯合在反哈布斯堡集團裡,
力圖建立中央集權的天主教派,
則聯合在以德國皇室的哈布斯堡家族為首的,哈布斯堡集團,
兩大集團競爭日益激烈,
十三世紀時由日耳曼條頓騎士團所建立的,普魯士,
於西元1618年成為,布蘭登堡普魯士帝國,
雖然西元1618年至西元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
造成日耳曼國土的荒廢,但靠著致力於恢復國力,
以及統一領土的大帝侯爵,腓特烈一世威廉,建立了專制政權,
又因西班牙繼承戰爭時,普魯士曾幫助神聖羅馬帝國的原因,
於西元1701年獲准使用君王稱號為,普魯士王國,並定都於,柏林,
腓特烈二世 啟蒙專制君主
西元1713年即位的第二代普魯士君王,腓特烈二世,
企圖把普魯士提升為西歐的先進強國,而致力於強化軍事,
他捨棄傭兵乃民制,把全國區分成幾個兵區,
以徵兵區內的領主(貴族)為將領,並以農民為士兵來組織軍隊,
使得常備兵立刻增加兩倍,達到8萬人,
兵力在當時歐洲中排名第4名,
由於他把國家一半以上的公帑花在軍備上,所以他也有一個美稱,
軍人王,另一方面,腓特烈二世,也積極開發處女地,
以及從事軍事殖民的活動,促進國內農業及商業近代化,
在強化中央集權制時,在內政上也勵經圖治,
相較於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曾說: 朕即是國家,軍人王之子,
腓特烈二世威廉則是主張,君主是國家第一個僕人,
是個典型的啟蒙專制君主,所以腓特烈二世也被稱為,腓特烈大帝,
它更新國內的行政,司法,教育等制度,促使國內產業發達,
對外方面,腓特烈二世積極介入奧地利繼承戰爭,
得到了奧地利資源豐富的,西里西亞地區,
使得普魯士的領土擴大為原本的106倍,
人口也從250萬人激增到540萬人,
腓特烈二世後來罪心於法國文化,開始輕視日耳曼文化,
而採用法文寫文件,他和法國文豪,伏爾泰,通過信件,
還在柏林郊外的,波坦,建造了洛可可風的,無憂宮,
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
奧地利的瑪利亞德雷莎,以及其丈夫,約瑟夫二世,
俄羅斯的凱薩琳大帝,都被後世稱為,啟蒙專制君主,
七年戰爭
弗里德里希二世
弗里德里希二世,史稱,弗里德里希大帝,
( 西元1740年至西元1786年在位 ),
是歐洲歷史上頗有影響力的普魯士國王,在他的統治之下,
普魯士對內改革國政,對外征伐殺謬,
使得普魯士逐漸崛起和強盛起來,一躍成為歐洲強國之一,
他的父親是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
弗里德里希二世自幼聰慧穎悟,機敏好學,愛好音樂,文學,
藝術,哲學,擅長吹奏惜笛,尤其響往法國的文學,和啟蒙主義思想,
他在雷因斯堡的4年時間,結交了當時歐洲許多先進思想家,
並開始與他狂熱崇拜的伏爾泰通信,
伏爾泰稱他為啟盟主義思想家,心目中典型的開 明 君主,
西元174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去世,
弗里德里希登上普魯士的王位,稱之為,弗里德里希二世,
12月4日 ,他以普魯士享有對西里西亞享有傳統的主權為由,
發動戰爭突然襲擊並佔領西里西亞,
西元1741年開春,奧地利女王,特萊西婭,
派出奧地利大軍企圖收復西里西亞,
4月10日雙方對壘於,莫爾維茨,弗里德里希二世,
完全依靠訓練有素和勇敢善戰的普魯是軍隊,擊潰了奧地利軍,
之後和談建議遭到奧地利拒絕,
於是5月17日,他率領普魯軍於,霍圖西茨戰役,中重創奧地利軍,
頗使奧地利簽訂,布雷斯勞條約,結束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役,
接著又簽訂,柏林條約,
西元1756年1月16日 ,英國與普魯士首先締結,白龐條約,
規定雙方負責在德意志境內維持和平,
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志領完整的任何國家,
矛頭指向奧地利,俄國,法國,
3月25日 ,俄國女皇,葉利薩維塔,轉而與奧地利結成功守同盟,
法王路易十五世則於5月1日與奧地利簽訂,第一次凡爾賽條約,
規定雙方各自提供軍隊,以援助另一方任何敵人,
8月,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親自率領9萬5千人的軍隊,
對薩克森發動突襲,薩克森很快陷入包圍之中被迫投降,
其薩克森的首都,德累斯頓,隨即被普魯士軍佔領,
在普魯士軍隊對薩克森行程包圍圈時,
奧地利派出一支軍隊火速增援雙方在,埃牧爾河和易北河會合處的,
落沃西,遭遇隨即展開激烈的戰鬥,
交戰結果奧地利軍未能突破普軍的防禦,因此無法挽回薩克森的敗局,
洛伊戰役,一開始普魯士軍向敵軍右翼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
迫使敵軍帥調動左翼兵力支援,這時隱蔽在山後的普魯士騎兵,
也向右翼發動總攻擊,洛伊戰爭後普魯士軍俘虜敵軍2萬人,
繳獲大砲116門,
第一次普奧戰爭
西元1757年,普魯士對奧地利開戰,奧地利軍被迫退守城內,
為了解布拉格之圍,奧地利派一部份軍隊向布拉格開進,
普魯士軍也派一部份軍隊迎擊兩軍在,柯林,
附近一帶遭遇隨即展開激戰,戰爭結果普魯士軍失利,
布拉格之圍解除,同時,法軍在西線展場也展開了軍事行動,
普魯士與法國於11間展開,羅斯巴赫會戰,結果法軍敗北,
而俄軍對普魯士軍兵力的牽制,進軍東普魯士期間雙方展開了,
大耶爾斯多夫之戰,普魯士軍先後佔有優勢,
但俄軍後來反敗為勝,普魯士軍在羅斯巴赫會戰後,
其主力軍又由西向東進攻西里西亞的奧地利軍,
並於12月間舉行了這一年最後一次的大會戰,洛伊藤會戰,
並取得了勝利,
西元1758年1月,俄軍佔領東普魯士,並打它劃入俄國的屬地,
夏天,俄軍以5萬8千人包圍了,屈斯特林,奧地利由於擔心俄國會取勝,
而在西里西亞和薩克森之間採取消極的防禦,
於是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便集中兵力,
企圖擊破奧地利和俄國兩各主要的敵軍,
逐從西里西克侵入捷克並包圍了,奧爾米茨,
但當弗里德里希二世獲悉屈斯特林被俄軍攻入之後,
又把主力軍調往屈斯特林作戰,
8月25日的,恩多夫血戰,雙方都未分出勝負,普魯士軍退向屈斯特林,
而俄軍則退像,蘭茨貝格,並從那裡轉往波美尼亞,
然後隨著冬季的來臨又撤退到,維斯瓦河,以東的地區,
普魯士軍在休整期間,於10月又遭到奧地利軍的襲擊,
傷亡慘重,實力明顯下降,
西元1759年,俄軍已攻克了柏林,準備與奧地利軍會合,
7月,普魯士軍在法蘭克福東南攔截到俄軍,但是以失敗告終,
8月,俄國與奧地利兩軍在法蘭克福會師,為了防止俄澳聯軍進攻柏林,
普魯士軍集結兵力,再次前進阻籍俄奧聯軍,
雙方展開了著名的,庫納斯多夫會戰,結果普魯士軍大敗,
西元1760年,俄奧聯軍在戰場上又產生了分歧,
俄軍主張先攻打柏林,奧地利軍則欲先奪取西里西亞,
於是俄奧聯軍又各自為戰,10月間,
俄軍趁著奧地利軍與普魯士軍周旋之際,調頭迎戰奧地利軍,
而普魯士軍和奧地利軍,在隡克森靜內展開,托爾高會戰,
結果普魯士軍勉強取勝,
西元1761年,普魯士面臨三面受敵的困境,法軍威脅著,漢諾威,
俄軍伺機攻取並佔領的,科爾貝格,奧地利軍佔領的西里西亞,
到了下半年,俄軍主力軍南下與奧地利軍會合,
幫助奧地利在西里西亞取得一系列的勝利,
始得普魯士軍的全線戰岌岌可危,俄軍一部份軍力在,
魯緬夫將軍,的指揮下開始為進功柏林的門戶,科爾貝格,
12日,俄軍成功拿下了科爾貝格,由於南北兩線的相繼失利,
使得普魯士軍在戰略全局上,幾乎陷入絕境,
但這時俄國沙皇,彼得三世,繼承了皇位,
他既位後立即將俄軍退出戰場,繼俄軍退出戰場後,
瑞典也退出戰爭,於是普魯士軍得以免於覆滅的命運,
於是普魯是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立即抓住時機在,
伯克斯多夫,擊潰了失去俄國和法國支援的奧地利軍,
接著又在,弗雷堡,重創奧地利軍,
贏的了七年戰爭中最後一場重大的勝利,
七年戰爭後的20餘年中,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
致力於普魯士的經濟復甦,他已過人的精力,躬身朝政,
每天只睡4個小時,事事都要親自過問,
他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禁止宮廷的豪華排場,
他自己平時只穿一件軍服,畢生只有一件禮賓服,
卻建立了歐洲最有效率的政府,
德意志革命
西元1845年至西元1846年的農業欠收,
以及西元1847年的經濟危機,同樣強烈地衝擊德意志各邦國,
激化了德意志各邦國的衝突,隨著法國二月革命的成功,
德意志各幫國相繼暴發了革命運動,與法國相鄰的,巴登,黑森,
苻登堡,巴伐利亞的人民,率先舉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迫使當局以君主立憲制代替封建專制統治,
三月革命
西元1848年3月中旬,維也納和柏林也發生了革命運動,
工人和市民舉行武裝起義,迫使奧地利首相,梅特涅,
辭職並化裝逃往國外,奧地利國王,斐南迪,被迫改組內閣,
召開國民議會,制定新憲法,就在維也納暴發革命的同一天,
德國柏林也發生了革命運動,
16日,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調來軍隊進行鎮壓,
打死或打傷150多民群眾,這個流血慘案,激起了群眾的憤怒,
18日,人們抬著烈士的屍體,高喊著要報仇等等的革命歌曲,
並包圍了王宮,要求國王脫帽至哀,並要求軍隊撤出柏林,
威廉四世拒絕了人民的要求,並命令軍隊向群眾開槍,
於是憤怒的群眾便在街頭築起街頭堡壘,進行英勇的抵抗,
儘管威連四世調集了1萬4千名常備軍,和幾十門大砲,
但群眾並沒有因此而膽怯,而是越戰越勇,
經過一晝夜的激戰,群眾終於被政府軍擊退,
隨著起義軍規模的擴大,
國王威廉四世不得不同意民眾的所有要求,
他向死去的烈士脫帽至哀,並將軍隊撤出柏林,
釋放被捕的革命者,召集國民議會制定憲法,並改組政府等等,
國王任命萊因區的大工廠業主,康普豪林,
以及大資本家,漢塞曼,共同組成內閣,
5月22日,內閣召開了國民會議,其中資本家代表占了優勢,取得了政權,
法蘭克福國會
三月革命後,幾乎所有的德意志邦國,都組成了自由派內閣,
可是當自由派掌握實權後,卻沒有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形勢,
成為德意志的統一,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而是主張走合法的議會道路,
想通過一個全德意志議會,從而實現德國的統一,
於是西元1848年5月18日 ,全德國民議會,在法蘭克福正式開幕,
這就是歷史上所稱之的,法蘭克福國會,
在573個議員中,絕大多數是擁護君主立憲制的自由派,
以及貴族的代表,議會代表逐形成兩派,
一派認為應當建立一個以奧地利為首統一的,大德意志共和國,
另一派則認為應當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為首,而不包括奧地利的,
小德意志共和國,稱之為,小德意志派,
兩派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了喋喋不休的爭論,
因而在歷史上成為有名的,老太婆議會,當時已來到德國的馬克思,
批判他們的思想是在糊塗不過了,因為在德國,
中央集權和聯邦制的衝突,代表著近代文明和封建主義的衝突,
當時應當發動各邦人民,建立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
以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西元1848年7月,各地人民革命相繼失敗,法蘭克福議會也被軍隊驅散,
西元1848年的德意志革命至此結束,
西元1849年3月28日 ,法蘭克福議會終於通過一部帝國憲法,
憲法中賦予世襲的皇帝極大的權利,
威廉四世也已290票贊成,248票棄權,當選為德意志皇帝,
議會主席,索姆松,率領代表團前往柏林,
向普魯士國王送去憲法和皇冠,但威廉四世卻斷然拒絕,
他鄙夷地表示,這不是皇冠而是奴隸所戴的鐵項圈,
一但戴上它國王就會變成革命的農奴,老太婆議會給各邦國的封建勢力,
創造喘息的機會,他們調來了大批的軍隊,鎮壓人民運動,
普丹戰爭
十九世紀時,德國還處於四分五裂的地狀態,但是經濟卻迅速發展起來,
民族主義意識抬頭,當丹麥把屬於德意志地,石勒蘇益格,
等強行納入自己的版圖內,普魯士和奧地利便對丹麥發動了戰爭,
西元1863年11月,丹麥違反了西元1850年和西元1852年的,倫敦議定書,
所通過的新憲法,把石勒蘇益格併入丹麥王國的領土中,
於是普魯士和奧地利便要求丹麥政府廢掉憲法,
並於12月派軍隊佔領德意志聯邦的,赫爾斯泰因公國,以及,
勞恩堡大公國,同時普魯士與奧地利開始準備對丹麥發動戰爭,
西元1864年1月16,普魯士和奧地利向丹麥提出最後的通牒,
希望恢復石勒蘇益格的地位,但丹麥拒絕了此一要求後,
普奧聯軍6萬餘人,並攜帶158門大砲在,
魯登元帥,弗蘭格爾,的指揮之下,
於2月1日越過石勒蘇益格的邊界,後來因英國和俄國拒絕支援丹麥的要求,
使得丹麥在外交上陷入孤立的絕境,
6日,丹麥軍隊3萬8千人,無力堅守石勒蘇益格附近的,
丹訥沃克陣地,另一部份兵力則撤向日德蘭半島的北部,
3月初普奧聯軍包圍了,腓特烈西亞,
17日丹麥艦隊在,宮根島,附近一帶敗給了普魯士分艦隊,
4月18日普奧聯軍攻佔了,迪博爾陣地,
29日丹麥軍隊被迫放棄了腓特列西亞,並撤退至菲英島和阿爾斯島,
5月9日 丹麥艦隊又在,黑爾戈島,擊敗了奧地利分艦隊,
25日英國,法國,俄國,等交戰多國代表,
在倫敦舉行和談,但談判毫無進展,
6月29日,普奧聯軍恢復進攻丹麥的行動,
截至7月中旬普奧聯軍佔領了整個,日德蘭半島,
16日雙方再次簽訂了,和平和約,根據和約規定,
丹麥放棄了石勒蘇益格,以及赫爾斯泰因和勞恩堡的領土,
同意上述地區由普魯士與奧地利共管,丹麥戰爭是德意志在,
容克軍團主義,與普魯士兩朝權利之下,統一全國的重要階段,
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泰斯因保護的兩個公國,
由於受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影響,和普魯士的直接干涉,
於西元1848年的起義,要求丹麥加入德意志聯邦,
在進行了三年的戰爭之後,
西元1850年7月25日 的,伊斯特得戰役,
只是在普魯士軍停止向石勒蘇益格進軍情況下,丹麥才勉強獲勝,
保住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泰斯因的兩個公國,
俾斯麥
西元1861年1月,任普魯士君王,威廉一世,一上任便積極擴充軍備,
積極進行普魯士的統一,並重新重用新思想人物如,羅恩,毛奇,
等人來進行軍事改革,他在議會上發表演說表示:
現在的問題不是靠演說或多數表決,只能用鐵及血解決問題,
西元1862年又任命,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麥竭力推行,鐵血政策,他認為要解決德意志民族之間的矛盾,
只有用鐵和血才能解決問題,主張用軍事力量來統一德國,
他不顧議會的反對,自作主張擴張軍備,
第二次普奧戰爭
西元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為了爭奪德意志的領導權,
而進行王朝的爭奪戰,
4月,普魯士與義大利締結共同對付奧地利的協定,
又向拒絕與締結中立協定的週邊小國開戰,並取得勝利,
在俾斯麥的策劃下,揭開了普奧戰爭的序幕,
與普魯士結盟的國家有,義大利王國,北德意志的一些中小邦國,
而與奧地利結盟的國家有,薩克森,漢諾威,巴伐利亞,
等一些德意志邦國,整個戰爭行動在南,西,北,三個戰場同時展開,
北線戰場以,波希米亞,為主要戰場,它決定著整個戰爭的命運,
南線戰場的義大利軍隊則因缺乏戰鬥力,慘敗於奧地利軍隊,
於是奧地利軍將大部分兵力迅速調回多瑙河沿線,
馳援形勢緊迫的北線戰場,而西線的德意志戰場,
由普魯士軍隊與奧地利陣營中的一些成員國交戰,
憑法爾肯施泰因將軍,率領普魯士軍隊5萬餘人在,朗根薩爾察,
附近一帶打敗,漢諾威軍隊,迫使漢諾威國王,奧格爾格,宣布投降,
之後憑法爾肯施泰因將軍,又揮師南下準備占領,法蘭克福,
隨後進軍至,巴登,符騰堡,
而北線的波希米亞戰爭,則由普魯士軍發起主要突襲,
6月27日至30日,普魯士軍在,納霍德,明興格雷茨,
附近發起了幾次交戰,迫奧地利軍退卻,
7月3日,普魯士軍隊29萬1千人,與奧地利軍23萬8千人,
兩軍相會在,柯尼西格萊茨,附近一帶的,薩多瓦村,
爆發了一場歐洲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會戰,薩多瓦會戰,
戰爭結果,普魯士軍擊敗奧地利軍,將奧地利主力軍逼向維也納,
此時奧地利已無力再戰,這次戰役以普魯士軍勝利而告終,
22日,普奧雙方在,尼科爾斯,進行談判,
8月23日,雙方正式簽訂,布拉格和約,
和約規定奧地利退出的德意志聯邦,
奧普戰爭,只花了7週的時間就取得勝利,
普魯士於西元1867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並掌握主導權,
普法戰爭
接著西元1860年至西元1871年,普魯士君王威廉一世,
對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挑起了,普法戰爭,
普奧戰爭後,普魯士於西元1867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
但靠近法國的,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黑森達姆斯,
等小國因受法國的影響,不願意加入德意志聯邦,
使得普魯士和法國之間的關係開始緊張,
法國為了保持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地位,竭力阻止德國的統一,
並企圖占領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
而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則繼續推行鐵血政策,
並企圖削弱法國的勢力,並出兵占領礦產豐富的戰略要地,
洛林,亞爾薩斯,
西元1868年9月,西班牙艦隊叛變,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
遭到叛軍放逐,普魯士王室遠親霍索倫家族的,利奧波親王,
受西班牙政府的邀請,願意繼承王位,此舉卻引起法國的反對,
法國國王通過大使要求普魯士國王,拒絕接受並承諾不同意,
霍索倫家族繼承西班牙的王位,普魯士國王拒絕接見法國大使,
婉言拒絕了法國的要求,並將報告送給普魯士首相,俾斯麥,
俾斯麥別有用心的修改報告內容,讓新聞界公佈於眾,
巴黎群眾認為此舉是對法國的恥辱,群情激憤,
法國國會也失去理智,於西元1870年7月19日 對普魯士正式宣戰,
戰爭開始,普軍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的機動性,
迅速將部隊集結到邊境指定地點,
普軍統帥,威廉一世,毛奇,將普軍部隊劃分為3個軍團,
集結中部萊茵河要塞的後面,第1軍團部署在,維特里赫,
第3軍團部署在,蘭道,拉斯塔特,附近一帶,
第2軍團部署在,洪堡,諾伊基辛,之間的地方,
與第1軍團和第3軍團互相照應,使普軍的中央與側翼可迅速增援策應,
而法王拿破崙三世則對戰爭充滿信心,他企圖採取奇襲原則,
在動員尚未完成時,就只是法軍越過萊茵河,
直撲法蘭克福,並與奧地利軍隊一起逼近柏林,
7月28日,拿破崙三是自任最高指揮官,但此時法軍兵力卻只有20萬人,
且裝備不整,物資不足,無法投入戰鬥,錯失了一次進攻普魯士的良機,
8月2日在法軍指揮官之一,巴贊,的率領下朝向,薩爾河,發起進攻,
普軍在則在,薩爾布呂肯,進行截擊並從,維森堡,進入法國境內的,
沃爾特,挫敗了法軍,法軍統帥之一的,麥克馬洪,
率領殘餘的部隊撤退到,沙隆,
6日法軍在,斯皮奇崙,在次被普軍擊敗,兩次的挫敗使得在,
梅斯,的法軍大本營開始驚慌起來,拿破崙三世把統帥印交給了巴贊,
之後與麥可馬洪撤退到沙隆,法軍分成兩部分,
普軍則把第1,2,3軍團分成三路,從東面,西面,南面,向梅斯逼近,
17日,巴贊率領法軍準備向,蒙梅迪色當,開始撤退卻在,勝普里代,
遭到普軍的截擊,巴贊被迫率領法軍退回梅斯,因而陷入普軍的包圍,
普軍的第3軍和,莫茲軍團,則繼續分兵向沙隆方向前進,
此時,麥克馬洪奉命率領法軍前往梅斯解圍,為了避開西進的普軍,
麥克馬洪決定率領法軍向西北迂迴前進,普軍統帥毛奇,
掌握了法軍的動向後,立即密秘下令第3軍團和默茲軍團,北上截擊法軍,
30日,普軍和法軍雙方相遇在,搏蒙,這時法軍遭到普軍的襲擊,
損失了5千餘人和42門火砲,
色當會戰
之後法軍只好撤退到,色當,普軍統帥逐下達指示,
將第3軍團從正面和側翼襲擊法軍,薩克森王儲的軍團,
則迂迴到法軍側翼和背後攻擊,以防止法軍向東逃脫,
若法軍進入比利時境內,普軍就迅速追擊,
此舉主要是要把法軍擠壓到默茲河,和比利時邊界之間的狹窄空間,
9月1日 ,普軍開始向被包圍的法軍進行猛烈的砲轟,按照計畫,
普軍迂迴包抄法軍的左翼,不久,普軍變佔領了色當周圍的高地,
色當是個盆地,法軍被高地上的普軍看得一清二楚,猛烈的砲火,
摧毀了法軍的砲兵,下午,法軍發起了幾次突圍都被普軍擊退,
並在位於,塞丹,地方俘虜了拿破崙三世,迫使法國政府對普魯士投降,
9月4日 ,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侵佔了法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
19日起普軍以20萬大軍包圍了巴黎,進而把南德意志諸國,
也加進了北德意志聯邦,除了奧地利外,俾斯麥成功地統一了全德國,
德意志帝國
西元1871年1月28日 ,法國國防政府同意德意志政府,
簽訂停戰三週的協定,
1月29日法軍投降,此戰,法軍共投入了20萬人,損失12萬4千人,
使用的武器有,沙斯波式擊針槍,青銅前膛砲,李貴依機關槍,
普軍則投入了38萬人,使用的武器有,德雷澤式擊針槍,鐵質後膛野戰砲,
以法軍慘敗,德軍獲勝而告終,這次戰役是普法戰爭的轉折點,
它不僅決定了整場戰爭的結局,法國失去了歐洲霸權的地位,
促使法國境內人民革命的爆發,加速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滅亡,
德國則兼併了,阿爾卑斯,以及洛林半部,
使得德國實現統一全國的局面,成為歐洲的強國,
西元1871年1月,普魯士君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
加冕成為法國皇帝,正式成立了,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俾斯麥還加強軍事及工業,並和天主教勢力妥協,
同時基於社會主義的勢力,他要求實施社會福利制度,
外交方面,德國封殺法國的俾斯麥外交,
三國協約
十九世紀末,德國首先搶占非洲西南部以及,多哥,喀麥隆,等殖民地,
並強租中國的膠州灣,德國的擴張對老殖民國的英國造成威脅,
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矛盾,逐漸成為新帝國主義之間的衝突,
施里芬計劃
早在西元1905年時,德軍就拋出世界大戰的預備計劃,
因為是當時德國總參謀總長,施里芬,
所制定的計畫所以又稱為,施里芬計畫,
這份計畫把西方視為要敵,將戰略重點放在歐洲,
開戰後,德國首先把優勢兵力集中在西線戰區,
採用所謂的閃電戰術,力求在四至六週之內佔領比利時,
以突擊法國的後方,再切斷英國與歐洲大陸的聯繫,
然後迅速把戰場轉到東線戰場的俄國,
以爭取在三到四個月內擊敗俄國,贏得戰爭的全面勝利,
施里芬計畫後來根據形勢的變化,經過反覆補充和修改,
最後才確定下來,由繼任的德國總參謀掌,赫爾穆斯翰納斯毛奇,
實行施里芬計畫,施里芬計劃的關鍵步驟,是避免東西兩面同時受敵,
施里芬臨死前還在三囑咐,切勿削若德軍左翼的實力,
赫爾穆斯翰納斯毛奇( 西元1848年至西元1916年 ),
他出生於典型的普魯士貴族家庭,從小受到狂熱軍國主義思想的薰染,
西元1880年擔任,老毛奇副官,
西元1891年先後擔任德皇威廉二世的,侍從武官,
王牌師師長,德軍軍需總監,
西元1906年擔任,德軍總參謀長,他聲稱自己一生的工作,
都是在為發動世界性的戰爭作預備,赫爾穆斯翰納斯毛奇,
基本上保留了施里芬計劃的設想,
但他卻不斷向東線和西線戰場的左翼分兵,
使得施里芬計劃中,右翼70個師的兵力遭到削弱,
爭取列日要塞
西元1914年8月4日清晨德軍在,埃米帝將軍,
的率領下迅速越過比利時邊境,衝向列日要塞,
依施里芬計劃開戰,列日要塞其地勢顯要,其12座環繞周圍的砲臺,
由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城,裡面置有4百多件輕重武器,
每座砲臺周圍挖掘了30英 的壕溝,
並且配有能在地面上自由升降的探照燈和重砲,
法蘭克福國會
三月革命後,幾乎所有的德意志邦國,都組成了自由派內閣,
可是當自由派掌握實權後,卻沒有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形勢,
促成德意志的統一,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而是主張走合法的議會道路,
想通過一個全德意志議會,從而實現德國的統一,
於是西元1848年5月18日 ,全德國民議會,在法蘭克福正式開幕,
這就是歷史上所稱之的,法蘭克福國會,在573個議員中,
絕大多數是擁護君主立憲制的自由派,以及貴族的代表,
議會代表逐形成兩派,
一派任是應當建立一個以奧地利為首統一的,大德意志共和國,
另一派則認為應當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為首,而不包括奧地利的,
小德意志共和國,稱之為,小德意志派,兩派圍繞著這個問題,
展開了喋喋不休的爭論,因而在歷史上成為有名的,老太婆議會,
當時已來到德國的馬克思,批判他們的思想是在糊塗不過了,
因為在德國,中央集權和聯邦制的衝突,
德國三B政策與英國三C政策
十九世紀時,新興工業國家,德國的世界政策,
與英國和俄羅斯等已獲得大量利益國家之間的對利,
於日俄戰爭後被分化為,三國協商
(英國,法國,俄羅斯,)歐洲大國之間被分為兩大陣營,
西元1888年即位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
積極展開擴張新航路的政策,也就是所謂的,三B政策,
由柏林,拜占庭,伊斯坦堡,巴格達,架設起連結三個都市的網路,
並延伸至巴格達外港,巴斯拉,
其整頓港灣設備是為了動搖英國的勢力範圍,以及印度洋的戰略,
此時歐洲工業的生產為德國所超越,
而居於守勢的英國便希望藉由所謂的,三C政策,
將位於非洲的,開普墩,埃及,以及印度的,加爾各答,相互連結,
連結起非洲和印度的廣大統治領域,以維持英國舊有的勢力範圍,
而對於日俄戰爭後,陷入國內混亂和財政困難的俄羅斯,
英法兩國則給予俄國巨額的融資,與俄羅斯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和協商模式,
西元1902年由於英國與俄羅斯建立了互助關係,
所以西元1907年,俄羅斯與英國,法國,日本協商後簽訂了,日法條約,
以及,日俄條約,不久俄羅斯又與英國簽訂了,英俄條約,
規定以伊朗北部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伊朗南部和阿富汗為英國的勢力範圍,
最後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四國,在國際政治上採取同一步調,
德國便因此被陷入了孤立的狀態,
攻佔比利時
勒芒將軍,率領的4萬餘比利時軍隊,一邊等待法國的援軍,
一邊監視德軍的一舉一動,但固執的法軍統帥,霞飛,
未增援勒芒將軍,反而率領法軍一味地猛攻,洛林,亞爾薩斯,
勒芒將軍見救援無望,只好集合餘眾,全力應付德軍,
德軍將領,埃米帝將軍,獲悉法軍沒有及時增援比利時後心中暗喜,
他狂妄地認為比利時一定會不戰而降,便派使者前去勸降,
德軍使者傲慢地對勒芒將軍說,如果你們識實務放下武器,
我將以軍人的名譽,擔保妳們的生命安全,
勒芒將軍則憤怒的回答使者,比利時是中立國,你們竟敢公然侵犯,
藐視國際公法,勸我方投降,真是不知羞恥,回去稟報埃米帝將軍,
儘早罷兵回國,德國使節回答,如果你們仍然拒絕投降,
那麼我軍就不再客氣了,比利時軍方的代表則憤怒的說,
我們將遵照國王的命令,堅守要塞,誓與要塞共存亡,
德軍將領埃米帝將軍,聽到德軍使節回來稟報後,暴跳如雷,
立刻下令砲轟列日要塞,比利時軍隊則以猛烈的砲火還擊,
雙方在列日要在展開激烈的戰鬥,直到日落才停止,
第二天,德軍又派飛機前來轟炸,德軍趁勢湧向砲臺,
經過一天的激戰後,德軍傷亡慘重卻沒能攻下列日砲臺,
到了夜間,德軍第三軍團副參謀掌,魯登道夫,
想出了一個滲透比利時軍的戰術,他率領一旅步兵,
從東西兩個砲臺之間的缺口,偷襲攻入佔領了,列日鎮,
但周圍的砲台卻仍頑強抵抗,德軍前進的速度仍然緩慢,
要想迅速佔領法國,就必須盡快掃除列日要塞,
於是德軍調來一門巨型的,榴彈砲,瞬間十多座比利時的砲臺被摧毀,
16日,勒芒將軍遭到德軍俘虜,德軍攻下列日要塞後,
長驅直入比利時境內,只用了4天的時間就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雷塞爾,
接著兵分五路衝向法國首都巴黎,
法國的霞飛將軍接道德軍攻陷比利時的消息後,命令步隊全力進攻洛林,
亞爾薩斯,但正中了施里芬計劃的圈套,其實德軍的消極退卻,
正式為了引誘法軍的深入,拉開法軍與德軍的巨離,
待法軍取得一定的勝利後,這些退卻的德軍在適時的進行反擊,
不久霞飛將軍接到了從,蒙斯,前來支援的英國遠征軍,
被德國第一軍團軍所擊潰,英軍與德軍在,阿登森林,血戰了三天後,
終於招架不住,開始向南撤退的消息,霞飛將軍及忙重新配置兵力,
把軍隊調到左翼,想從另一面對德軍進行夾攻,
西元9月3日 ,德軍部隊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遷到,波爾多,
赫爾穆斯翰納斯毛奇,似乎看到施里芬計劃成功在望,
他立即抽掉德軍兩個軍旅,到東線戰場上,想提前對付俄國,
這使得德軍右翼的進攻力量銳減了一半,遠遠不及法軍,從表面上看,
法軍一敗塗地,潰不成軍,但實際上總體力量卻未被削弱,
而且法軍霞飛將軍的左翼力量也及時趕到,反而造成德軍受到兩面夾擊,
坦能保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時,德國指示按照施里芬計劃,
把絕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在西線戰場上,
希望靠著閃電戰術以及優勢的兵力,一舉攻下巴黎,
由於洞悉當時俄國國內危機四伏,
因此德國認為俄國不可能對德國發動進攻,
所以在東面佈置了第八集團軍,以防禦俄軍的進攻,
當時俄國與英國和法國結成軍事同盟,三國約定如果德國向法國開戰,
俄國就從東線進攻東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加利西亞,
逼迫德軍東西兩線作戰,腹背受敵,戰爭爆發時,俄
國總參謀長,吉林斯基,曾經誇下海口表示,在兩個星期內,
就會有80萬俄軍作好應戰的準備,隨時可以接應法軍,
西元1914年8月中旬,吉林斯基率領兩個俄國集團軍進攻東普魯士,
開闢了東線戰爭,其中,英寧堪普,以及,薩姆索諾,
各率領一個俄國集團軍,分別向德軍進攻,
此時守衛東線的德軍沒有任何防備,很快就被俄軍打垮向西撤退,
取得初戰勝利的俄軍生出一種傲氣,長驅直入突擊普魯士,
但過長的戰線和後方補給的匱乏,使得俄軍士氣逐漸下滑,
喪失了當初原有的鬥志,由於兩個集團軍之間沒有保持聯繫,
所以很快就出現了長達百公里的空隙地帶,
西撤的德軍馬上察覺到俄軍的種種缺陷,
霍夫曼上校,是德國第八團軍在,馬蘇里湖,以及,坦能堡,
獲勝的謀劃者,體現出他戰略家的才華,他天性懶惰,但思維靈敏,
且十分果敢,他察覺到俄軍的種種缺陷後,
立即擬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畫,準備對俄軍實行各個擊破,
欲先消滅俄軍的,隡姆索諾夫軍團,但德軍第八集團軍參謀總掌,
霍夫曼,卻顧慮重重,擔心在進攻薩姆索諾夫時俄軍的,萊寧堪普,
會前來增援俄軍,進而使自己陷入被包圍夾擊的境地,
不久參謀人員進來報告說,德軍截獲俄軍兵力調動情況的電報,
是用明碼拍發的,但霍夫曼上校曾多次遠赴俄國,非常了解俄國的情況,
他肯定俄國野戰軍根本沒有密碼人員,指揮作戰用的都是明碼電報,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德軍按照霍夫曼上校的作戰計畫,
向俄軍第二軍團軍司令,隡姆索諾夫,發動進攻,
德軍參謀長派遣一個師團去牽制,俄軍第一軍團司令,萊寧堪普,
然後集中德軍大部分兵力迅速趕往,薩姆索諾夫的俄國第二集團軍的兩翼,
德軍使用誘敵深入的方法,先派出一小部軍隊吸引俄軍第二軍團司令,
薩姆索諾夫,雙方剛一接觸,德軍就洋裝潰不成軍的樣子,掉頭往西敗逃,
薩姆索諾夫果然上當,不顧俄軍食物和彈藥的短缺,向西緊追德軍,
追了一天後,疲憊不堪的俄軍,卻不見德軍的蹤影,
薩姆索諾夫正在納悶的時候,突然接到騎兵偵查報告說,
俄軍的兩翼出現了大批的德軍,薩姆索諾夫大吃一驚,
急忙電告俄軍總參謀長,吉林斯基將軍,請求停止追籍德軍,
以防止德軍的兩面夾攻,此時俄軍總參謀長吉林斯基將軍,
正在為俄軍的勝利喝酒慶功,他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小隊德軍,不必太在意,
所以根本不把俄軍第二集團軍司令,薩姆索諾夫的話放在心上,
反而回電訊斥他膽小如鼠,命令他繼續進攻,
德軍總參謀長看到俄軍總參謀長的明碼電報後,哈哈大笑一番,
他放心大膽地對俄軍第二集團軍進行分割包圍,
俄軍第二軍團司令薩姆索諾夫,是一位卓越俄軍師旅指揮官,
個性友善單純,做為一位軍人,他的勇敢無可置疑,
但是指揮大兵團作戰卻顯得經驗不足,相對於俄軍總參謀長吉林斯基,
對俄軍糟糕的戰前準備,和最高指揮官應負的責任,
俄軍第二軍團司令薩姆索諾夫,對坦能保戰役的結局,僅負有次要的責任,
8月26日晚間,疲憊不堪的俄軍正在休息時,遭到德軍的突襲,
已無招架之力的俄軍,只得倉皇敗逃,由於夜間路況不明,
疲於逃命的俄軍士兵紛紛被擠進馬蘇里湖中淹死,
第二天薩姆索諾夫的俄軍第二集團軍的十幾萬人,
被德軍包圍在坦能保地區,此時隡母索諾夫知道已無法扭轉戰局,
急忙發電報給俄軍第一集團軍,請求支援,但俄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
萊寧堪普,卻一口咬定德軍根本沒有多少兵力,不可能組織大規模作戰,
認為薩姆索諾夫只是小題大做,薩姆索諾夫見自己所發出去的電報,
都沒有回音,只好倉促對俄軍隊伍做了一番佈置,硬著頭皮迎擊德軍,
不久,德軍就向俄軍發起猛烈的進攻,砲彈不斷地落在俄軍的陣地上,
隨著俄軍陣地逐漸地縮小,俄軍已成被挨打之勢,德軍一次又一次的衝鋒,
使得疲憊不堪的俄軍,士氣更加低落,喪失了最後抵抗的勇氣,
紛紛放下武器投降,頃刻間,10餘萬的俄軍第二集團軍就被擊垮,
心灰意冷的薩姆索諾夫徹底絕望,他走進一片樹林,舉槍自盡,
直到和俄軍第二集團軍失去聯繫後,俄軍總參謀長吉林斯基,
才意識到因自己的輕敵,葬送了俄軍第二級團軍的生命,
於是命令俄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萊寧堪普,火速馳援俄軍第二集團軍,
但是為時已晚,俄軍第二集團軍已被德軍徹底殲滅,
殲滅俄軍第二集團軍後,德軍隨即掉頭衝向萊寧堪普的俄軍第一集團軍,
此時俄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萊寧堪普,尚未意識到自己已成為孤軍,
還貿然命令部隊向前推進,因而陷入德軍的包圍之中,德軍士氣旺盛,
在一番慘烈的激戰後,俄軍第一集團軍根本無力抵抗,這次戰役後,
德軍上校霍夫曼被升為少將,並擔任德軍東線戰場總參謀長,
這次也因為他的提議而被命名為,坦能堡戰役,
坦能堡戰役的勝利也為,興登堡,帶來了無限的輝煌,
這位退役的德國老將,在一夜之間扭轉乾坤,
成為德國人心目中的偶像,
西元1916年8月他取代了,小毛奇,出任德軍總參謀長,
上任後他喊到:
打下去吧 ! 日耳曼人只有在戰爭的治療中才能獲得新生,
毒氣戰
西元1915年春天,俄軍在東線戰場戰敗,將進攻轉為防守,
東線戰場無戰事的德軍,又把注意力轉向西線戰場,
而英法聯軍在馬恩河戰役中打敗德軍之後退守,安納河,
地區的時候,英法聯軍趁勢向北挺進比利時的,伊普爾運河,
並在那一帶構築戰備防禦地帶,準備隨時與德軍進行決戰,
此時德軍為了避開英法聯軍的鋒芒,而改變了原來的作戰計畫,
將主力軍轉移到東線戰場,然後窺探英法聯軍下一步將如何行動,
準備在伊普爾運河一帶,與英法聯軍展開會戰,以報馬恩河戰役慘敗之仇,
4月21日 ,德軍開始向伊普爾軍河攻擊,德軍架起了16吋口徑的,榴彈砲,
用高爆彈朝英法聯軍的陣地狂轟爛炸,英法聯軍也憑藉著堅固的工事,
向德軍展開猛烈的還擊,雙方持續了1個多小時,才在黃昏時停下來,
英法聯軍趁機休息一下,突然10幾架德軍戰機從東方飛過來,
一名士兵大喊,是德國戰機,其他所有的士兵立刻跳進戰壕中,
很快機群飛進伊普爾運河,英法聯軍架起輕重機槍,
對著德軍戰機猛烈開火,但德軍戰機只在遠處繞了一個弧形,
即未投擲炸彈,也未朝地面掃射,然後就離開了現場,
其實這只是一批偵察機,德軍總參謀長,法爾根漢,
派來偵察情況的偵查員,偵察員向法爾根漢報告說,英法聯軍的陣地很長,
因地勢其區不平,掩蔽物和碉堡交相錯落,參差不齊,
難以估計他們的兵力,法爾根漢聽完報告後,對德軍前線指揮官說,
要把英法聯軍引誘到一處平坦空曠的地帶,
之後便在地圖上選定了理想的地點,
已利用今後德軍準備使用的一項秘密武器,但卻被法國間諜,呂西托,
偵查獲知這個秘密,法軍總司令霞飛,急忙命令各軍緊急準備防毒面具,
並指示只要德軍施放毒氣,就迅速跑到上風處或高處,
但由於時間太倉促,防毒面具無法準備齊全,
只好給其他士兵加發了一條毛巾應急,
22日深夜,烏雲密佈,天空吹起了東北風,德軍總參謀長法爾根漢,
命令各部隊緊急起身戴好防毒面具,準備在黎明時分,
發動對英法聯軍的突襲,
天剛亮時,1百多輛德軍軍車開向英法聯軍陣地,
英法聯軍立即用各種火砲還擊,一陣砲聲過後,德軍倉皇撤退,
英法聯軍立即躍出戰壕,對德軍窮追猛打,
追到了一片空曠平坦的地區,突然早已準備好的德軍大砲,
同時砲擊英法聯軍,逃跑的德軍也突然轉身,對英法聯軍進行攻擊,
幾萬名英法聯軍急忙在這個空曠平坦的地帶尋找小丘,樹叢,
以作為臨時的掩護體,來伺機還擊,這幾10架德軍戰機從東南方向飛來,
並在英法聯軍匍伏的這片空地上,投下了大量的炸彈,
炸彈爆炸後冒出濃濃的煙霧,迅速向四周蔓延開來,
英法聯軍這才知道其實德軍的目的,是要施放毒氣彈,一時之間,
英法聯軍亂成一團,他們慌忙的繫上毛巾,但根本起不了作用,
那一團濃密的煙霧,使得英法聯軍的士兵紛紛倒下,呼吸急促,
接著口角流血,四肢抽蓄,德軍軍機剛剛離開,西北方向高地上的德軍,
又繼續向英法聯軍瘋狂的發射毒氣砲彈,頓時英法聯軍被毒氣所壟罩,
這就是德軍總參謀長法爾根漢的秘密武器,氯氣彈,它釋放有毒的氣體,
比空氣重1百倍,一搬人窸窣後立刻就會窒息而死,片刻過後,
英法聯軍有數百人被毒氣奪走性命,此時德軍頭戴防毒面罩,
從四面八方朝英法聯軍衝殺過來,一下子就攻佔英法聯軍的陣地,
這場毒氣戰,也造成了大量的野生動物中毒死亡,惟獨野豬安然無恙,
經過專家實地考察和研究發現,當野豬嗅到強烈刺激的氣味後,
就本能地用嘴拱地,把長鼻子埋入疏鬆的泥土下,
泥土發揮了過濾和吸附毒素的作用,人們因此受到了啟發,
以豬嘴的外形,並仿造疏鬆的泥土,採用多孔的物質,來吸附毒劑,
Q船
Q船是英國海軍的偽裝獵雷船,從外表看,它與一般商船幾乎沒有差別,
彈船上卻裝有大口徑的火砲和反潛炸彈,有的Q船還裝有魚雷,
它的船員是由皇家海軍後勤部隊,和志願人員或商船對所組成,
西元1916年,英國人自行設計的Q船,讓德國潛艇遭受巨大的打擊,
此後德國潛艇看到商船,在也不敢貿然浮出水面,
而是在水面下用魚雷攻擊,同時派出大量的間諜,艘急有關Q船的情報,
不久,德國間諜就探聽到Q船的秘密,
原來這些商船是由英國由不定期貨輪和帆船偽裝而成,
且裝有隱蔽的大砲和魚雷發射管,船員則由海軍或志願者所組成,
他們憑藉著Q船進行偵查,德國海軍掌管這些情報後,立刻下達命令,
只要德軍遇到可疑的船隻,不必警告及可用魚雷將它擊沉,
這樣一來很多艘Q船就被德國潛艇擊沉,英國海軍面對這種情況,
只得採取新的戰術,
Q-5號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上午,一艘貨船向英國駛去,這艘貨船是經過改造的,
Q-5號,這時一艘德國潛艇正向Q-5號靠近,Q-5號的船長,坎貝爾,
急忙下令船員呈之字形航行,不讓德國潛艇捉到最佳的射擊方位,
只是利用望遠鏡觀察情況後,發射了一枚魚雷衝向Q-5號,
轟的一聲擊中了Q-5號上的鍋爐艙,頓時滾滾蒸氣衝向天空,
船員們被蒸氣熏得喘不過氣來,紛紛跳上救生艇,有的則跳進大海逃命,
接著碰的一聲,輪機艙的水密門也被氣浪推開,在這裡工作的大副,
史密斯,也難以忍受氣浪的灼熱,而衝向外面去,一份偽造的貨船照片,
放在他的口袋裡,上面註明他是這艘船的船長,他帶領10個倖存者,
慌亂地爬上3艘小艇,向遠處逃去,而Q-5號則慢慢下沉,但奇怪的是,
Q-5號下沉的速度越來越慢,似乎有什麼東西一直像上拖著它,
以防止船體遭到攻擊時快速下沉,船上很多人看似都逃走了,
實際上這艘船並不是空船,因玩船長坎貝爾和砲手們,
全都躲在裝飾板後面,緊盯著海面上德國潛艇的動靜,
船長坎貝爾透過望遠鏡的觀察孔發現,德國潛艇的一個潛望鏡,
正向Q-5號慢慢移動,潛望鏡下隱約可以看到德國潛艇的黑影,
在水中晃動,不停的圍繞Q-5號繞來繞去,時間一久,
英國水兵有些沉不住氣,因為滾燙的水蒸氣和灼熱的氣浪,
使得他們難以喘氣,一些工人急著請求開砲,而船長坎貝爾也很急,
但他知道現在開砲不但擊不中德國潛艇,反而會暴露出自己的存在,
這樣又挨過了20分鐘,德國潛艇終於小心翼翼地靠近了Q-5號,
連潛艇發動機都能聽到,船長坎貝爾示意大家要沉住氣,
千萬不能發出任何聲響,又過了一會,德國潛艇終於完全浮出水面,
並打開了艙門,兩名水兵先探出頭來,四下張望了一下,
見無異狀後從裡面鑽了出來,隨後艦長也爬了出來,此時,
德國人終於誤認這是一艘空船,於是艦長緩緩走到艦橋上,
與此同時,躲在傳內的船長坎貝爾,輕輕揮一揮手,
於是偽裝的裝飾板,刷的一聲被砲兵們掀開,早已調好角度的砲口,
整齊劃一地對準德國潛艇,船長坎貝爾右臂用力一輝,
幾門大砲同時響起,砲彈呼嘯著飛向德國潛艇,頃刻間,
德國潛艇變沉入了大海,這時Q-5號才向附近海域的英國海軍,
發出緊急呼救,很快地一艘英國驅逐艦把神秘的Q-5號拖回英國港口,
德國海軍對英國這樣的遊戲,疲於應付而惱羞成怒,
只希望能盡快與英國進行決戰,一場規模的海戰漸趨成形,
總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英國皇家海軍總共裝備了190艘各式各樣的Q船,
從西元1915年7月到西元1918年11月間,
這些Q船擊沉了10艘德國潛艇,並擊損了60艘德國潛艇,
日德蘭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藉著強大的海軍優勢,對德國進行海上的封鎖,
以保護協約國的海上交通,並制止德國對英國的入侵,
企圖在有利的條件下,與德國海軍主力展開決戰,以消滅敵人,
西元1916年4月25日 ,德國海軍襲擊英國的,大雅茅斯,以及,
海斯托夫特港,使得英軍對德軍的封鎖更為嚴密,為擺脫英國海軍的封鎖,
德國海軍決心要與英軍艦隊展開決戰,面對英國海軍的優勢,
德國海軍採取保存艦隊的力量,先引誘英軍部分兵力出海,
在集中優勢力量,給予英軍沉重的打擊,
並不斷襲擊英軍,但並沒有解除英軍的封鎖,
5月30日 ,英軍截獲德軍的無線電報,得知德軍大洋艦隊司令,馮金爾,
欲引誘英軍艦隊至日德蘭的西側海域,並將在此設下埋伏襲擊英軍艦隊,
英國海軍上將,傑利科勳爵,認為這是殲滅德國海軍主力的好時機,
於是派遣部將,貝蒂,率領一支英軍誘敵艦隊駛離蘇格蘭的,
羅塞斯港口,自己則親自率領英軍主力艦隊,埋伏在奧可尼群島,
卡帕弗洛海軍基地,的東南方海域,
5月31日,英軍誘敵艦隊發現了德軍誘敵艦隊,雙方隨即展開了火力轟擊,
英軍鑑隊利用其戰艦速度快而靈活的特點,截斷德軍艦隊的後路,
卻不知德軍主力已尾隨在後方不遠的海域,
使得英軍艦對陷入德軍的南北夾擊,英軍誘敵艦隊急忙發射無線電求救,
而德軍艦隊則採用了新式的全艦統一方位射擊系統,
將所有的炮火一齊發射,其砲彈攻擊點範圍小,精密度高,
使得兩艘英軍軍艦被擊沉,給予英軍很大的傷害,
隨後德軍主力也撲了上來,戰勢的發展對英軍越來越不利,
英軍艦隊急忙後撤,危在旦夕之際,
接到求救電報的英軍主力艦隊先後趕到,德軍艦隊隨即分別出擊迎敵,
英軍驅逐艦為保護主力艦,也隨即衝在前面,雙方的輕型戰艦展開了搏鬥,
英軍被動的局面逐漸改善,德軍憑藉著的水密結構設計,
以及砲塔防護的堅固,頻頻向英軍發起猛攻,英軍也不甘示弱,
利用速度快的優勢,從容的躲過德軍魚雷的攻擊,並切入德軍艦隊和,
赫爾戈蘭灣,之間的海域,對德軍形成了包圍之勢,
31日深夜,英軍調集大批驅逐艦和魚雷艇,對德軍艦隊進行夜間突襲,
為躲避英軍魚雷的攻擊,德軍艦隊全部熄燈,並不停的移動位置,
在四周小艇的保護下,德軍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在黑暗中,向英軍艦隊開砲,
而英軍艦隊仍然向日德蘭海域集結援軍,
這時德國海軍上將,舍爾,認為如果德軍不能突圍,
天亮之後,德軍將會遭到毀滅性的攻擊,於是舍爾利用燈光和無線電密碼,
發出突圍的指示,率領德軍艦隊,突破英軍艦隊的砲火和魚雷的封鎖,
朝向赫爾戈蘭灣撤退,而英軍艦隊則緊追在後,
當英軍艦隊接近赫爾戈蘭灣時,
前面的英軍艦隊陷入德軍早已在此部下的無數水雷,
德軍只留下一條狹窄的水道,以防止英軍艦隊的突襲,
英軍艦隊不敢貿然追擊,英軍海軍上將,傑利科勳爵,
只好下令全軍反航,此戰,英國共出動了約150艘軍艦,損失了14艘戰艦,
德軍攻出動了約100艘戰艦,損失了11艘戰艦,雙方都聲稱自己是勝利者,
但德國艦隊仍然被英軍艦隊封鎖在港口內,
英國海軍繼續控制著北海的制海權,史稱,日德蘭海戰,
東普魯士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俄軍西北軍於西元1914年8月到9月在,東普魯士,
對德軍第八集團軍實施進攻的戰役,西線戰爭全面展開,
俄軍答應盟國的要求,決定對德國的東普路士和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
同時發動進攻,以減輕盟軍對西線戰場的壓力,
8月19日,俄軍第一集團軍,率先進入東普魯士,接著展開攻擊行動,
迫使德軍向西撤退,同日,俄軍第二集團軍發起了進攻,
這時俄軍第一集團軍卻停止了進攻,錯失了良機,隨後又向德軍,
科尼斯堡,的方向推進,使得俄軍第一集團軍只能孤軍作戰,
未能與俄軍第二集團軍會師,而德軍則決定留下少量的部隊,
以牽制俄軍第一集團軍,並集中主力殲滅俄軍第二集團軍,
由於德軍第一集團軍遭到俄軍頑強的抵抗,
於是德軍假借俄軍第一集團軍長的名義,命令俄軍撤退,
德軍第二十軍團誘導俄軍深入,隨後德軍退至,坦嫩貝格,
經過一兩 天的激戰,德軍終於擊退了俄軍第二集團軍,
而俄軍的中路軍則形成了包圍的態勢,部份俄軍則在坦嫩尼格以東的,
科穆辛森林,地區被德軍殲滅,俄軍被俘虜了9萬5千人,
傷亡3萬人,損失火砲5百門,
於是俄軍大本營決定在第一和第二集團軍的中間地帶,組件第十集團軍,
德軍第一軍團在,施塔盧怕嫩,的戰鬥中被擊退,損失1萬餘人,
於是德軍第八集團軍開始向西撤退,但由於這時,
俄軍第一集團軍卻按兵不動,因而喪失了殲滅德軍第八軍團的機會,
29日俄軍將領,薩姆索夫諾夫將軍,自殺,被圍俄軍大部分投降,
30日,由於無線電被截獲,使得俄軍的軍事行動被德軍掌握,
德軍停止卻步,集中力量攻擊俄軍第二集團軍,
由於失去俄軍第一集團軍的支援,
所以俄軍第二集團軍不幸慘敗被迫渡過,納雷夫河,
8月發生在東普魯士的一次巷戰中,俄軍共損失了25萬人,
9月6日,德軍發起進攻,但遭到俄軍頑強的抵抗,正面進攻受挫,
9日,俄軍全線撤退,俄軍第一集團軍傷亡士兵14萬人,
俄軍司令長官,倫南埃普夫將軍,
被俄軍總司令,尼古拉大公,處以撤職的處份,
9日至10日,德軍第一集團軍頑強作戰,終於突破了俄軍左翼的防線,
迫使俄軍第一集團軍撤退,並打開了通往貴賓嫩的重要道路,
15日,俄軍全部撤退至,涅曼河,的東岸一帶,
德軍因為擔心俄軍有詐,所以沒有立即追擊,
此役,俄軍兩個集團軍未能協同作戰,最終以損失27萬人的代價戰敗,
德軍則集中優勢的兵力,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以損失2萬5千人的代價,
取得以少勝多的重大勝利,
第一次馬恩會戰
西元1914年9月初,德國與英法聯軍在巴黎北部的,馬恩河,
附近進行了第一次的會戰,
2日德軍的先鋒部隊,克盧克集團,挺進到距離巴黎15英里的地方,
然而,他並沒有繼續向巴黎前進,而是向東旋轉,
使得德軍的側翼產生漏洞,法國總參謀長,霞飛將軍,抓住軍機,
下令法軍第六集團軍,從馬恩河北岸發動進攻,
6日發動全面進攻,當德軍克盧克軍團經過巴黎東面時,
已經可以望見巴黎著名的埃菲爾鐵塔,但這時德軍的右後方,
卻遭到法國第六集團軍的襲擊,克盧克命令德軍立即應戰,
但德國兩個集團軍之間,卻出現了一個寬達20英哩的缺口,
此刻德軍取勝的關鍵就在於它能否在法軍和英軍,
利用這個缺口被突破之前擊潰法軍,當法軍快頂不住時,
請求巴黎從城內迅速派兵前來增援時,出現了史上第一支,
摩托縱隊,即,馬恩汽車隊,有6百輛汽車被法軍徵集,
一個師的兵力被輸送到戰場,使得該法國部隊沒有被德軍擊垮,
8日關鍵時刻,弗倫哥,率領英軍的3個軍團,
悄悄爬進德軍的缺口,使得德軍面臨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於是9日德軍這兩個集團軍,不得不向後撤退,
到了11日,德軍所有軍團都被迫向後撤退,
至此,第一次馬恩會戰結束,協約國粉碎了德軍速戰速決的計畫,
保住了巴黎,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戰場,形成了膠著的狀態,
德軍喪失了優先擊敗法國,在轉身過來對付俄國的唯一機會,
此戰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重機槍,雙方先後投入了150萬的兵力,
傷亡人數在30多萬人以上,其中法軍陣亡2萬1千人,受傷12萬2千人,
德軍則傷亡4萬3千人,受傷17萬3千人,協約國在馬恩河畔的轉敗為勝,
而被稱為馬恩河畔的奇蹟,
索母河河會戰
西元1916年7月到11月,英國在法國北部的索母河地區,對德軍實施的戰役,
該年年初,英法聯軍計劃在索母河周圍地區,
發動大規模進攻,以徹底擊潰法國北部的德軍,
但是德軍早已再該地區構築了三道堅固的防線,
7月1日,經過一週的砲火準備後,英軍首先擔任主要突擊行動,
但英軍的左翼為德軍的坑道工事所攔阻,所以英軍採用了密進隊形進攻,
但遭到德軍強大火力的殺傷,一天之間就損失了6萬人,
而這一天德軍防線也留下了6萬具屍體,一日之內,交戰雙方共死亡12萬人,
3日,英法聯軍攻佔了德軍第二道防線,法軍一度佔領德軍第二道防線,
後因協約國組織協同不力,進展遲緩,使得德軍得以迅速調集增援兵力,
在索母河上游地區,採取防禦措施,
7月中旬,協約國軍隊僅向前推進數公里,此後,雙方不斷增加兵力,
作戰行動變成了一場巨大的消耗戰,
9月3日,英法聯軍以56個師的兵力,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
深入德軍防禦縱深2至4公里 處,
15日,英軍使用18輛坦克車,配合步兵進攻,
佔領了德軍第三道防線的若干據點,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
它是由英國人研製的鋼鐵怪物,大遊坦克,首次出現在索母河上,
由於體型笨重,可靠性差,每小時速度僅6公哩,
所以英軍投入的48輛坦克中,
只有10幾輛坦克參加了戰鬥,其兩側各裝有一門大砲,
到了9月下旬至11月中旬,英法聯軍又發動了兩次進攻,
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突破,雙方又陷入僵持狀態,這次戰役,
英法聯軍以損失61萬5千人的代價,多佔了德軍240平方公里的陣地,
牽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德軍則損失了65萬人,被迫收縮防線,
在西線戰場上暫時轉入戰略防禦,
亞眠戰役
西元1918年7月24日 ,協約國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會議中,
西線法軍統帥,福熙將軍,提出了新的作戰計畫,改防禦為進攻,
由於西元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得俄軍退出戰爭,
德軍統帥認為可把東線戰場的40萬德軍抽調出來,
轉而投入西線戰場,這樣就有足夠的力量同英法聯軍展開決戰,
於是西線戰場便形成了一觸擊發之勢,而英法聯軍為了實現奇襲的戰術,
一切準備都是在隱蔽的情況下進行的,連陣地上也進行了周密的偽裝,
8月8日3點,地面開始有霧形成,到了4點,能見度幾乎是零,
英法聯軍在30餘公里的地段上,集中了21個師,2千6百多門火砲,
5千餘輛坦克車,約1千架飛機,當坦克通過先遣部隊的陣地後,
砲兵便開始轟擊,4點20分,火炮同時開火,
砲彈像暴雨一般落在德軍的陣地上,以及其後方的目標上,
英法步兵在砲火的掩護下,對德軍發動奇襲,恰逢這時天氣起了大霧,
德軍軍隊十幾公里以外的情況完全看不清楚,等到可以看清楚時,
英法聯軍的坦克已出現在德軍士兵的眼前,
大批德軍士兵被坦克上的機槍近距離射死,
德軍好幾個師的司令部都被聯軍佔領,
7點30分以後,大霧開始慢慢散開,這時聯軍的飛機馬上出動,
襲擊德國的空軍,使得德軍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損失極為慘重,
在8日這一天,德軍傷亡和被聯軍俘虜的約有2萬餘人,
所以這一天又被德軍稱為,黑色的一天,
13日英法聯軍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收復了亞眠地區,
史稱,亞眠戰役,
聖米耶爾戰役
西元1918年,美軍和法軍在法國的,聖米耶爾,附近地區對德軍時施進攻,
這是美軍和法軍制定的戰役計畫,由美國軍事專家,五星上將,潘興,
指揮的美國遠征軍第一集團軍,並協助法軍對德軍實施主要的突擊,
法軍的三個師負責進行牽制,並圍殲在聖米耶爾的德軍集團,
美法聯軍共投入了50萬人,德軍則有7個師,另有5個預備師,
由於德軍實力明顯不如美法聯軍,使得德軍統帥在獲悉美軍即將進攻後,
於9月8日命德軍各守軍撤退,但是直到美軍進攻前夕,撤退仍未結束,
9月12日5點,經過4個小時的砲火準備,南面的美軍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
率先發動進攻,8點,西面的美軍也開始發起進攻,
這時德軍大部分砲兵以後撤,
13日,美軍左右兩翼的部隊會師於,維尼勒村,並肅清了殘餘的德軍,
14日至15日美軍在,摩澤爾河,以西繼續進攻,但近展不大,
16日,美法聯軍進抵德軍陣地後停止進攻,
26日,美軍在西線戰場的德軍防禦要塞,阿戈納,的叢林區,
開始發起猛烈的攻擊,由於德軍的頑強抵抗,和阿戈納要塞複雜的地形,
使得美軍推進的速度非常緩慢,但後來美軍挺進的速度卻進展神速,
迫使德軍於10月底全面潰退,使得成千上萬的德軍被協約國俘虜,
經過這次進攻後,協約國軍隊的戰線縮短了24公里 ,
但未達成圍殲德軍集團的戰役目的,戰役後,
德軍傷亡5千人,被俘虜1萬5千人,損失443門火砲,
美軍則傷亡近7千人,這次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首次以美軍為主的大規模進攻的戰役,史稱,聖米耶爾戰役,
第二次馬恩河會戰
西元1918年年初,蘇俄退出戰場,德軍趁機從東線戰場調兵,
以加強西線戰場的兵力,德軍在美軍到達以前發動攻勢,
在夏季結束戰爭,從3月21日 到7月15日 ,
德軍相繼發動了4次大規模的攻勢,而英法聯軍在飛機和坦克的配合下,
一再反擊,終於阻止了德軍猛烈的攻勢,德軍春季和夏季的連續進攻,
使得德軍損兵折將,死傷或被俘虜和失蹤的人數達到1百萬人,
這是德國的後備兵力和物力已經枯竭,難以繼續支持戰爭,
而協約國在德軍攻勢的反突擊中,加強了協調的行動,
3月26日和4月3日 ,協約國先後召開兩次重要軍事會議,
任命法國將軍,福,為盟軍總司令,這時美軍也陸續而來,
7月15早晨,德軍強行渡過馬恩河左岸的法軍防禦陣地,
18日清晨,法軍砲兵向德軍發動猛烈的砲擊,
之後法軍各集團軍在5百輛坦克,3千門大砲,
以及850架戰機的支援配合下,像馬恩何的德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
德軍且戰且退一直退到,埃納河,韋勒河,
8月4日 ,法軍停止了在馬恩何的反攻,
從9月5日 一直持續了10天,第二次馬恩河戰役,
雙方投入了150萬的兵力,戰線拉長了兩百公里長,經過5天的廝殺,
法軍陣亡了2萬多人,協約國則損失了6萬人,
協約國軍隊奪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但德軍傷亡更為慘重,
經過這次戰役後德軍後退40公里 ,損失官兵12萬人,有4萬多人陣亡,
17萬多人受傷,損失慘重的德軍開始支持不住,逐漸向北撤退,
而法軍也無力追擊,雙方就這樣形成對峙局面,戰爭結束後,
赫爾穆斯翰納斯毛奇哀嘆道:我們以輸掉了整場戰爭,
14日,主導施行施里芬計劃的赫爾穆斯翰納斯毛奇,被撤去職務,
施里芬計劃徹底宣告失敗,
凡爾賽條約
德國與戰勝國簽署的,凡爾賽條約,被迫背負所有的戰爭責任,
面對嚴苛的議和條件,不僅失去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也把洛琳和亞爾薩斯,歸還給法國,失去了戰前在歐洲領土的百分之十三,
其軍備遭到嚴格的控管,並設立非武裝地區,同時也得支付巨額的賠款,
威瑪共和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意志共和國於西元1919年1月直接面對,薩克斯同盟,
為了追求社會主義革命,所引發的武裝起義,為了鎮壓武裝起義,
德國的國民議會通過了,威瑪法憲法,讓德國走向議會制民主國家,
威瑪共和國,威瑪憲法第151條規定,經濟生活的秩序,必需符合正義原則,
而正義原則則要保障所有值得作為,人類的生活為目標,
該憲法裡頭包含對勞工階級的保護,以及社會福利的措施,
成為後來日本憲法以及二十世紀憲法的先驅,
這部憲法以十九世紀後半,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活動,
以及西元1918年德國革命時的勞動階級,和軍人評議會活動為背景,
堪稱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憲法,可是此憲法卻賦予總統極大的權限,
讓後來的納粹黨拿來濫用,淪為取得權力的手段,
德國第一位總統社會民主黨的,艾伯特,卻沒有為德意志共和國帶來安定,
德國的危機在法國佔領魯爾區時升至最高點,協約國向德國索取的賠款,
遠超過德國能力所能及,法國後來以德國延遲支付賠款為由,
於西元1923年1月,偕同比利時前進佔領佔德國的媒、鐵產量八成的,
魯爾區,德國政府為此項德國勞工階級,
呼籲進行罷工和怠工的消極抵抗行動,所以法國沒能達到目的,
這段期間,德國的經濟陷入混亂和惡性通貨膨脹,
例如西元1918年,柏林用0.63馬克便買到一個麵包,
可是到了西元1923年時,卻得花上250馬克才買得到麵包,
魯爾區遭到法國佔領時,德國的通貨膨脹達到最高點,
麵包的價格於7月時升到3645馬克,
到了9月時達到1百5十萬2千馬克,
11月時更升衝到2010億馬克,德國的紙幣薄如紙屑,
最後德國斷然進行執行通貨轉換,終於截止了通貨膨脹的情況,
於是德國便以此為藉口,不履行答應給戰勝國的賠款,
聯貸的也讓歐洲各國負債於美國,
於是西元1924年美國提出了,道威斯計畫,以紓緩美國巨大的財政壓力,
西元1929年美國又提出了,楊格計畫,以協助德國償還鉅款,
德國的經濟靠著美國鉅額的借款,才得以復甦,
希特勒
西元1889年,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的,布勞瑙鎮,
中學時他曾經想幻想著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
但因成績太差讓他還沒畢業就被退學,18歲希特勒報考了,
維也納藝術學院,又因成績太差而落榜,後來父母雙亡,
使得希特勒的生活逐漸困頓,最後淪入流浪的生活,
希特勒做過各種雜活,還靠著他那繪畫的天賦,所繪出的拙劣風景畫,
來維持生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熱中於政治的希特勒,
以為找到了一展抱負的機會因此主動參加了,巴伐利亞步兵團,
在西線戰場上戰鬥了4年中,他表現優異,由傳令兵升為下士班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成為了,慕尼黑政治部,的一名探員,
德國工人黨
西元1919年9月,希特勒在僅有25人的德國工人黨集會上發表演講,
他強烈主張建立一個強大而統一,並貫徹民族主義的德國,
他尖銳而激烈的發言後,立刻引起了德國工人黨的注意,
他們邀請希特勒加入他們的組織,不久,
希特勒立即當選德國工人黨的黨委會第7名委員,
希特勒欲建立一個以工人群眾為基礎,
具有強烈民族主義的政黨,這與德國工人黨不謀而合,
這使希特勒在這個不足百人的小黨裡鋒芒畢露,
他以善於擅動演說的功力,贏得了黨員的支持,
很快就掌握了黨內的主導權,並逐漸擴大組織規模及其影響力,
納粹
西元1920年2月,希特勒宣布了,二十點綱領,
提出要實現所謂的,社會主義,工人應該分享企業的利潤,
來提出取消地租等口號,為了進一步樹立個人權威,
西特勒把德國工人黨改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
德文縮寫為,Nazi,納粹,納粹標誌卐字,
是上古時代許多部落使用的一種符號,
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埃及,特洛伊等古國的歷史上均有出現,
後來被古代某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們把它看成是太陽或火的意思,
之後普遍做為吉祥的標誌,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說,
卐自象徵雅利安人戰鬥的使命,
另一種說法認為卐字是根據納粹設計的,
因為國家和社會在德語中字頭都是S,
兩個字頭交錯重疊就形成卐的形狀,
衝鋒隊
西元1921年7月7日 ,希特勒當上了納粹領袖,
之後他便組建了一支由退伍軍人,身穿色的部隊,衝鋒隊,
隊員們手臂上都配帶有C型標誌,實際上衝鋒隊是希特勒所培養的,
專門用來對付政敵的打手,此時希特勒至得意滿,
密謀發動奪權政變,
啤酒館政變
西元1923年1月8日 ,希特勒率領著納粹衝鋒隊員,
包圍了慕尼黑一家名叫,格勒勞凱勒啤酒館,
酒館中的3千多人一邊喝啤酒,一邊傾聽著巴伐利亞官員,卡爾,
講述著施政綱領,希特勒首先跳上卡爾的講台上,並大喊著,
全國政府已經成立了,我們軍隊正開進市內,
西特勒計畫利用武力,先奪取巴伐利亞政權,
再進軍柏林一舉推翻中央政府,
西特勒對巴伐利亞官員採取軟硬兼施的方法,逼迫他們合作,
但官員們誓死不從,於是希特勒請出了極富名望的,魯登道夫將軍,
到啤酒館去勸說這些官員,
這回這些官員們竟然同意了希特勒的要求,
接著希特勒衝上講台高喊著,效忠新政府,
底下的群眾也興奮地跟著高喊起來,這時官員們趁亂逃走,
並在事後收回承諾,希特勒惱羞成怒,
率領3千多名衝鋒隊員衝向市政府,而早已做好準備的市政府,
則是派遣軍隊反制,當場就有許多納粹黨徒遭到擊斃,
希特勒本人迅速登上一輛汽車,逃往鄉下去,沒過幾天,
希特勒與政變的同夥們,都相繼遭到政府的逮捕,
希特勒被判處5年的徒刑,這次啤酒館政變,雖然慘遭失敗,
但希特勒卻已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焦點人物,他所宣揚的革命思想,
也因此逐漸傳播開來,史稱,啤酒館政變,
我的奮鬥
在監獄中希特勒口述了一本著作,我的奮鬥,
他在書中大肆鼓吹民族優劣論,
宣揚日爾曼人才是主宰世界人民的優等民族,
有權統治其他低等民族,而猶太人則是最劣等的民族,
書中希特勒還宣稱德國應賅對外擴張,擴大德國的生存空間,
主張領袖原則代替民主政治,被納粹份子喻為,
德意志帝國國家社會主義聖經的我的奮鬥一書,
全書分為復仇和國家社會主義兩部份,
希特勒把雅莉安人說成是優秀的民族,而把猶太人稱之為寄生蟲,
他宣稱德國人需從東方的斯拉夫人,和可恨的俄國人,
之中尋求生存的空間,並準備向法國人復仇,
第二部份是概述希特勒的政治綱領,號招德國青年加入,
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意即納粹黨,
總計從希特勒上臺到西元1945年德國戰敗,
他的我的奮鬥一書發行量共達1千萬冊,
經濟大恐慌
西元1929年爆發了經濟大恐慌,席捲了整個西方世界,
到了西元1923年時,在兩個月的時間裡,
德國便爆發了上百次罷工的德國中產階級意識,
到了西元1932年8月,德國失業人數已達9百多萬人,
他們認為由議會產生的政府,既軟弱又無能,
根本不能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和國外的外交問題,
必須建立一個對內可鎮壓革命,對外可擴張殖民市場的強人政權,
為此他們想到曾經因為奪取政權而被關入,門茲貝格監獄,
的阿道夫希特勒,此時希特勒也已經期滿出獄,
他記取了啤酒館政變失敗的教訓,決定透過憲法途徑取得政權,
為此希特勒周遊全國進行演說,慰問那些身處貧困的人們,
許下改變他們生活景況的美好承諾,極力宣揚民族仇恨,
極力嚴斥共和國政府的無能所帶給人們的苦難,
國家的困境和人民貧苦的現狀,驅使大批的農民,勞工,學生,
受到希特勒的擅動,紛紛加入納粹組織,
德國第三帝國
從西元1929年到西元1930年,僅一年多的時間,
納粹黨員從17萬人猛增到30萬人,
在西元1932年的選舉中,阿道夫希特勒的納粹黨勝選,
獲得了議會中230個席位,成為德國的第一大黨,
而納粹黨的衝鋒隊員也已經發展到10多萬人,比國軍還多,
為了掌握國內的形式和自身利益的需要,德國統治級階巨頭,
集頭集團,向德國總統興登堡上書,要求任命希特勒為總理,
西元1933年1月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至此,希特勒走上了夢寐以求的權利顛峰,
開始著手塑造心目中的第三帝國,
他發誓一定要建立一個永不衰弱的曠世新帝國,
國會縱火案
德國國會大廈,位於柏林市中心,建於西元1884年,
它融合了古典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等多種建築風格,
是德國統一的象徵,見證德國從近代走向現代的百年歷程,
西元1933年2月27日 ,希特勒下令他的納粹黨徒製造國會縱火案,
以壓制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反對黨,當國會發生大火時,
迅速趕到現場的是國會議員,戈林,他望著火光狂叫著,
共產黨是他們幹的,這是共產黨對付新政府的罪證,
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絕不能放過他們,隨後趕到的德國總理希特勒,
宣傳部長,戈培爾,也一口同聲附和著戈林的話,
不久德國政府就發出通告,宣稱共產黨人放火燒了國會大廈,
並說納粹衝鋒隊已經在現場,抓到一位叫,盧勃,
的荷蘭共產黨員,就是他縱火燒國會大廈,
28日,希特勒的黨徒們按照早已擬定好的名單,展開大肆搜捕的行動,
希特勒還頒布了緊急命令,解除除了法西斯黨以外的一切政治組織,
工會,結社,以及所有集會活動,都受到全面的取締,
後來被稱為蓋世太保的秘密警察,受到了上級的指示可以放肆意抓人,
德國共產黨領袖,恩斯特臺爾曼,和1萬8千多名共產黨員,
也全都被逮捕入獄,當時正在德國的共產國際西歐局領導人,
保加利亞共產黨員主席,季米特洛夫,也被抓了起來
9月,萊比錫法庭,開會審理國會縱火案,開庭前一天,
由眾多社會人士組成的,國際調查委員會,以大量的人證和物證,
來證明此案並非共產黨所為,來自德國,法國,保加利亞的25名律師,
為季米特洛夫辯護的權利也被剝奪,憤怒的季米特洛夫決定替自己辯護,
他面對庭上的法官和聽眾堅定的說,不錯,我是一位布爾什維克黨人,
但我不是一個陰謀家,更不是發動政變的組織者和縱火犯,
接著季米特洛夫用銳利的眼神詢問縱火犯盧勃,你們是怎麼樣密謀這件事的?
請當眾說明,你幾時見過我? 又什麼時候認識我?
盧勃被季米特洛夫的氣勢所震攝住,如實的回答,我並不認識你,
也沒見過你,季米特洛夫大聲斥責到,問題很明清楚了,
盧勃不過是個被操控的魁儡,他被送上了法庭,
而幕後的操縱者卻逃之夭夭,庭長見季米特洛夫,
把審判的話題引到追查幕後的主使者時,
緊張的立即打斷話題,季米特洛夫接著提出一個更讓法官恐懼的問題?
縱火者不是從通往國會的通道進去嗎? 這時庭長更慌忙的說,
不許再討論這個問題,接著即忙宣布休會,後來的幾次庭審也已失敗告終,
惱羞成怒的納粹頭子戈林,親自出庭作證,聽了戈林幾個鐘頭的指證後,
季米特洛夫反問戈林一個問題,起火之前,那個荷蘭人盧勃,
正在警察宿舍裡過夜,他是如何潛入國會的?
這應當從警察局中尋找縱火犯吧,就是這一句話問得戈林啞口無言,
庭審期間,各國共產黨和其他反法西斯組織,為了抗議此案的審判,
舉行了浩大的聲援活動,迫於各方的壓力,
萊比錫法庭只得將季米特洛夫等4人無罪釋放,
而那個荷蘭人盧勃則被判處死刑,成了代罪羔羊,
後來國會縱火案真相大白,原來是納粹黨的衝鋒隊隊長,
從通向國會大廈的一條地下暖氣管通道,鑽進國會大廈,
在裡頭灑上汽油和易燃化學物品,點火後順原路返回,
接著引又有縱火闢好的荷蘭人盧勃,逼迫他二次進入國會大廈二度放火,
利用國會縱火案,降低共產黨的聲勢後,
希特勒的納粹黨才能達成控制全國的目的,
這年受命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公開備戰,
歐洲頓時壟罩在大戰前的緊張和不安的氣氛中,
齊格菲防線
西元1936年3月7日 ,希特勒派遣一支3萬5千人的部隊,
進入萊茵河沿岸地區,並設立了,萊茵非武裝區,
德國不得在萊茵河兩岸50公里地帶,擁有軍隊或防禦工事,
希特勒則認為法國聯盟體系,以法國軍隊易於進入中歐為基礎,
如果萊茵被德國佔領,並以此修築防線,法國便不易進入中歐,
如此一來便切斷了法國對其它盟國的聯繫,
且大大增強了德國的力量,還解除了萊茵河附近非軍事區域,
所構成的威脅,如果希特勒的目的得逞,歐洲軍事和外交上的勢均力敵,
將會被徹底打破,法國本來應該會立即制止德國這軍事行動的發生,
但不幸的是當時法國正準備大選,戰時由臨時內閣主持國事,
他們無法對希特勒的這一挑釁,做出是當的反應,
法國總理,薩羅,以及法國外交部長,弗朗丹,
原本想調動軍隊來制止希特勒的軍事行動,或發出最後通牒,
警告德國勿輕舉妄動,但使當時的軍事顧問,為了避免各種可能的衝突,
而反對他們這樣做,於是法國外交部長弗朗丹,去找英國首相,鮑德溫,
商量此一事件,但此時鮑德溫竟然不願討論德國挑釁的問題,
甚至不願在衝突發生時與法國站在一起,
就這樣法國政府無法統一內部的意見,而英國又擺明的坐視不理,
因而並未採取果斷的行動,來制止希特勒軍事挑釁的行動,
英國和法國對德國的姑息政策,又稱,綏靖政策,
其實是可惜的,因為希特勒的出兵,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他在出兵之前就發出命令,表示如果法國將軍隊調派到邊界的話,
德軍可能一槍不發地主動撤退,希特勒之所以下這種命令,
是因為德軍的高層官員,在出兵上意見並不統一,
只有兩個人主張出兵,所以這只不過是希特勒的一種試探罷了,
希特在沒有遇到任何警告或威脅的情況下,
就輕易地派遣德軍佔領萊茵地區,並在這裡構築了著名的,齊格菲防線,
德國人通常稱它為,西站壁壘,齊格菲防線的目的,
是為了掩護德軍的西線戰場,並作為向西進攻的屯兵場,
其防線佈滿了反坦克的障礙物,主要的障礙物是,
多列角錐形的鋼筋混凝土樁,防坦克戰壕,有刺鐵絲網,
到了西元1939年大底建成了此一防線,
全線長達630公里 ,縱身35至75公里 ,
西元1944年9月,英美盟軍從西線戰場向德國本土進攻時,
德軍就依託此一防線,並阻滯了盟軍的行動,
直到西元1945年2月,盟軍重新發動進攻,突破了齊格菲防線,
軸心國的形成
齊格菲防線切斷了法國與中歐和東歐的聯繫,宣布了法國聯盟體系的結束,
法國逐漸面臨孤島的境地,與此同時,德國開始向東南歐發起經濟戰,
這一地區不久便淪為德國的附屬地,
德國接受了土耳其全部出口物的百分之五十一,
希臘的百分之三十六,匈牙利的百分之二十三,保加利亞的百分之四十八,
南斯拉夫的百分之二十四,經濟上的緊密聯繫,必然會對政治產生影響,
尤其這些國家的一些獨裁政權,
在意識形態上較傾向於德國和義大利的獨裁政權,
而十分排斥西方的民主政體,使得他們越走越近,
希特勒突然進犯萊茵地區,引起了國際聯盟的注意,
進而轉移原本對義大利盯防的視線,使得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
對希特勒感恩有佳,兩人迅速結成同盟關係,
7月初,希特勒與奧地利簽訂了一項協定,
協定中德國聲明尊重奧地利領土的完整,不會干涉它的內政,
這無疑給義大利一顆定心丸,奧地利是德國和義大利不和的主要根據,
這個問題解決後,柏林和羅馬剩下的問題就是討論如合進一步合作,
18日,西班牙爆發內戰,這成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體現友好合作的平臺,
他們兩人聯合行動,促成了西班牙共和國的滅亡,
10月24日,羅馬和柏林形成軸心,德國和義大利就全面合作關係達成一致,
隨後,日本因與蘇聯在遠東的視力問題,後先後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
反共產國際協定,加入了軸心組織,終於形成了以德國,日本,義大利,
為主的軸心國,
併吞奧地利
西元1935年10月,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英國和法國的縱容下,
發動了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
西元1936年3月,德軍開進了萊茵河的非軍事區,
公然違反的凡爾賽和約以及,洛迦諾條約,
但並未受到英國和法國等國的干涉,
西元1937年,希特勒見時機成熟,於11月5日舉行秘密會議,
希特勒在會議上強調解決的生存空間,將是德國前途的關鍵因素,
因此首先應該像歐洲發展,而奪取奧地利將是德國的第一個目標,
如果成的話,德國的實力將會大大增強,
進而對法國的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而此時的法國政局及不穩定,
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
而與法國一海之隔的英國,更不想和德國的關係弄僵,
於是也跟進採取綏靖政策,
西元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發表了一次煽動性的演說,
他猛烈評擊捷克總統,貝奈斯,對蘇臺德日耳曼人的迫害,
同時希特勒大規模地調集軍隊,部署在捷克邊境,
並擬定了一條計畫,綠色計畫,
預定在10月1日加進佔蘇臺德地區,而捷克政府獲知消息後,
也開始在邊境加強戰鬥力,兩軍對峙的局面頓時形成,
英國和法國的領袖在這危急的時刻,卻顯得顧慮重重,
英國首相,張伯倫,為此徹夜不眠,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在英國和法國的保護下,捷克恢復獨立,
捷克並與英國和法國簽訂了,互助同盟條約,
條約規定一旦希特勒率軍入侵捷克,
將導致英國和法國的干涉而捲入戰爭,為了考慮到世局牽動的效應,
張伯倫接受法國總理達拉地的意見,向希特勒建議舉行一次私人會議,
15日雙方在,貝希特斯,舉行了這場高峰會議,希特勒見到張伯倫後,
不加掩飾地提出在民族自覺的基礎上,德國佔領斯蘇臺德地區的要求,
並表示為了達到其目的,他寧願冒著爆發世界大戰的危險,
但事實上,當時德軍的實力非常有限,
德軍攻打捷克的軍隊只有12個師,而捷克卻擁有裝備精良的35個師,
如果發生戰爭後,英國和法國站在捷克的陣營,
那麼希特勒整個入侵捷克的計畫將成為泡影,
但張伯倫卻頃向於同意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
藉此來換取歐洲的和平,張伯倫回到英國後,
首先說服它的內閣,然後說服法國接受希特勒的條件,
18日法國總理,達拉地,趕到倫敦與英國首相張伯倫會合,
他們擬訂了一項出賣捷克的計畫,計畫將蘇臺德地區日耳曼民族,
占一半以上的領土,無條件割讓給德意志帝國,
英法兩國催促著捷克政府接受這些條件,
21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政府終於屈從了德國的要求,
而英法兩國則答應保障捷克的新國界,
29日,德國總理希特勒,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英國首相張伯倫,
法國總理達拉地,在德國慕尼黑舉行會議,唯有捷克缺席這場會議,
會議中決定答應希特勒的所有要求,
唯一的更改是做出若干保全面子的規定,
內容指德國對蘇臺德地區的佔領,應該分階段進行,
根據慕尼黑會議的協定,從10月1日起十天之內,
捷克將蘇臺德地區以及附屬的一切設備,無條件交給德國,
早在西元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時就曾向德國海軍總司令,
雷德爾海軍元帥,承諾在未來將優先建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
雷德爾隨即制定了一個代號名為,Z,的海軍建設計劃,
計畫要在8至10年內,建立起一支可以與英國海軍相抗衡的水面艦隊,
但是,德國潛艇部隊司令官,鄧尼茲,卻竭力反對這項計畫,
他認為這項計畫所需時日太長,一旦大戰爆發,德軍耗盡錢財,
將一無所獲,因此鄧尼茲建議希特勒以快制強,
也就是製造出足夠的潛艇,出奇制勝,戰勝英國海軍,
事實上,當時希特勒並不像先前所承諾的那樣,
他更傾向於優先發展陸軍和空軍,以控制整個歐洲,而不只是佔領英國,
西元1935年,希特勒和英國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
中限定德國海軍的噸位數,為英國海軍噸位數的百分之三十五,
這項協定無疑地把德國海軍的建設計畫,歸於次要地位,
面對德國海軍的不滿,希特勒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
他優先建造戰艦,同時也建造潛艇,
這雖然平息了雷德爾和鄧尼茲兩人的怒火,
但仍未把海軍的建設計劃放到首要位置,
閃擊波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復國的波蘭,可一稱得上多災多難,
二十世紀以前,他曾三次被俄國和德國瓜分,
到了西元1934年時,又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為它帶來了不幸的命運,
波蘭東邊挺立著共產大國蘇聯,西接強大的德國,北部與東魯士相鄰,
南部與提克接壤,整個地勢平坦,容易讓德國從西邊衝進來,
二十年來,波蘭與蘇聯和德國兩面周旋,
但它在政治上卻傾向於英國和法國,在遭受德國侵略時,
波蘭不敢向虎視眈眈的蘇聯求援,只能祈禱英國和法國派兵援助,
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變得四分五裂,它把東部的領土割讓給波蘭,
其中包括波蘭走廊,波蘭走廊又叫,但澤走廊,根據凡爾賽和約,
它把原屬德國領土的東普魯士和西普魯士之間沿著,維斯瓦河,
下流西岸一帶,畫出了一條寬約80公里 的狹長地帶,
作為通往波羅的海的通道,從此,位於走廊之東的東普魯士,
成了遠利德國本土的孤島,於是激起的日耳曼民族主義分子的怨恨,
納粹上臺後推行種族歧視政策,波蘭首當其衝,
它的大部分居民是被希特勒稱之為劣等人的斯拉夫人和猶太人,
因此被納粹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
消滅波瀾早已是納粹德國的根本目標,
波蘭是當時英國和法國在歐洲諸國盟國中,軍事力量最強大的一國,
德國如果佔領波蘭,不僅能獲得波蘭境內大量的軍事經濟資源,
還能大大提升戰略地位,即可消除進攻英國和法國的後顧之憂,
又可建立襲擊蘇聯的基地,
西元1938年10月,德國正式向波蘭提出歸還領土的要求,
要波蘭交出波蘭走廊以及但澤,並將在波蘭走廊建築公路,
另外鐵路的權利也得讓給德國,但遭到波蘭政府嚴厲的拒絕,
此後,德國多次向波蘭提出歸還領土的要求,
但都被拍欄政府嚴正拒絕,
西元1939年3月15日 ,希特勒兵不血刃地迅速併吞了捷克,
21日,德國出兵佔領立陶宛的,默默爾,達成對波蘭的正面包圍,
4月3日,希特勒對武裝部隊下達一份代號的絕密命令,白色方案,
其內容是:
陸軍: 必須做好開戰的各項準備工作,以便以現有的部隊發動進攻,
而無須等待動員後組建的部隊開到後再行動,
希特勒看準了英法兩國不會為了波蘭而加入戰局,
海軍: 在波羅的海的海軍,要封鎖通往波蘭海軍基地,
特別是指波蘭的,格丁尼海軍基地,盡可能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
實施偵查和警戒,然後從芬蘭進行干涉,
空軍: 空軍必需對波蘭進襲突襲,而在西線戰場,
則可以保留必不可少的兵力,空軍應該在極短的時間內,
殲滅波蘭的空軍,
7月28日希特勒接獲重要情報,英法兩國的軍事代表團將前往莫斯科,
與史達林就抗德聯盟的問題進行討論,若英國,法國,
蘇聯三國真的締結軍事聯盟,將使德國在東西兩線之間疲於奔命,
三國都把賭注押到史達林的身上,所以史達林此時甚為得意,
他提出要保衛波蘭的要求,但被波蘭政府拒絕,
因為波蘭若接受莫斯科的保護,就將面臨蘇聯軍隊壓境的問題,
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波蘭的這一表態,使得西元1939年8月23日 ,納粹外交部長,
里賓特洛甫,趕到克林姆琳宮會見史達林,當晚雙方便簽署了,
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並達成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書,
31日,一支德國黨衛軍,身穿波蘭軍裝,襲擊德國邊境的,
格萊維茲電臺,並在廣播裡用波蘭語辱罵德國,
接著全德國電臺都在播送著德國遭到波蘭空襲的消息,
9月1日 凌晨4點,德軍出動了2千架戰機,連續轟炸波蘭的重要軍事目標,
德軍對波蘭發動的突襲,幾分鐘後波蘭人遭到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突襲,
波蘭境內的軍隊,軍火庫,鐵路,公路,橋梁,機場,盡被轟炸殆盡,
城市和港口也遭到德軍重創,波蘭首都,華沙,陷入熊熊的大火之中,
約莫1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對波蘭發動全面進攻,
德軍58個師全速挺進,2千5百輛坦克氣勢凶凶的前進,6千門大砲雷聲隆隆,
讓世界首次見識到德軍的閃電戰術,戰爭發生後不道48小時,
波蘭空軍就全數被殲滅,無數的火砲,
汽車以及其它來不及撤退的重要裝備,當即遭到摧毀,
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也遭到破壞,而波蘭軍隊裝備的落後也是戰敗的關鍵,
在戰爭中,波蘭的騎兵竟然仍高舉著馬刀和長矛,向德軍的坦克發動猛攻,
結國蒙受重大的損失,步隊陷入一片混亂,
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德國以閃電般的速度,
迅速佔領歐洲大片的土地, 隨著壓迫與掠奪的加劇,
各佔領區的人民對納粹侵略的抵抗,逐漸增加,
為了鎮壓反抗的人民,納粹德國建立了許多集中營,
實施慘絕人寰的滅絕計畫, 這些集中營又叫做,殺人工廠,
專門關押和殺害無辜的戰俘和群眾,
其中最大的殺人工廠是位於波瀾南部的,奧斯維新集中營,
它原本是一個寧靜而美麗的鄉村,
西元1939年,德國佔領波瀾後, 用鐵絲網把這裡圍了起來,
奧斯維辛集中營,於西元1940年建立於,波蘭加利西亞的奧斯維辛附近,
6月奧斯維新集中營正式啟用,
每天都有從歐洲各地運來的大批戰俘和無辜的百姓,
美麗的奧斯維新成為著黑煙的恐怖人間地獄,
送到這裡的人們首先被送到消毒站,之後納粹德國會剃光每個人的頭髮,
用一身破舊囚衣給他們遮羞, 還在每個人的左臂印上號碼,
並用一塊不同顏色的三角布,用來區分不同的人群,
紅色代表政治犯,黃色代表猶太人,黑色代表拒絕勞動或堅持勞動的人,
集中營裡主要關押波瀾和德國的猶太人,是德國最大的集中營,
納粹在此建造了大規模的滅絕設施,並建造毒氣室,
他們都被送往毒氣室,毒氣是被納粹叫做,浴室,入口處排著浴室的牌片,
在房子的四周有精心修剪的草地,生長著大片的鮮花,
看上去向美麗的別墅, 當犯人一進入這裡時,還真以為是來洗澡的,
但是等到走進淋浴室後人們才發覺上當了,
兩千多人怎麼可能擠在一起淋浴,當屋緊緊地鎖上之後,
淋浴室就成了密封的囚室,擁擠的人門只能從靠著屋頂的通氣孔,
呼吸新鮮的空氣, 這時納粹人員就會從屋頂砌成磨菇形狀的通氣孔裡,
倒入紫藍色的毒藥, 隨後封上通氣孔,一下子裡面的人身上開始發青,
並逐漸腐爛, 數千條人命頃刻間化為烏有,據記載,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毒氣室,一天最多能毒死6千多人,半個小時後,
納粹人員會用抽氣機把毒氣抽掉,然後打該大門,
把兩千多具屍體運往儲放屍體的屍窖和焚屍爐,
焚燒後所有的骨灰被研磨成粉末, 倒入附近的拉索河,
集中營中的犯人身上,所有貴重的物品,都被納粹搜走,
就連死者的牙齒和頭髮,也被敲掉和剪下來作為戰利品,
他們還挑選犯人進行醫學試驗,如試驗便捷的節育方法,
集中營裡還專門設立了一家醫院,那些身體虛弱或生病的犯人,
來到這裡後就被趴光衣服,關到一間專門設計的房子裡,
隨後那些醫生就在他們體內注射毒液,幾秒鐘後,被注射的人立刻死去,
醫生就用他們進行細菌武器的研究或其他科學的試驗,有一名叫,
門格勒,的納粹醫生,就以專門做雙細胞的生物學研究而聞名,
那些進入集中營裡的雙胞胎,都被送到門格勒這裡接受試驗,
假如雙胞胎其中一人因異常疾病死去,
納粹人員就會殘忍地用槍射擊另一位孩子的頭部,然後進行解剖,
以觀察雙胞胎器官身上,是否有類似的病症,被關押在集中營裡的人們,
都被強迫做各種繁重的勞動,若觸犯了某項規定,就會招來嚴厲的懲罰,
被皮鞭或鋼鎖抽打得皮開肉綻,隨後關入狹小的鐵籠子哩,
若有企圖反抗的人,則會遭到殘酷的折磨之後處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總計在該集中營裡總計約有4百萬人慘遭殺害,
佔領 希臘南 斯拉夫 克里特島 塞爾維亞
西元1940年4月6日黎明,德軍以壓倒性優勢的兵力,
全力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一路勢如破竹的的從德國邊界,
越過了保加利亞和匈牙利,
並派遣德國空軍轟炸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
17日,南斯拉夫殘餘28個師的軍隊在,塞拉耶佛,被迫向德軍投降,
南斯拉夫國王和首相乘坐飛機逃往西臘,
英國則急忙從利比亞派遣大約4個師,共5萬3千人的兵力開往希臘,
但被德軍的裝甲部隊和空軍的猛烈轟炸,打得潰不成軍,
北部的希臘軍隊則在23日,被迫向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投降,
27日,德軍的坦克開入希臘的首都,雅典,
5月底,德軍用傘兵進襲襲擊,從英軍的手中奪取克里特島,
同時,德軍還佔領了整個塞爾維亞,
11月14日 ,希特勒制定了佔領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
和葡萄牙的,維德角群島,其代號為,菲拉克斯,
德國海軍還研究佔領葡萄牙首都,馬德里,和亞速群島的可能性,
所用的代號為,伊莎貝拉計畫,但這些計畫後來還是沒有執行,
12月13日,希特勒加緊執行代號,馬利達計畫,計畫將在羅馬尼亞,
集合一支由24個師所組成的軍隊,
等天氣好轉時就通過保加利亞向希臘進攻,
佔領丹麥
德國佔領波瀾之後,加緊對法國的進攻準備,
西元1940年4月9日 ,德國出兵佔領丹麥,
除了丹麥陸軍總司令,普萊奧爾,主張丹麥應與德軍作戰外,
丹麥國王和政府官員都逃到山去,
德軍在丹麥陣亡13人,受傷23人,而德軍僅傷亡約20人的情況下,
成功佔領丹麥全境,至此,丹麥成為德國的一個附屬國,
佔領挪威
西元1940年4月10清晨,德國出動10艘驅逐艦佔領了挪威的,
納爾維克港,但24小時後,由英國5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
駛入納爾維克港,把當時在納爾維克港內5艘德國驅逐艦,
擊沉了2艘德國驅逐艦,擊傷了其餘的3艘德國驅逐艦,
並幾乎擊沉了所有德國的貨船,但英國艦隊離開後,
在附近峽灣出來的其餘5艘德國驅逐艦,
擊沉了英國艦隊的1艘驅逐艦,並迫使另一艘英國驅逐艦擱淺,
還擊傷了另一艘英國驅逐艦,英國艦隊在撤退的外洋前,
則擊沉了1艘駛向納爾維克港,滿載軍需物資的德國貨輪,
13日,英國派遣驅逐艦,戰恨號,
率領一個驅逐艦隊,殲滅了殘餘的德國軍艦,
20日,英國一個旅的部隊在3個阿爾卑斯輕騎兵的增援下在,
特薩赫姆,東北80英里的,特薩赫姆港,成功登陸,
另外一個英國旅的部隊則在特薩赫姆西南1百英里的,安達斯奈斯,
成功登陸,行程對丹麥的納爾維克港南北的夾攻,
但由於這兩之旅缺乏野戰砲,高射炮,和空軍武力的支援下,
日以繼夜地受到德國空軍的轟炸,另外在安達斯納斯登陸的英國旅部隊,
在向東60英里的鐵路交叉點,頓巴斯,同一支挪威部隊會合後,
放棄了原先向北進攻特隆赫姆的計畫,轉而向西南推進,
21日英國和挪威的聯軍在,哈馬爾,以北地區的,利勒哈默爾,
英國兩個旅的部隊與德軍進行第一次的交戰,
經過24小時的戰鬥,德軍成功攻佔了利勒哈默爾,
29日夜間,挪威國王和其他政府人員在,羅姆斯達爾斯峽灣,
登上了英國巡洋艦,格拉斯哥號,到北方地區,納爾維克,
以北北極圈上的,得羅姆瑟,
於5月1日 在該地建立了挪威的臨時政府,
28日,1之1萬5千人的盟軍,包括兩個旅的挪威軍隊,1個旅的波蘭軍隊,
兩個營的法國外籍軍團,把數量大大處於劣勢的德軍趕出了納爾維克港,
6月7日 ,挪威國王,哈里康,和他的政府官員從特羅瑟姆,
乘坐英國巡洋艦,文郡號,逃到了英國倫敦,在那裡過了5年的流亡生活,
在挪威戰爭中,德軍陣亡1317人,失蹤2375人,負傷1604人,
總共傷亡人數5296人,挪威,法國,英國方面的傷亡則大約近5千人,
英國損失了1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
波蘭和法國各損失了1艘驅逐艦,德國海軍則損失了10艘驅逐艦,
3艘巡洋艦,主力巡洋艦,沙恩萊斯號,格奈斯瑙號,
及袖珍戰艦,盧佐夫號,都受到嚴重的損傷,好幾個月不能參加戰鬥,
攻佔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西元1940年5月10日,德軍出動了3千架餘次的戰機空襲,
法國,荷蘭,比利時的72座主要機場,
並從地面空襲殲滅了數百架盟國戰機,同時,
德軍的空降兵在荷蘭和比利時後方的戰略要點登陸,
在進攻荷蘭和比利時的同時,德軍雖然遭遇英法聯軍的阻擋,
但馬上就將聯軍擊潰,接著繼續攻進盧森堡,
德軍才剛進入盧森堡,盧森堡就宣布投降,
11日,德軍成功攻佔了被譽為歐洲最堅固的工勢,
埃本埃馬爾要塞,以協助德軍主力迅速突破,列日防線,
13日,德軍裝甲部隊突破了荷蘭軍隊的防線,
與之前德軍空降在荷蘭首都,鹿特丹,的傘兵會合,
並於14日攻佔鹿特丹,荷蘭女王倉皇逃往英國避難,
15日,荷蘭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宣布投降,荷蘭淪陷,
17日,德軍迅速攻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然後繼續挺進,
翻越了阿爾卑斯山區,開始向英吉利海峽挺進,
而從盧森堡西進的德軍,與從荷蘭和比利時西進的德軍,
對英國形成了型攻勢,德軍平均每天以20至40公里 的速度向西挺進,
壓迫著盟軍拼命地向後撤退,
21日德軍主力挺進到,敦克爾克地區,敦克爾克的英法聯軍三面受敵,
背面臨海,在德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唯有從海上撤往英國,
24日,希特勒突然下令德軍裝甲部隊停止前進,
這給了英法聯軍一個千載難逢喘息的機會,事實上,
希特勒考慮到裝甲部隊是德國陸軍的主力,
是希特勒霸戰歐洲的中堅力量,
但是敦克爾克地區遍布著沼澤的低窪地區,不利於裝甲部隊的行動,
如果英法聯軍殊死抵抗,那用德軍的精銳部隊去圍殲逃亡的英法聯軍,
將對德國極不划算,此時,德國空軍司令,戈林,
向希特勒保證將以空中力量,殲滅英法聯軍的殘部,
於是希特勒與德國最高統帥部作戰部,德爾少將,決定將最重要的任務,
交給戈林的空軍和遠端砲兵,促使希特勒下達這一命令的還有另一個原因,
當時希特勒正準備與英國媾和,希特勒此次進攻,正是要逼迫法國投降,
然後藉此機會與英國就勢力分配上談條件,
如此就能避免東西兩線作戰的發生,並盡快對蘇聯發動戰爭,
因此希特勒沒有盡全力追殺退縮到敦克爾克的英法聯軍,
給了英法聯軍的撤退機會,
攻佔法國
德國佔領波瀾之後,加緊對法國的進攻準備,
西元1940年4月,德國出兵佔領丹麥全境,和挪威各戰略要地後,
形成了進攻法國的有利態勢,德軍從北海至瑞士一線,展開了136個師,
3824架戰機,7378門大口徑火砲,編成三個集團軍,
而盟軍總兵力則為147個師,1萬5千多門大砲,
共3千多輛坦克,和3千8百架戰機,
5月10日,一支數量,機動性,打擊力都空前強大的裝甲部隊,
由德國邊境通過,阿登森林,之後初始出發,迅速突破法軍的防線,
向英吉利海峽推進,這一行動完全出乎軍的預料之外而按照,
甘末林計畫,法國駐軍主力和英國遠征軍,以北上集結在比利時,
但在他門的身後是從阿登森林中,衝出的德軍主力,
一下子就切斷了盟軍的後路,德軍地面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
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發起迅速而猛烈的進攻,
德軍B集團群在一週之內,便迅速佔領了荷蘭和比利時的許多戰略要地,
13日,德軍在重創盟軍之後就佔領了軍事重鎮,色當,
14日,德軍強渡莫茲河,隨即向西推進,
於20日佔領,阿布維爾,盟軍約40個師在敦克爾克陷入重圍,
28日清晨,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在德軍的武力下,
宣佈比利時投降,但部分比利時政府軍聯軍撤退,
6月5日,德軍揮師南下,向法國的腹地展開進攻,
迅速突破盟軍沿索姆河和埃納河所形成的,衛剛防線,
10日,義大利對英國和法國宣戰,並進軍法國的南部,
同日,法國政政府從巴黎遷往南方,
14日,德軍開始大規模襲擊,法軍抵擋不住德軍閃電般的攻擊,
大部分在色當的郊區就被德軍殲滅或俘虜,至此,
仍留在比利時北部的22個師,以及英國遠征軍和法國步兵精銳,
已經很難逃回,德軍在佔領巴黎之後,迂迴到著名的馬其諾防線的後側,
德軍C集團群,則從馬其諾防線的正面進攻,
使得法軍腹背受敵,馬其諾防線迅速崩潰,
17日,法國元帥,貝當,剛剛接任法國總理,
就率領法國新政府向德國要求停戰,
22日和24日,貝當政府先後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協議,
至此,法國五分之三的領土被德國和義大利所佔領,
7月1日,貝當政府將法國首都遷往,維希,
此戰,法軍死亡8萬4千人,被俘虜154萬7千人,
德軍則死亡和失蹤4萬5千5百人,受傷11萬1千人,
法國因軍事思想落後,自恃馬其諾防線堅不可擋,
而把大量的兵力聚集防禦陣地上,
加上對德軍坦克部隊快速突擊的戰法認識不足,
導致法國因而戰敗,
敦克爾克大撤退
發電機行動
英國見敗局已定,於是決定執行稍早前擬好的,發電機行動,
多弗港司令,海軍上將,拉姆齊,為英法聯軍撤退行動的總指揮,
5月26日晚上6點57分,發電機行動正式展開,原
先計畫有三個法國港口可供連軍撤退時使用,
但此時只剩下敦克爾克可以使用,當天晚上,在英國海軍的努力下,
後勤部隊1千餘人順利離開了敦克爾克回到了英國,
但撤退情況很快就被德軍掌握,但實際上,撤退行動是公開的活動,
因為英國海軍部在沿海,以及泰晤士河的沿岸徵用了各型船隻和摩托挺,
甚至透過廣播,呼籲所有的船隻前往敦克爾克,
先後有7百艘英國船隻和168艘法國,荷蘭,比利時的船隻,
共8百多艘船隻機加入救援行動,
27日,德國出動了空軍投下了1萬5千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
將敦克爾克幾乎移為平地,但德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天英國從本土出動了2百架次的戰機,掩護英法聯軍的撤退,
擊落了數十架德國轟炸機,在撤退的同時,
英國海軍還抽調了1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
20艘其它艦艇,以幫助英法聯軍撤退,
但由於無法迅速將人員從海灘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隻,
使得撤退速度極其緩慢,一天只撤退了7千多人,
更令英法聯軍感到恐慌的是,希特勒後來取消了裝甲部隊,
停止進攻英法聯軍的命令,地面上的大舉進攻和空中的連續轟炸,
讓英法聯軍叫苦連天,而在海面上,德軍潛艇,魚雷艇,掃雷艇,
也開始佔領荷蘭和比利時的港口,企圖借助夜色的掩護,
攻擊擔負撤隊的英國船隻,
28日上午,德國空軍再次動,但因大霧瀰漫,能見度太低,
而暫時停止攻擊,到了下午時分,沙灘幫助了盟軍不少忙,
因為有些砲彈落盡沙灘後,彈片不能有效炸裂,殺傷力大大地減弱,
到了入夜時分為止,當天總共撤離了1萬多人,
29日下午,天氣開始轉晴,這次德軍動戰機擊沉了包括3艘驅逐艦和,
5艘大型渡船在內的21艘船隻,並重創了7艘驅逐艦,
迫使多佛港司令,拉姆齊海軍上將,
將參與撤退的8艘英國先進驅逐艦調回英國本土,與此同時,
德軍在陸上的進攻更加猛烈,使得英法聯軍占有的區域越來越小,
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當天共撤走了4萬多人,
30日,在德軍瘋狂的進攻下,共撤退了5萬多人,其中將近一半是法軍,
31日,借助大霧的天氣,又有6萬多人撤回英國,
6月1日天氣晴朗,德國空軍全力出動攻擊,
英國空軍也派出所有能夠參戰的飛機,甚至連偵察機也投入戰爭,
但由於德國戰機的成功攔截,使得德國轟炸機得以擊沉了31艘船隻,
其中包括4艘滿載著官兵的驅逐艦,另外還重創了11艘船隻,
這是英軍損失慘重的一天,但這天仍然有6萬多人成功撤離了多克爾克,
2日,由於德國空軍的強大戰力,使得英軍停止了白天的撤退,
僅利用夜間行動,當晚,又有2萬多人撤回英國,
德軍方面,則仰賴地面部隊進攻,
3日夜晚,又有2萬多人撤回英國,絕大部分是法國軍隊,
同時最後一批英軍也登上了驅逐艦撤回了英國,
4日早晨,2萬多名法軍官兵撤離了敦克爾克,
滿載法軍的英國驅逐艦,布卡里號,是最後一艘撤離敦克爾克的船隻,
9點40分,德軍裝甲部隊衝入敦克爾克市區,
在海灘上負責掩護的4萬名法軍來不及撤離,全部遭到德軍俘虜,
此次撤退行動中,共有33萬8千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有21萬5千人,
法軍約有9萬人,比利時約有3萬3千人,盟軍共丟棄了1千2百門大砲,
750門高射砲,5百門反坦克砲,6萬3千輛汽車,7萬5千輛摩托車,
2萬1千挺機關,6千4百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的軍需物資,
在撤退中,英法聯軍有4萬餘人被俘,還有2萬8千餘人死亡,
英國共動員了861艘各型船隻投入撤退行動中,有
261艘英國船隻和17艘法國船隻遭到德軍擊沉,這次成功的撤退,
保存了英軍的實力,為日後對德軍進行的反攻行動,留下了有利的條件,
大西洋戰役
大西洋戰役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西元1939年9月至西元1941年6月,雙方最初在大西洋交通線上,
作戰的兵力都較少,德軍只投入了少量的潛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階段是西元1941年7月至西元1943年3月,
德國把大型水面主力艦隊,調去對付蘇聯,使
得同盟國得以集中主力對付德國潛艇,
第三階段是西元1943年4月至西元1945年5月,
德軍在蘇臺德戰場上屢遭挫敗,加上諾曼地戰役後,
催毀了德軍在比斯開灣的重要基地,並空襲德軍各個潛艇基地,
將德軍潛艇封鎖在基地內,德國潛艇的作戰效果顯著地下降,
潛艇損失急劇上升,
西元1939年3月,英國正式對德國宣戰,當天,德國海軍將領,登尼茲,
派出了一艘,U-30潛艇,出戰並迎擊英國郵輪,雅典娜號,
開戰初期,德國海軍約有2艘袖珍型戰列艦,以及23艘潛艇,
可以開到大西洋執行任務,德軍為了增加作戰船隻,
不得不把商船改裝成襲擊艦,與英國海軍正面交火,
同時德國還開了潛艇戰,實行打就跑的戰術,
德國潛艇起初僅攻擊商船,當英國護航艦準備保護那些商船時,
這些俗稱為,海狼,的德軍潛艇,又轉移新的目標,
9月19日德國,U-29號潛艇,在通往不列顛群島的西航道外,
一舉擊沉了英國航空母艦,勇敢號,
10月14日德國,U-47號潛艇,又一舉擊沉了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號,
艦上近8百名官兵葬身海底,迫使英國放棄這一重要基地,
海狼令英國膽顫心驚,她們不知道這些海狼會在什麼時候,
什麼地方冒出來,根本無從防範,
狼群戰術
西元1940年6月,法國被德軍攻陷,德國擁有更佳的海港和潛艇基地,
德軍的潛艇戰初期豐碩的戰果,為德國潛艇的發展帶來了無窮的前景,
鄧尼茲很快就擁有大批新造的潛艇,
於是鄧尼茲發動更令英國人膽顫心驚的狼群戰術,
10月17日,由加拿大駛往英國的SC-7護航運輸船隊,正在海上行進中,
當天夜晚,6艘德國潛艇在北海集結,準備發動攻擊,
到了18日夜晚,有17艘貨船被狼群擊沉,
19日夜晚,英國HX-79護航運輸隊,不幸被德國U-47號潛艇所發現,
該潛艇的指揮官,普里安,被稱之為海上殺手,
他迅速用無線電召來了4艘海狼,經過兩天的連續夜襲,
造成了14艘貨船被擊沉,而德軍僅損失了6艘潛艇,
英國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用什麼方法,抵擋這些狼群的攻擊,
西元1943年1月13日 ,與英軍交火並逐漸敗下陣來的狼群,
在美國東海岸進行攻擊,幾乎整整1月份,
德國潛艇僅在美國海域就擊沉了62艘商船,
其它能看到的獵物幾乎都被狼群擊毀,
4月底,德國潛艇又擊沉了120萬噸位的商船,其中一半以上是郵輪,
鄧尼茲感嘆道,這是潛艇作戰上,最划算的時期,
到了西元1943年後,狼群逐漸走向末路,
而同盟國在海上反潛的力量卻迅速增長,在技術上也占有優勢,
加上美國強大的經濟以及軍事的潛力,也開始發揮作用,
大量的美軍護航艦下水服役後,德國潛艇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前兩個月裡,德軍潛艇損失慘重,
但德國的狼群戰術在3月份時,又迎來了新的巔峰,
上百艘德國潛艇聚集在北大西洋中部,同盟國保護兵力薄弱的環節,
德國潛艇擊沉了82艘商船,其中41艘海狼潛艇,
在圍攻兩支護航運輸隊後,已損失1艘潛艇的代價,
換來擊毀同盟國的21艘商船,
5月,狼群又擊成了34艘商船,但有41艘潛艇全軍覆沒,
此時,同盟國飛機搭載了雷達,
讓德國潛艇完全喪失了水面的戰鬥能力,
在空中偵察力甚強的北大西洋戰區,狼群戰術等同失靈,
面對這種情況,德國潛艇司令部鄧尼茲,
不得不趁承認大西洋戰役的戰敗,
銀色航道
英吉利海峽,位於歐洲大陸和大不列顛之間,
西通大西洋,東北連接多弗海峽,
兩個海峽構成了長約6百公里 的水道,
溝通著大西洋和北海之間的航運,
一年之中大約有150多天的雨日,30多天的霧日,
英吉利海峽以及,多弗海峽, 是西歐沿岸各國,
以及全世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每天通過海峽的船隻多達3百多艘,居世界海峽之冠,
成為最為繁榮的海峽之一,人稱銀色航道,
不列顛空戰
西元1940年5月,沒有制定進攻英國的具體計畫,
因此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進行的還算順利,
法國投降後,希特勒透過當時中立的瑞典國王,
以及凡蒂岡的羅馬教皇,向倫敦試探和談的可能性,
然而此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回絕了希特勒和談的要求,
於是惱羞成怒的希特勒,決定以武力征服英國,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試探性攻擊後,
德國空軍總司令部在8月2日發布了,
不列顛戰役的計畫,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誇下海口表示,
德國空軍將在四週之內,把英國空軍逐出不列顛的上空,
戈林命令下級指揮官,從10月開始全面出擊,
並將這次進攻的計劃定名為鷹日計劃,由於天候的因素,
鷹日計畫被迫推遲到13日,為了給13日的空襲掃清障礙,
德國空軍對英軍沿岸的雷達站,進行猛烈的轟炸,
英國有6個雷達站遭到嚴重的破壞,1個雷達站全毀,
實際上,德國人對雷達的知識瞭解有限,
如果德國人明白雷達對空防的重要性,
或者在發展和運用這種電子裝置是稍有成效,
那麼這次空戰德軍就不會打得如此狼狽,
13日,天氣依然很差,能見度極低,但希特勒已經等不下去,
於是戈林決定按計畫執行,
然而德軍護航的戰鬥機卻沒有按計畫起飛,
只有少數戰鬥機隨行保護轟炸機,
英國很快從雷達上捕獲到德軍的動靜,
英軍第八戰鬥機大隊司令,派克將軍,
立刻命令英軍的兩個噴火式飛行中隊,和兩個旋風式飛行中隊,
起飛阻籍德國戰機,當德國空軍越過英國海岸線時,
處在編隊最後一架德國飛機發出警報表示,後方發現了英國噴火式戰機,
德國飛行員立即緊張起來,因為英國的噴火式戰機,
要比自己駕駛的戰機要靈活許多,德國戰機領隊,林斯貝爾格,
立即命令全隊排成圓形防運陣式,互相掩護,
但英軍噴火式戰機仍捕捉到戰機,準備開火,
當場就有兩架德國戰機遭到擊落,
而被英國的旋風式戰機盯住的德國轟炸機,更是手忙腳亂,
胡亂扔出炸彈後,倉皇逃走,鷹日計劃結束後,
德國空軍總共損失47架飛機,另有80於架飛機被擊損,
而英軍只損失13架飛機,
15日,天空晴朗無雲,德軍等到了一個絕佳報復英軍的時機,
此時戈林卻把各個指揮官召去開會,他沒有料到這天天氣如此晴朗,
在德軍司令部值班的,保羅戴西曼上校,承擔了所有的風險,
果斷的命令德國戰機升空,於是由6百餘架轟炸機和1千2百餘架戰鬥機,
組成龐大的德軍戰鬥機群,飛向英格蘭執行任務,
英國則透過雷達及早發現了德軍的動向,一場激烈的空戰隨即展開,
至23日,德軍已損失了三分之一的戰鬥機,
因轟炸機的目標過於分散,所以成效不大,
僅8月中,英國戰鬥飛行員的傷亡就高達兩百人,
部分飛行員並非在戰鬥中犧牲,而是在空中跳傘後命喪於英吉利海峽,
為了全力拯救這些飛行員的性命,英國軍民出動了大小不等的船隻,
在英吉利海峽中冒著生命的危險,]援救落水的飛行員,
從8月24日 開始到9月6日 ,德軍逐漸縮小轟炸目標,
平均每天出動了1千多架次的飛機進行轟炸,破壞英國南部的5座前進機場,
並使整個通訊與指揮控制系統,瀕於癱瘓邊緣,英國的空武力被嚴重削弱,
短短10天就有446架戰鬥機遭到破壞,另有103名飛行員陣亡,
英國首相邱吉爾感慨的說,如果敵人一直堅持下去,
整個英國戰鬥指揮部的全部組織就可能垮臺,國家就有淪陷的危險,
然而這時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突然宣布停止對英軍空中武力的攻擊,
轉而空襲倫敦,以報復英國在8月25日 對柏林的空襲,
這給英國飛行員難得喘息的機會,
9月7日下午7點50分,625架轟炸機,648架戰鬥機和驅逐機,
所組成的德軍機群,從不同航向越過了英吉利海峽,直接撲向倫敦,
其中625架德國轟炸機飛過泰晤士河,對倫敦市的東區進行轟炸,
不久倫敦陷入一片火海,無情得轟炸行動持續了57個夜晚,
此後6個月內轟炸行動時斷時續,
德軍總共投下了2萬7千枚炸彈和難以數計的燃燒彈,
15日,德軍損失了185架飛機,
此後至10月1日,德軍未再進行正式的轟炸,
這又給了英軍一個喘息的機會,使英軍能夠恢復戰力,
西元1941年1月11日 ,希特勒制定了代號為向日葵計畫的軍事行動,
準備調遣德軍去非洲的利比亞大城,的里波里,
另外根據阿爾卑斯山的,紫羅蘭計畫,
希特勒準備調遣德軍前去增援,阿爾巴尼亞,
佔領保加利亞
西元1941年2月28日 晚上,德國陸軍部隊從羅馬尼亞度過多瑙河,
佔領了保加利亞的戰略陣地,
克里特島戰役
西元1941年5月,德軍侵佔了東地中海的戰略要地,克里特島,
展開了一場空降戰役,它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空降戰役,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以空降兵為主的戰役,
德軍佔領克里特島的目的,是要確保進攻巴爾幹半島時,
德軍右翼部隊的安全,並控制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通線,
保障羅馬尼亞境內的,普洛耶什蒂石油基地,
不受英國空軍的襲擊,並將克里特島作為入侵中東的基地,
英軍為了確保其地中海,北非和地中海的利益,
於是決定堅守克里特島,
德軍方面組成了西部,中部,東部三個戰鬥群,
由5百餘架運輸機和80架滑翔機運送,分批次實施空降突擊,
德軍第八航空軍轟炸機4百餘架,2百餘架戰鬥機,
負責空中的支援,戰役指揮官是,勒爾上將,
而克里特島的守軍則由英聯邦軍3萬人,和希臘軍1萬4千人所組成,
分為,馬來邁,蘇達灣,雷西姆家,伊拉克立翁,等四個港口,
由紐西蘭的,弗賴伯格少將,擔任指揮官,
5月1日 ,英國皇家空軍部隊,在克里特島僅有35架作戰飛機,
而且經過德國空軍的狂轟爛戰,
到了19日,只剩下3架颶風戰機和3架繳鬥士戰機,能飛到埃及,
5月20凌晨,德軍第七空降師,於航空火力準備好之後在
馬來邁,雷西姆家,伊拉克立翁三個機場和,平尼亞布,
展開空降行動,但因兵力過於分散,遭到守軍頑強的抵抗,
傷亡慘重,至午夜時分,德軍才佔領馬來邁機場,
晚間,德軍與在平尼亞布作戰的中部戰鬥群會合,
當夜,德軍在海上輸送人員和資源的船隊,
遭到英軍艦隊的阻擊,受到嚴重的傷害而返回,
24日清晨,德軍空軍突擊英軍艦隊,迫使英軍建對撤往埃及,
27日至29日,德軍相繼佔領了平尼亞城,蘇達灣,雷西姆家,
並與東部戰鬥群會合,不久克里特島的守軍開始向島的南部撤退,
從海上撤往埃及,至31日夜晚,共撤出1萬7千人,
這次戰役,克里特島的守軍被俘虜和死傷者約1萬5千人,
有3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被德軍擊沉,
而德軍則傷亡6千多人,並損失了2百餘架飛機,和部分的船隻,
德軍得以在佔領馬來邁機場後,陸續投入空降部隊,
以擴大戰車和驅逐艦,並從海上補充人員和物資,從而獲得勝利,
雖然克里特到的英國海軍佔有優勢,
但因為沒有空中的掩護而受到德軍的重創,導致戰役的失敗,
莫斯科保衛戰
西元1941年6月 22日 ,希特勒執行了他制定的,巴巴羅莎計畫,
準備進攻蘇聯並發布了,颱風計畫,準備將莫斯科正面的蘇聯軍隊,
分為兩個包圍圈加以殲滅,然後順是攻佔莫斯科,
莫斯科是蘇聯的首都,也是蘇聯鐵路交通的樞紐,
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希特勒認為攻佔了莫斯科,
蘇軍的主力就有可能被擊垮,對蘇聯戰爭的勝利便指日可待,
6月30日,德軍對莫斯科發動颱風攻勢,企圖在10天之內攻佔莫斯科,
這次性動蘇軍配備有770輛坦克,9150門大砲和迫擊砲,以及545架飛機,
10月2日,德軍從中部突破蘇軍防線,
10日,莫斯科的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由大本營合編為西方面軍,
朱可夫,授命為司令官,負責防守莫斯科的事務,
到了10中旬,德軍中央集團軍在三個包圍圈中,
俘虜了60多萬的蘇聯士兵,在這危及的關頭,
蘇軍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約80公里 的,莫斯艾斯克,組織了防線,
以阻止德軍的推進,朱可夫迅速組建了4個集團軍,防守莫斯艾斯克,
並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主要地段上,與德軍展開激烈的戰鬥,
由於戰爭形勢的嚴峻,蘇聯政府的部份機構和外國使節,
於15日遷往,古比雪夫,而此時史達林仍然留在莫斯科,
親自指揮莫斯科的保衛戰,
19日,戰爭的殘酷讓莫斯人由恐懼轉為憤怒,在國防委員會的號召下,
莫斯科民眾誓死保衛莫斯科的三天之內,全市就組織了25個工人營,
12萬人的民兵師,和169個巷戰小組,並有45萬人加入修築防務工事的活動,
其中有四分之三是婦女,整個10月間,德軍對莫斯科進行了31次的空襲,
共出動了2千架飛機參戰,其中278架飛機被蘇軍擊落,
只有72架飛機成功闖入莫斯科的上空,
10月底,在莫斯科人的浴血奮戰下,德軍前進的步伐受阻,
希特勒企圖在10月攻佔領莫斯科的計畫宣告失敗,
11月5日,德軍在戰爭中殺紅了眼,久攻不下和慘重的傷亡,
讓他們背負著沉重的包袱, 他們在指揮官亡命的威嚇下出擊,
於27日佔領了離莫斯科僅24公里 的,伊斯特蠟,
將莫斯科納入大砲的射程之內,德軍從望遠鏡裡看著克林姆林宮的尖頂,
感覺整個莫斯科就要進入德軍的手中,但這時蘇軍分為三大步兵師,
在通行莫斯科,杜波塞科沃,的要道上,阻籍了德軍的坦克,
戰鬥持續了4個小時,蘇軍擊毀了德軍18輛坦克,從
11月6日 到12月5日 ,德軍有15萬官兵傷亡,
777萬坦克被擊毀,卻仍未能撼動莫斯科,
11月7日 ,雖然德軍兵臨城下,史達林仍然在莫斯科的紅場,
舉行10月革命的慶祝大典和閱兵儀式,向俄國軍民發表精神演說,
12月初,德軍的惡夢接踵而來,莫斯科攝氏零下20到30度的低溫,
讓身穿單衣的德軍,授凍難捱,德軍的飛機和坦克的馬達,也凝固不動,
他們不知是否該將莫斯科捨棄,也不知下一刻是否還有扣動板機的力量,
而早已習慣這種寒冷天氣的蘇軍,正換上棉衣,皮靴,護耳帽,
除此之外,英國和美國也往這裡運送了150雙軍靴,
以及1萬5千噸的靴皮草,隨後又運送來7百萬雙的軍靴,
6日,養足精神的蘇軍從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開大反攻,
在寒冷和砲火的雙重壓力下,德軍士氣低迷,戰鬥力大大減弱,
西元1942年初,德軍在傷亡17萬人的情況下,
被趕到離莫斯科125公里 的地方,宣告著希特勒閃擊的徹底失敗,
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首次大挫敗,
基輔戰役
西元1941年6月22凌晨,德軍進軍蘇聯重鎮,基輔,在戰爭的第一天,
蘇軍損失了1千2百架戰機,制空權完全落入德軍的手中,
在戰爭的最初階段,蘇軍痛損失了1百萬人以上,
德軍在戰爭初期還使用了大量的水陸兩用坦克,
7月7日至9月26日 ,蘇軍在基輔實施初期的邊境交戰失利後撤退到,
科羅斯堅,以及,普羅斯庫羅夫,一線邊建的防禦陣地,
任務是粉碎德軍的南方軍團向基輔進攻,以保衛基輔城,
7月7日,德軍開始進攻基輔,蘇軍的兩個集團軍在,
烏曼,地區被德軍圍殲,
8月21日,希特勒下令加強蘇德台戰場南北兩翼的攻勢,
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所屬的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群,
則南下突襲俄軍西南方面軍的後方突擊,而蘇軍最高統帥建立的,
部良斯克方面軍,則下令其制止德軍第二裝甲和第二集團軍,
向俄軍西南軍的後方推進,但該軍並未完成任務,
9月11日,蘇聯布瓊尼元帥,要求蘇軍撤出基輔這座孤城,
但史達林並未同意,
15日,德軍第一集團軍和第二裝甲集群,在蘇軍西南軍後方的,
洛赫維察,與德軍展開會戰,
到了17日,當布瓊尼的部隊終於獲准突圍基輔城時,以為時已晚,
蘇軍西南軍已陷入德軍的重重包圍,無入可走,
19日,基輔淪陷,蘇軍駐防司令不幸戰死沙場,由於德軍得到,
克德里安坦克部隊,的有力支持,使得德軍將領,倫德斯特,
率領的南方軍團打得很順手,此戰役,德軍至少俘虜了55萬蘇軍士兵,
但據德國方面軍先稱,他們圍殲了66萬蘇軍士兵,
另外德軍還繳獲了蘇軍的75輛坦克,和3千5百多門大砲,
從6日到9日,蘇軍共損失了250萬人,2萬2千門大砲,
1萬8千輛坦克,以及1萬4千架飛機,
斯摩裬斯克戰役
西元1941年7月10到9月10蘇軍在斯摩裬斯克,
實施防禦和進攻的綜合性戰役,德軍中央集團群,
在突破蘇軍邊際的防禦後,企圖攻佔蘇聯重鎮,斯摩裬斯克,
打開通往莫斯科的門戶,蘇軍西南軍則奉命固守斯摩裬斯克,
以阻止德軍攻佔,奧爾沙,斯摩裬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戰略要地,
當德軍中央集團軍猛攻斯摩裬斯克時,希特勒和德軍高級將領之間,
對下一步進攻的目標持不同意見,德軍將領,古德里安,
主張一次衝到莫斯科,但希特勒卻不同意他的主張,
而是命令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隊前去攻打基輔,
6月25日,德軍將領古德里安,已率領德軍攻打到,巴拉諾維奇,
26日,兩支德國裝甲部隊同時向明斯克城推進,
並在29日採取鉗形攻勢攻擊,明斯克城
7月14日,蘇軍在奧爾沙附近首次使用新式武器,火箭炮,
11日,德軍裝甲部隊已快跨過第聶伯河,
德軍南路集團軍群則已攻打基輔,
直到7月中旬,當德軍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大部分部隊,
第二次集結於斯摩裬斯克時,德軍才真正遇到蘇軍的抵抗,
同時在外圍的蘇軍,鐵木辛哥元帥,以及,葉廖緬科大將,
則率領蘇聯紅軍與德軍浴血奮戰,
16日,蘇軍的3個集團軍陷入德軍的合圍,於是蘇軍統帥部,
趕緊調來預備隊以加強蘇軍西軍,並下令西軍反擊德軍,
以奪回斯摩裬斯克,蘇軍西軍從兩翼對斯摩裬斯克展開突擊,
但並未能奪回斯摩裬斯克,
3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轉進功為防禦,
此外,德國的情報部門則出現失誤,
他們一直估算蘇軍的現役師約有2百個師左右,但兩個月打下來,
僅查明番號的蘇軍師就多達365個,蘇軍仗打得很有力度,
拼下去幾個師,轉眼間又生出了10幾個師,相比之下,
德軍來勢洶洶,但戰線拖得過長,兵力過於分散,攻防力度不夠,
一批有經驗的德軍將領,已經看出問題,再這麼打下去,
往後就會越來越難打,所以他們向希特勒提出建議,
表示趁時機還不錯時,趕緊適當的集中兵力,攻擊蘇聯的首都莫斯科,
戰鬥一直持續到8月8日 德軍將領古德里安,
共繳獲了蘇軍3百輛坦克和3百門大砲,
9月1日,蘇軍西軍再次進攻斯摩裬斯克,但並未攻入,
8日,德國路軍參盟長,哈爾德軍,
在日記中統計了蘇軍在斯摩裬斯克會戰中損失了第三集團軍,
第四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43個師的32個師,
共俘虜了29萬名蘇聯士兵,繳獲了1449門大砲,
2585輛坦克,246架飛機,
10月,蘇軍逐漸轉入防禦工事,
列寧格勒保衛戰
列寧格勒,有蘇聯第二首都之稱,共有10條鐵路通過這裏,
在國防和軍事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
拿下列寧格勒是希特勒刻不容緩的任務,
為此希特勒任命德國陸軍統帥,馮萊佈,來指揮這場戰役,
他調集了德國70萬軍隊,並配備大量的飛機,坦克,大砲,
希特勒誇下海口,德軍將在西元1941年9月1日 ,便能佔領列寧格勒,
西元1941年7月的攻城戰開打後,列寧格勒全城軍民紛紛起來行動,
有的拿武器奔赴前線作戰,有的修築戰壕接頭堡壘,
積極投入城市的保衛戰,在城內的人民抵抗下,
德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僅9月上旬就死傷17萬人,
損失3百餘架飛機,5百餘輛坦克,5百餘門大砲,
德國陸軍統帥馮萊布,被戰況折磨的焦頭爛耳,
只好向希特勒緊急求援,希特勒接到報告後,
一邊罵馮萊布無能,一邊瘋狂地命令馮萊布,
立刻把原來叫聖彼得堡的列寧格勒城,從地球上抹平,
為了盡快佔領列寧格勒,馮來佈進行晝夜轟炸,
迫使城中軍民待在防空洞裡,無法出來抵抗,
隨著德軍圍困時間的時間拉長,城中所剩糧食越來越少,
人們開始四處尋找食物,凡是能用來補充糧食不足的東西都派上用場,
就連從海底沉艦上打撈上來的發芽殼子,軍隊養馬的燕麥,
甚至於榨油廠做燃料的棉籽渣,也被當作食物,
生命之路
為了解決日益缺少的糧食危機,列寧格勒人民想盡了各種辦法,
終於在冰封的,拉多加湖,上開出了一條冰上運輸線,
這樣運輸線連結了拉多加湖的東西兩岸,
使得列寧格勒取得了外界的聯繫,因此,
列寧格勒的居民稱這調冰上運輸線為生命之路,
德軍發現了這條生命之路後,立刻派出飛機對湖面進行輪番的轟炸,
企圖切斷這條生命之路,但是在列寧格勒人民的奮勇抵抗下,
確保了生命之路的暢通無阻,蘇聯的60輛卡車晝夜奔馳在生命之路上,
司機們在零下攝氏3,40度的嚴寒下,冒著德軍的砲火攻擊,
把糧食,藥品,和各種急須物品,源源不斷地運進城裡,
又把城中的老弱婦孺,傷患,以及重要的文化珍品運出城外,
就這樣生命之路使得列寧格勒城擺脫了飢餓的威脅,
西元1943年1月,隨著蘇軍的2千門火砲和迫擊砲的轟擊,
列寧格勒的軍民展開的大反攻,
至2月15日 時,蘇軍進擊到拉脫維亞邊界,
貝德軍圍困了17個月之久的列寧格勒,
終於獲得了解圍,
到了西元1944年夏天在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拉多加湖艦隊,
奧涅加湖區艦隊,的配合之下,
蘇軍徹底擊潰了德國和蘇聯戰場北翼的德軍,
8月10日,列寧格勒保衛戰宣告結束,這次戰役,
對德蘇戰場的進程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它牽制了德軍大量的部隊,使希特勒無暇他顧,
徹底打亂了它的侵略計畫,至此戰役結束後,
蘇軍得以騰出大量的兵力,用於其他戰略方向,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遭到慘敗,
放棄全面的攻勢,但隨著德軍在各地戰場面積的擴大,
和大規模的戰役後,使得石油的補給量,
成為制約戰爭行程的嚴重問題,若沒有石油的補給,
德軍的戰事將面臨失敗,
希特勒決定取得蘇聯高加索地區的石油,
於是德軍趁歐洲尚未開闢第二戰場的有利時機,
繼續增強東線蘇聯境內的軍事力量,
西元1942年夏季,德軍改為在南線實施重兵進攻,
企圖迅速占領石油資源豐富的高加索地區,
和糧食充足的,史達林格勒,
7月17日 ,德軍精銳部隊第6團軍的27萬人在德軍將軍,鮑羅斯將,
的指揮下揮軍向史達林格勒逼近,史達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
是連接蘇聯和歐洲南北水路的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
該城一旦失守,將會切斷莫斯科和高加索地區的聯繫,
進而威脅到石油豐富的,巴庫,和糧食充足的,庫班,
德軍還可北上於回莫斯科,並南下切斷英國和美國支援蘇聯的補給線,
並染指中東和印度洋,打通日本和德國的聯繫通道,
它的得失將會影響到整個站局的發展,因此蘇連決定死守史達林格勒城,
並在奇爾河和奇姆拉河一線,佈置了頑強的防禦部隊,
以遲滯德軍的推進速度,
24日,德軍接近史達林格勒西面,頓河河岸的大灣西部,
企圖對蘇軍進行兩翼突擊和圍的戰略,進而從近道進攻史達林格勒城,
但由於德軍燃料和彈藥的缺乏,以及德軍第4軍團被調往高加索戰場支援,
始得進攻史達林格勒的德軍,只能停留在,卡拉蘇,正面的頓河河岸上,
30日,希特勒開始調及部隊增援德軍統帥,鮑羅斯,
使得德軍第4裝甲軍團又被調了回來,從西南面向史達林格勒進攻,
8月3日 德軍攻占了,科特尼可夫,
9日,德軍遭到蘇軍激烈的抵抗,被迫轉入防禦攻勢,
這時德軍統帥鮑羅斯攻占了頓河上的一個據點占領了,卡拉赤,
23日,德軍攻占了史達林格勒北面的近郊,計畫從北面沿伏爾加河,
對俄軍實施突擊以奪取史達林格勒城,希特勒派出了兩千架次戰機,
晝夜對城區進行狂轟爛炸,整個史達林格勒城變成一片火海,
而蘇聯空軍及防禦兵,也對德軍進行激烈的反擊,擊落德軍120架戰機,
同時蘇聯統帥部,急忙調遣預備部隊,對德軍實施側翼反擊,
到了9月底,德軍已達80多個師,其主力都轉移到史達林格勒的會戰中,
15日,德軍全面進攻史達林格勒,在德軍飛機和大砲以及坦克的配合下,
23日,德軍成功突入史達林格勒城的核心,與蘇軍展開激烈的城市巷戰,
德蘇雙方為了爭奪一座房屋或是一條街,常常是幾經易手,
日以繼夜的激戰,使得史達林格勒變成第2個,凡爾登,
於是希特勒指示德軍變換戰術,改用砲火和飛機,
把史達林格勒成轟成廢墟,
直到11月12日 ,德軍才從史達林格勒的南部,越過伏爾加河,
卻付出了70萬人的慘痛代價,德軍欲迅速攻占史達林格勒城,
以及整個戰局的計畫被蘇軍打破,早在9月份德軍蘇兩軍展開激戰時,
蘇軍統帥,朱可夫,就開始組織策劃反擊德軍的計畫,
並調集110萬蘇聯兵力,
一路以德國中央集團為目的,以阻止德軍向頓河戰線增援,
一路則與史達林格勒以南的蘇軍配合,從南北夾擊德軍,
19日,蘇軍開始對德軍展開大反攻,蘇軍包圍了德軍第6軍團等30萬人,
並一舉攻占了德軍交通瓶頸,羅斯托夫,
使得德軍統帥飽羅斯的處境十分艱難,德軍的儲備物資早已枯竭,
補給線也已經斷絕,為了解救被蘇軍圍困的德軍,
希特勒將全部的德軍預備隊投向史達林格勒,但蘇軍的頑強阻擊,
使得德軍的解圍計畫失敗,
2 月21日,欲衝出蘇軍突圍的德軍統帥鮑羅斯,因部隊燃料不足,
而無法機動作戰,但這時希特勒仍然下令德軍死守史達林格勒,
西元1943年1月底,德軍在頓河的全部正面軍被蘇軍全面擊潰,
之後蘇軍南北夾擊,將德軍分割成多個孤立的集團,
31日,德軍開始整團整師地陸續向蘇軍投降,
2月2日,包括德軍統帥鮑羅斯在內的德軍24位將官,
2千名校以下的軍官和9萬名殘存的士兵,全部向蘇軍投降,
此戰,蘇軍共出動了約110萬人,德軍則共出動了約100萬人,
雙方使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火砲,火箭炮等各種武器,
以蘇軍取得勝利而告終,史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
史達林格勒一戰後,為了改善帝國內政的困境,
並防止軸心國集團的分崩離析,德軍統帥部,
計畫在德蘇戰場發動大規模的夏季進攻行動,
以取得戰略主動權,於是決定把,庫爾斯克,
作為扭轉戰局的入口,為此,德國最高統帥部擬定了代號為,堡壘,
的作戰計畫,
堡壘計畫
計畫從南,北兩面向該突初步的根部,實施向西心突擊,
圍殲蘇軍的中央方面軍以及,沃羅涅方面軍,
之後向蘇軍西南方面軍的後方突擊,為了保證堡壘計畫順利進行,
希特勒向蘇聯的庫爾斯克地區調集了50個師的精銳部隊,
包括17個裝甲師,3個摩托化師,近1萬門野戰砲,2千架飛機,
2千7百輛坦克,總兵力達到90萬人,德軍裝備了當時最為先進的,
虎式坦克,豹式坦克,裴迪南式強擊火砲,
其中虎式坦克裝有88公厘大口徑火砲,火力十分猛烈,
同時由於前部裝甲厚達百公哩,具備較強的防護力,
但也因此曾加了戰車的重量,為其帶來行動的不便,
而蘇軍則在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地域,集結了130萬的兵力,
2萬多門火砲,3千餘架飛機,3千6百輛坦克,
北邊是由,羅科索夫,所指揮的中央方面軍,
南邊則是由,巴什欽,所指揮的沃羅涅日方面軍,
總指揮則是由朱可夫元帥,擔任各陸軍的指揮官,
西元1943年7月初,德蘇雙方完成了戰略集結,大戰一觸即發,
就在這個時候,蘇軍在捕獲的德軍戰俘中於審訊中得知,
德軍將在7月5日 拂曉對蘇軍發動進攻,
於是蘇軍的朱可夫元帥決定搶先下手,
7月5日 凌晨2點20分,蘇聯沃羅涅方面軍,搶先進行大規模的砲擊,
面對蘇聯的先發制人,德軍決定改突襲為強攻,大量步兵緊隨其後,
清晨6點左右,德軍各路坦克排程楔型隊形,
以每平方公里1百輛坦克的密度向前衝,猛攻了一整天,
德軍在庫爾斯克弧形地帶的蘇軍南北兩翼都沒有途破,
但南翼的德軍卻始得蘇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南翼德軍的指揮官是,曼斯坦因元帥,
6日傍晚,南北兩面的德軍皆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
但是隨後的戰鬥中,儘管德軍發動多數猛烈的攻擊,
都未能完成對蘇軍的和圍,
11日,曼斯坦因元帥投入了新的蘇軍坦克集團,共有6百餘輛坦克,
矛頭指向庫爾斯克南邊的門戶,奧搏揚,如果蘇軍拿下奧搏揚,
庫爾斯克就有可能失守,這時蘇軍的沃羅涅日方面軍,
洞察出德軍曼斯坦因元帥的意圖,立即把蘇軍預備隊的坦克部隊,
以及近衛坦克第五集團軍緊急調往,普羅霍卡,
這支坦克大軍約有8百餘輛T-34T型坦克以及T-70型坦克,
12日早晨德軍將領曼斯坦因的坦克集團,和蘇軍的坦克團相遇雙方在,
普羅霍洛夫,地區的一片原野上展開大會戰,
雙方的飛機,坦克,火砲,步兵打得難分難解,
但其中1千多輛坦克才是這場會戰真正的主角,它們呼嘯而過衝向對方,
頓時火砲和穿甲彈在雙方的陣地中爆炸,煙硝壟罩著整個大地,
戰爭一開始,蘇軍的T-34T型坦克直殺向德軍,
然而它的76毫米口徑大砲,在遠距離無法集中德軍的坦克,
因此大批的蘇軍坦克在接近德軍之前,就被德軍的虎式坦克擊毀,
戰爭結束後,戰場上蘇軍坦克的殘骸數以百計,
17日至18日,德軍主力坦克撤出戰場,調往義大利支援,
因為此時有英軍將領,蒙哥馬利,以及由美軍將領,巴頓,
的英美聯軍已經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大舉登陸,
8月23日,歷時50多天的庫爾斯克會戰至此告一段落,
庫爾斯克大會戰,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大戰,
經過1個多月的血戰,德軍被殲滅了50多萬人,
1千5百輛新式坦克被擊毀,3千7百架飛機被擊落,
雙方共投入了飛機1萬2千餘架,德國空軍在空戰中損失慘重,
此戰役底粉碎了希特勒再度攻佔莫斯科的企圖,
迫使德軍從此轉入全面的戰略防線,
蘇捷斯卡突圍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西元1943年6月,德軍12萬餘人侵略南斯拉夫,
對南斯拉夫發動代號為,黑森林,的圍剿行動,企圖佔領南斯拉夫,
內哥羅黑塞哥維納,的交界地區,
德軍圍剿南斯拉夫的最高司令部,以及其所率領的主力,
4日,德國和義大利的聯軍開始進攻南斯拉夫,
被圍困的南斯拉夫軍隊約有1萬6千人,其最高司令為,鐵托元帥,
率領南斯拉夫解放軍,兩路突圍,
南軍最高司令部率領第一師和第二師為一路,
7日向位於南斯拉夫的,蘇哈,前進的途中與德軍相遇,
南軍第一師苦戰後突圍,
9日清晨,南軍最高司令部和其餘部隊遭到德軍的空襲,
鐵托元帥負傷於夜間向,澤倫戈魯,成功突圍,
南軍第七突擊師經過反覆的突擊,與一批輕傷士兵一起渡河突圍,
南軍第三突擊師以及中央醫院,則遭遇到德軍的截擊,在激戰當中,
南軍部隊英勇不屈,舒死戰鬥,其師長不幸陣亡,
其餘部隊分散突圍,大批傷員遭到德軍的殘害,
14日,南軍最高司令部率軍成功突圍,並挺進到敵後然後向,
波士尼亞,的東部進軍,以開闢新的解放區,戰爭持續了20天,
17日,南斯拉夫資產階級政府軍,被迫向德軍投降,
此次戰役後,南斯拉夫共有6千名游擊兵犧牲,
佔被圍游擊對總數的三分之二,其中有1千3百名傷員,
33萬名南斯拉夫政府軍成為德軍的階下囚,另有30多萬人跑到山裡,
繼續與德軍周旋,他們後來成為南斯拉夫游擊隊的雛形,
鐵托,是前南斯拉夫的總統,戰前是克蘿地亞著名的共展主義者,
西元1940年當選為,南斯拉夫總書記,
西元1941年擔任,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司令,直
接指揮了一系列得重大戰役,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西元1944年10月,鐵托率領南斯拉夫解放軍,
成功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
西元1945年3月,鐵托指揮80萬人民軍和游擊隊,
在盟軍的配合之下,向德軍發動總反攻,
第聶伯河戰役
德蘇戰爭中,蘇軍於西元1943年8月至12月,
在第聶伯河左岸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進行戰役,
目的是收復第聶伯河左岸的基輔,烏克蘭,頓巴斯,
奪取第聶伯河左岸的各個登陸場地,德軍在進攻庫爾斯克斯失敗後,
企圖利用中間地區的江河屏障,進行持久的防禦同時在,奧爾沙,
維捷布斯克,索日河,納爾瓦河,第聶伯河,莫洛奇納亞河,
等地加緊修築稱作,東方屏障,的防禦戰線,
而第聶伯河正是在其主要兵力,蘇軍參戰兵力為中央軍,
沃羅涅日軍,草原軍,西軍,西南軍,當時為5個集團軍,約124萬人,
8月3日蘇軍將領,瓦杜京大將,士科涅夫大將,對德軍將領,曼施泰,
的部隊進行攻擊,將德軍第四裝甲集團軍與德軍的,肯普夫戰役集群,
切斷並突破德軍的戰線,之後蘇軍能夠迅速收復,別爾哥羅德,
波歌杜大霍夫,並攻擊烏克蘭以重新奪取,哈爾科夫城,
30日,蘇軍西南軍在頓巴斯發起進攻,
9月下旬,蘇軍西南軍的右翼突擊第聶伯河並在,札波羅熱,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等地段強渡該河,
22日,前進到莫洛奇納亞河,蘇軍中央軍則於8月26日進攻,
21日成功收復,切爾尼夫,並突擊到第聶伯河,
23日,蘇軍第聶伯河和普里皮亞季河,之間奪取登陸戰場,
蘇軍沃羅涅日軍在追擊德軍的過程中,
於8月25日攻佔,阿赫特爾卡,
9月2日成功收復,蘇梅,並在進攻中央,
於9月下旬進抵第聶伯河隨即在,大布克林地域,
和基輔以北的,仰捷日城,攻佔登陸戰場,
蘇軍草原軍則於8月23日 ,成功收復了哈爾科夫,
之後繼續向上第聶伯羅斯克,展開進攻,
於9月下旬在,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西北方向的,克列緬丘格,
東南方向和第聶伯羅夫斯克,奪取登陸戰場,
10月20日,蘇軍各主要軍團分別改稱,烏克蘭第一軍,
烏克蘭第二軍,烏克蘭第三軍,烏克蘭第四軍,共263餘萬人,
烏克蘭第一軍於10月,兩次展開收復基輔的戰役,但均未成功,
隨後其主力由大布克林豋陸戰場,實施突擊,
於11月6日收復基輔,並在基輔建立正面5公里 ,縱深150公里 的登陸戰場,
蘇軍在迅速度過第聶伯河後,建立橋頭堡,以保護砲兵和坦克的攻擊陣地,
到了11月初,德軍第十集團軍,以由於蘇軍先前部隊的推進而在,克里木,
陷入蘇軍的包圍,白俄羅斯軍則於11月下旬進行,戈梅利列齊察戰役,
以奪取位於,落賓,以南縱深長達1百公里的登陸戰場,
烏克蘭第二軍和第三軍則在3個月的作戰過程中,收復了波羅熱,
以及第聶伯河的彼得羅夫斯,
並在第聶伯河上建立450公里的第二個登陸戰場,
之後突擊到第聶伯河下游,並封鎖了位在克里木半島上的德軍,
在克里沃羅夫,德軍第四十裝甲軍在第二十四裝甲師的增援下,
於10月28日將,羅特米斯特羅夫將軍,的近衛坦克集團軍擊退了15英里 ,
使得蘇軍1萬人陣亡和5千人被俘虜,蘇軍進攻的速度因此遲滯,
給了德軍將領曼施泰,一個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撤退的機會但這種情況並沒有延續太久,
德軍將領曼施泰的部隊於10月12日重新佔領基輔,但於11月6日被蘇軍將領,
瓦杜京,重新奪為基輔,但這樣做卻消耗了德軍第八集團軍的兵力,
該軍團最後被削弱,使得德軍把,切略西,丟給了蘇軍將領科涅夫,
蘇軍在第聶伯河會戰中重創德軍,收復了重要的經濟區,
並在第聶伯河和普里皮亞季河上,奪取了25個登陸戰場,
從而收復了白俄羅斯,右岸烏克蘭,克里木,
並為日後將德軍逐出蘇聯國境,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白俄羅斯戰役
白俄羅斯戰役為蘇德戰爭後期,蘇軍進行代號為,
巴格拉季昂,的主要戰役,
西元1944年上半年,蘇軍在德蘇戰場的南北兩翼,連續打擊德軍,
收復了大片土地,德軍企圖固守華沙和東普魯士的兩大戰略方向,
蘇軍最高統帥,決心把夏秋戰局的主攻方向選在該地,
以消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的主力,進而收復白俄羅斯,
為進攻烏克蘭西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以及波蘭和東普魯士,
創造出有利的條件,同時策應西歐第二戰場,
蘇軍參加戰役的軍團有,白俄羅斯第一軍團,白俄羅斯第二軍團,
白俄羅斯第三軍團,波羅的海沿岸第一軍團,第聶伯河區艦隊,
此外參戰的還有,波蘭第一軍團,法國諾曼第涅曼航空兵團,
合計為160個步兵師,6個騎兵師,共240萬人,
3萬6千4百門大砲,12個坦克和機械化師,5千2百輛坦克和自走跑,
5千3百架戰機,另外還有游擊隊14餘萬人配合作戰,
德軍參戰的軍團則有,中央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的第十六集團軍,
北烏克蘭第四坦克師集團軍,由第一航空隊,
第四航空隊和第六航空隊支援,合計63個師又3個旅,
總共120萬人,9千5百門火砲,9百輛坦克和自走砲,1350架戰機,
戰役於6月23展開,蘇軍四個軍團在6個地段突破了德軍的防禦,
於27日和29日,分別圍殲德軍的,維提布斯集團軍,以及,
搏布魯伊斯克軍團,上翼的側面,共11多個師,
繼而以3個軍團向明斯克突擊,在整個7月裡,蘇軍在6條戰線上,
毫不停頓地向波蘭和東普魯是挺進,
7月3日蘇軍收復明斯克城,並圍殲德軍10萬5千人,
13日蘇軍攻佔,維爾納,
14日奪下了,平斯克,1
5日蘇軍佔領,格羅德諾,
18日,白俄羅斯第一軍團的左翼,進攻直取波羅的海東部的重鎮,
盧布杜卡,同時蘇軍將領,羅科索夫斯基,
突破了德黑蘭會議上劃定的波蘭和蘇聯邊界,
隨後又馬不停蹄地向前進攻,
20日波軍和蘇軍一起渡過,西布格河,
28日蘇軍奪取,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
到了31日又攻克位於華沙地區的,普拉加,
8月17日,蘇軍進軍至東普魯士邊界,
29日,蘇軍攻佔里加西南的,葉爾加良,蘇瓦烏基,
以及華沙東部地區的,維斯瓦河防禦陣地,戰役結束結束前12天,
蘇軍向前挺進了80公哩,由於攻勢猛烈,德軍最精銳的中央集團軍群,
完全被蘇軍擊潰,被合圍在明斯克以東,到了傍晚,蘇軍肅清了德軍,
至此,打通了通往波蘭的道路,
阿萊曼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元1942年10月到11月英軍於埃及的,阿萊曼,
地區對德國和義大利發動進攻,
10月23晚間9點,英軍開始發動進攻,首先實施了20分鐘的炮火準備,
英軍起出進展得很順利,但是後來進攻受阻,
經過數日的激戰,雙方損失慘重,
25日晚上11點25分,德軍隆美爾元帥返回阿萊曼戰場,
26日,德軍北方軍團司令,隆美爾,判明英軍主攻的方向,
開始將德軍第二十一裝甲旅,調往北線,使得英軍的進攻受阻,
但當日義大利向非洲運送燃料的郵輪,卻全部被英國海空軍擊沉,
至使德軍油料短缺,後勤補給陷入困難,其裝甲濕無法大規模展開反擊,
從23日到26日黎明前,由於德軍用88公厘高射砲,打擊英軍的坦克群,
使得英軍第八集團軍的傷亡和失蹤人數近7千人,
接近德軍坦克數量的總數,被擊毀了約3百多輛坦克,
29日,英軍向海岸挺進但被德軍擊退,
英軍司令,蒙哥馬利,據此改變計畫,
決心對德軍防禦較薄弱的地方,實施縱深的突破,
30日,澳大利亞軍隊,在切入德軍隆美爾防線最北邊後,
又向前挺進了一段,引起德軍防線的動搖,
隆美爾不得不親自指揮,將入侵的30輛英軍坦克擊毀,
並俘虜了2百多名澳大利亞是兵,
31日,奧地利亞第九師,挺進並控制了沿海地區,切斷了德軍的退路,
德軍的兩個裝甲師立刻展開反擊,卻沒有成功,至此,
德國和義大利軍隊的坦克,只剩下2百餘輛,而英軍在戰線的北段,
則尚有8百餘輛坦克還沒有投入戰鬥,
11月1日至2日夜間,英軍將領蒙哥馬利下令英軍對德軍發動總攻擊,
2日凌晨,英軍發起新的攻勢,
3日夜間,英軍突破了德軍兩個裝甲師的防線,
3日,英國裝甲部隊已攻入南部的戰場,德軍將領,馮托馬將軍,
驅車查察看戰況時,被英軍坦克包圍,並被俘虜隨後投降,
至此,德軍開始全線撤退,
4日清晨,英軍第五旅,又一次猛烈攻擊德軍,使得德軍潰不成軍,
其他部隊從突破口,向縱深方向進攻,德軍立即展開反擊,
但由於沒有空中的掩護,使得大部分的坦克都被擊毀,
於是,隆美爾下令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全線撤退,
由於油料和車輛的不足,使得德軍部分的重兵器必須用人力輸送,
道路擁擠不堪,撤退行動十分遲緩,給退卻中的德軍很大的殺傷力,
6日,英軍因下雨的關係而停止追擊德軍,戰役結束後,英
軍陣亡4千6百餘人,傷亡8千9百餘人,殲滅了德義聯軍5萬5千人,
繳獲和擊毀德軍火砲4百餘門,繳坦克350輛,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扭轉了北非的戰局,盟軍從此開始掌握了戰略主導權,
北非登陸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元1942年11月英美盟軍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
展開了北非登陸戰,夏天,英美盟軍為了擊潰非洲的德義聯軍,
以奪取非洲的戰略要地,進而從南翼威脅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
於是決定在同年秋季實施代號為,火炬,的登陸戰役,
登陸部隊共10萬7千人,由航空母艦16艘,戰列鑑7艘,巡洋艦9艘,
以及大批的驅逐艦,掃雷艦,和各式登陸艦聽,共650艦艇提供支援,
由美軍陸軍中將,艾森豪,擔任指揮官,在航行中參戰的艦艇編為3個,
特混艦隊,英軍航空兵共1千7百架飛機,以直布羅陀為基地做為掩護,
以上登陸地區由法國親德國的,維布政府,負責駐守,
從兵力20萬人,擁有5百架飛機,
10月22日至26日,東部和中部的特混艦隊,分別自英國啟航,
11月5日,會合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然後向東航行,
行駛至預定登陸地段以北的海域後,轉而向南航行,
當日傍晚就佔領了阿爾及利亞,當天參與火炬作戰計畫的英美盟軍,
共13個師,650艘軍艦和運輸船,編成了西線,中線,東線三個特混艦隊,
並挺進北非海岸牢固的灘頭,
10日,盟軍成功佔領了,奧蘭,
西線特混艦隊,則自10月23日,分批從美國起航,航渡依次序會合,
並頻繁地改變航向,以縮小目標並彌惑敵方,
11月7日夜間抵達,換乘海域,
8日凌晨突擊上陸,
11日成功佔領,卡薩布蘭卡,除了部分登陸地段戰鬥較為激烈外,
法軍未能有力抵抗盟軍的攻勢,部分法軍軍官甚至配合盟軍行動,
使得盟軍得以迅速成功登陸,
6點48分,法軍投降,到此為止,東線,中線,西線的特混艦隊,
先後完成登陸作戰,實現了預定的目標,但登陸地段因天候惡劣的關係,
未能迅速向東推進和佔領,突尼斯,此戰役是戰爭史上,
第一次使用登陸艦艇,由鑑到岸的大規模渡海登陸戰役,
為其後的西西里島和諾曼地等登陸戰役,提供了不少的作戰經驗,
西西里島登陸戰役
西元1943年7月到8月間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
盟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英美盟軍的目的是攻佔西西里島,
保證同盟國在地中海航線的暢通,並迫使義大利投降,
盟軍戰役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總兵力為48萬8千人,
登陸運輸艦艇約2千1百艘,其他戰鬥艦艇約5百艘,飛機約4千架,
而德國和義大利的守島部隊共11個師,約26萬人,
守軍主力部署在西西里島的西端,防禦工事較為薄弱,
盟軍在登陸前近兩個月轟炸了撒丁島,西西里島,
和義大利本土的空軍基地和港口等軍事設施,並且獲得了一個機場,
奪得了制空權,盟軍還派出了大型水面軍艦和潛艦,進行戰役的掩護,
為了隱蔽戰役的企圖,盟軍採取了一系列的欺瞞措施,如發出假情報,
把一具帶有作戰文件的,馬丁少校,的屍體空投到西班牙海岸,
希特勒在得到該少校身上的文件後,
誤認為英美盟軍將在撒丁島或希臘登陸,
但其實盟軍的登陸編隊在航行中,不是從北非直接駛向登陸地域,
而是轉向南在轉向東行駛,造成進攻西西里島以東某處的假象,
而對登陸地區或不進行預先的火力準備,
7月4日至9日,英美盟軍分從北非和中東各港口出發,
美軍第七集團軍,由西部特混艦隊輸送,
英軍第八集團軍,則由東部特混艦隊輸送,
各登陸輸送隊通過,戈佐島,附近的會合點,
分別駛向西西里島的南岸和東南岸,
9日深夜,盟軍在英美登陸區域各降一個師,成功佔領了橋樑和機場,
但因風速太大且組織不善,傘降極為分散,有些滑翔機不慎墜入海中,
22日,美軍攻佔了西西里島的首府,巴勒莫,美軍製造的,
謝爾曼坦克,開上了巴勒莫的街道,
而英軍將領蒙哥馬利,則於途中遭遇了敵軍頑強的抵抗,
直到8月10日才能攻下,卡塔尼亞城鎮,
3點45分,英美盟軍開始登陸,
由夜色和風暴作為掩護而成功登陸,
17日美軍將領,巴頓,率領美軍抵達,莫西拿,
只比蒙哥馬利提前了幾個小時,
加上大量使用新式的登陸艦艇和水陸兩用汽車,
大大的提高了盟軍登陸的速度,盟軍登陸部隊在有效的艦砲火力支援下,
迅速擊退了德軍裝甲師的反擊,
24日,英美盟軍分別向東北和北方推進,此戰役,英美盟軍傷亡2萬人,
德義聯軍則傷亡和被俘者約16萬人,盟軍向西北進通,
成功佔領了西西里島的大部分地區,為以後的大規模登陸作戰,
提供有利的經驗,
諾曼地戰役
法國北部面臨英吉利海峽,九世紀時被北歐海盜,諾曼人,
所佔領並定居於此,所以稱為,諾曼地,
西元1943年上半年,史達林格勒戰役吃緊,德蘇戰場形勢險峻,
蘇聯強烈要求英國和美國在歐洲發動戰爭,以減輕蘇聯紅軍的壓力,
5月,英美兩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會
議決定於西元1944年5月,實施登陸作戰,開闢歐洲第二戰場,
在偵知海岸德軍設防的情報後,盟軍參謀本部,
最後把登陸地點選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地,為了迷惑德軍,
盟軍放英國電影製片的佈景道具師們,在英國東南沿海一帶,
佈置了大量設計好的兵營,彈藥庫,登陸艇,飛機,
並讓法國諜報人員潛入到各個中立國,
又在英國建築師在沿海較顯眼的地方,建造起油船碼頭,
並配發電廠和儲油罐,還把一支1百萬人的集團調往東南沿海一帶,
這種種的行為都是為了讓德軍深信,盟軍似乎一切都準備就緒
隨時率軍進攻加來海岸,結果德軍果然中計,
奉希特勒之命趕來指揮防禦的德軍元帥,隆美爾,
立即下令嚴防加來海岸一帶,幾天之內,這一帶的海灘和海底,
被德軍佈滿了地雷,海岸上也構築起堅固而隱蔽的砲臺,
又佈置了許多反坦克的陷阱和壕溝堡壘,為了確保加來海岸的安全,
希特勒將最精銳的第十五軍團,調去給隆美爾指揮,
諾曼地登陸戰主要集中在,劍,黃金,朱諾,猶他,奧馬哈,
等五各海灘上進行,因天氣因素的關係,
盟軍將原本定在5月登陸的計畫,改在西元1944年6月6日行動,
當日凌晨,3千架英美運輸機和滑翔機,搭載著3個傘兵空降師,
從嚴密偽裝的英國海岸基地駛出,奔向法國的諾曼帝海岸,
此時未察覺到任何異狀的,德軍西線司令,倫斯特,正在睡覺,
當他聽到來自諾曼地前線的急報說,一
群英美空軍部隊正準備登陸在諾曼地,好像是一次大規模的行動時,
倫斯特睡眼惺忪漫不經心的說,
其實盟軍登陸的地點是在加來而不是諾曼地,這只是盟軍誘惑的伎倆,
黎明時分,英國皇家空軍的1136架飛機,
對事先偵知德軍海岸的10個堡壘,投下了5853噸的炸彈,
接著美軍第八航空隊的1083架轟炸機,又投下了1700多噸的炸彈,
德軍海岸的防禦工事頓時成為一廢墟,太陽升起後,
盟軍的海軍戰艦又發出猛烈的砲火,轟炸德軍沿海的陣地,
諾曼地攤頭立即陷入一片火海,轟炸過後,
美軍第四師順利登上了諾曼地灘頭,
英國第二集團軍則在蒙哥馬利的指揮下,也順利登上了海岸,
後續部隊和裝備也源源不絕地送到岸上,
這時正準備見希特勒的隆美爾,在獲悉諾曼地失陷的消息後,
急忙坐車返回德軍西線司令部,倫斯等將領急忙向隆美爾報告戰況後,
隆美爾萬分焦急的呈報給希特勒,
請求希特勒緊急調集兩個精銳的坦克師,前來支援諾曼地前線,
希特勒聽到隆美爾的報告後,卻不慌不忙地表示,
兩個精銳的坦克師不能請舉妄動,要看形勢的發展才能決定,
直到下午3點,希特勒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急忙下令裝甲師前往諾曼地支援,但傍晚時分,
盟軍已在諾曼地建立起牢固的反擊陣地,到了深夜時,
盟軍又有10各師的部隊成功登陸,
到了12日時,諾曼地的灘頭全都被盟軍所佔領,並連成了一條陣線,
諾曼地登陸期間,英美盟軍傷亡12萬2千人,德軍則被俘和傷亡11萬4千人,
希特勒吹噓的太平洋鐵壘,在短短幾天內就被盟軍攻佔,
陷入到蘇聯和英美盟軍的東西夾擊中,一步步走向滅亡,
阿登戰役
西元1944年秋天,英美盟軍在阿登地區進行反攻行動,
多次逼近德國西部的邊境,在多次進攻德國的齊格菲防線受到阻礙後,
希特勒錯估形勢,決定在阿登地區,美軍較薄弱的防線上展開反擊,
企圖重新佔領比利時的,列日安特衛普,以切斷英美盟軍的補給線,
圍殲美軍的主力,從而迫使英美盟軍同德國談判,
德軍參戰的兵力為23個師,約20萬人,
在德軍西線總司令,羅德施泰,的指揮之下,
於12月16日拂曉,在風雪的天氣中開始進攻,
此時,美軍在阿登地區只部署了4個師,德軍的反攻出乎美軍的意外,
17日,美軍第106師和第二十八師的陣地被德軍突破,
美軍的兩個軍團被迫投降,德國14個師從阿登森林衝了出來,
並準備反擊英美盟軍,
24日,英美盟軍已有24個師,共60萬人參戰,天氣晴朗後,
佔盡優勢的英美盟軍,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至25日德軍向西圖入縱身百餘公里,在聖誕節這一天,
德國黨衛軍第九裝甲師,下屬的虎王坦克,
在戰鬥機和對地攻擊機的支援下,穿過阿登山區的雪原,
向美軍八十二空降師,展開攻勢,在美軍受嚴重威脅的情況下,
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採取果斷的措施,
將被切斷連繫位於阿登以北的,美軍第十二集團群的兩個集團軍,
劃給英軍第二十集團群司令,蒙哥馬利,統一指揮,
同時緊急調集大批的增援部隊,堅決阻擊德軍的進攻,
當盟軍的領袖察覺到德軍的意圖時,
德軍的先遣部隊以突入比利時境內30多公里處,
到達美軍第集團軍司令部的附近,
後來由於盟軍零星部隊和增援部隊陸續到達,才使得德軍進展緩慢,
在這期間,8百名身穿美國軍服的德國士兵混入美軍裡,
給美軍的後勤造成很大的混亂,於是盟軍統帥命令憲兵部隊,
大力搜捕身穿美國軍服的德國士兵,一經抓獲立即擊斃,
於是希特勒命令德軍士兵採取報復的行動在距離,馬爾麥德,
不遠的地方,德軍衝鋒隊把在戰鬥中被俘虜的84名美軍士兵給槍殺,
並曝屍荒野,巴斯托尼告急時,美軍巴頓將軍率領美軍第三軍團,
全力趕赴前線,其坦克甩開了步兵,從德軍防線的一個缺口穿了進去,
距離巴斯托尼只有10幾公里,
在解決而南部交通樞紐,巴斯托涅城,的圍攻後,
美軍第二十一集團軍群以及由,布萊德,所指揮的美軍第十二集團軍群,
於西元1945年1月初,展開全線攻擊,
16日英美盟軍會師於,烏立茲,東線的蘇聯軍隊也提前發動強大的攻勢,
德軍的新型坦克,虎王三型坦克,裝甲十分雄厚,火力也十分強大,
蘇軍T-34型坦克不是它的對手,而美軍的謝爾曼坦克,
也非常害怕這種坦克之王,但它致命的弱點是機動性差,
容易出現故障的問題,所以盟軍的坦克常常激動地,
繞道德軍虎王三型坦克的背後襲擊,由於德軍兵力不足,指揮失當,
加上油料供應不足,只好於16日向東撤退,
28日,德軍退回德國邊境,在此戰役中,
德軍共損失了12萬人,盟軍則損失了7萬7千人,
德軍的這次反攻,雖然使得美軍遭受重大的損失,
但同時也嚴重削弱了德軍在西線的防禦力量和東線的兵力,
加入了德國日後戰敗,
攻克柏林
西元1945年2月,英國,美國,蘇聯三國舉行,雅爾達會議,
會議中確定以易北河為界,蘇軍攻佔易北河以北的地區,
盟軍則攻佔易北河其他地區,而柏林在易北河以北,
這表示進攻柏林的任務將交給蘇聯來完成,
在盟軍進攻柏林不久,希特勒還在廣播中,鼓動德國14到16歲的男孩,
應該志願為納粹黨衛軍的榮譽而戰,並呼籲這些孩子保衛首都柏林,
4月,蘇軍已進軍到距伯林僅60公里的地方,英美盟軍的先頭部隊,
也已經前進到易北河,距柏林僅約1百公里,
這時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率兵激進,大有一舉攻佔柏林之勢,
而美軍也跨過萊因河,急速向東挺進,正在英美兩軍大肆進攻之時,
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卻電告莫斯科表示,
盟軍無意與蘇聯爭取柏林的意思,只是想切斷德軍南北兩面的聯繫,
艾森豪後來解釋,他之所以將柏林讓給蘇軍,是因為他知道柏林一戰後,
將使盟軍付出10萬士兵的性命,而蘇軍的損失將比盟軍的傷亡更為嚴重,
當時史達林發現德軍在潰敗時,更願意向盟軍投降,
因此蘇軍每前進一步,就要付出數倍於盟軍的犧牲,
而德軍在兵力的布防上,仍集中對赴東線戰場上的蘇軍,
到了4月中旬,德軍在德蘇戰場的作戰,共投入了219個師,
包括34個坦克師,而在對付英美盟軍上,德軍只配備了60個師,
包括5個坦克師,僅約2百輛坦克,
為了避免蘇軍的損失逐步擴大,於是史達林決定提前攻克柏林,
16日,蘇軍在空軍的支援下轉入進攻,蘇軍的步兵和坦克師於拂曉前,
在大探照燈的支援下發起進攻,蘇軍在前兩公里之內未遭遇有力的第抗,
但隨後在德軍拼命抵抗下,使得蘇軍進攻的速度急遽下降,
17日蘇軍將領,朱可夫元帥,率領方面軍在,
塞洛高地,附近一帶突破防守,
到了19日晚間突入,奧得河,地區的防禦地帶,
在他右翼的蘇軍已從北面和西北面,兩個方現包為了柏林,
20日下午1點50分,蘇軍第三集團軍,對柏林發射了第一發砲彈,
24日,希特勒召見警衛隊分隊長,沙烏布,連自己的私人侍從,林榕,
都不準進入,沙烏從希特勒的辦公室出來後,
要求林榕把兩個箱子澆上汽油燒燬,
25日,希特勒把林榕叫到屋內,然後宣布了一項決定,
他表示如果柏林失陷,他將和他的情婦,愛娃,準備一起自殺,
因為怕蘇軍得到自己的屍首,希特勒吩咐警衛隊隊長,林榕,
準備兩相汽油,將他們的屍首和地下碉堡全部焚毀,
當天兩方蘇軍在柏林以西會合,完全圍住了柏林,
同時美軍第一集團軍也在,托爾高,附近的易北河上游與蘇軍會合,
26日,蘇軍向柏林發起總攻擊,
蘇軍坦克車一輛接著一輛\輾過柏林的大街小巷,發出猛烈的轟擊,
頃刻間,柏林城中有2百餘棟建築物遭到摧毀,
29日,在柏林的街道上,蘇軍152公厘口徑的M1935型榴彈砲組,
準備攻擊國會大廈附近的目標,,
蘇軍與柏林守軍開始展開了國會大廈的爭奪戰,
當得知蘇軍突破了柏林的防線時,希特勒的納粹指揮部亂成一團,
就在同一天,德國宣傳部門的一名高級官員在一座克難的地下碉堡中,
為希特勒與他的情婦愛娃作為證婚人,舉行了婚禮儀式,
正式宣布他們成為夫妻,婚禮結束後,
希特勒夫婦與其他人一起舉辦簡單的茶晏,
30日,德軍堅固的國會大廈被攻破,
同一天,希特勒履行了他的自殺計畫,
他讓保鑣把自己愛狗帶進臥室哩,拿出一顆毒藥給愛狗吃,愛狗力克死去,
下午3點45分,希特勒一一探望仍堅守在他身邊的每一個人,
並與他們告別,他希望其餘的屬下能夠向西突圍,請求德國盟軍的支援,
之後他返回辦公室,提醒他的貼身隨扈,一定要燒掉他的遺體,
然後希特勒關上了門,愛娃也在裡面,眾人在外面靜靜的等候,
直到裡頭傳出一聲槍響,大家推開了辦公室的大門,
只見子彈從希特勒右邊的太陽穴貫穿,倒在沙發上中彈身亡,
而愛娃則服毒自盡,躺在希特勒的身旁,隨後眾人遵照希特勒的遺囑,
用毛毯把兩具屍首裹起來,澆上汽油焚燒,
護衛則將兩人的屍首埋葬在附近,
西元1945年5月2日下午3點,德軍全面停止抵抗,柏林城防衛司令,
衛德林將軍,率領殘軍向盟軍投降,
3日,蘇軍在德國大臣官邸的一處庭院,發現了汽油和混凝土攪拌機,
那裡可能就是希特勒最後埋葬的地方,
8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於德國的,卡爾斯霍爾絲特,
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布拉格戰役
西元1945年5月1日至5日期間,捷克境內各地爆發人民起義,
5日清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也爆發了人民起義,
納粹在當地的代理人,法蘭克,為了爭取時間,開始和起意者談判,
就在此時,駐守在這裡的德軍司令,舍爾納,對部隊下達命令表示,
用一切手段將布拉格的起義者鎮壓下去,
隨即德軍從三個方向向布拉格前進,使得起義者付出慘痛的代價,
因為當時駐守在捷克的德軍集團總兵力仍有90餘萬人,
配備有9千7百門火砲,1千9百輛坦克和強擊砲,以及1千餘架飛機,
在盟軍粉碎了柏林的戰略集團後,軸心國事實上已形同瓦解,
但是希特勒為了延長納粹的生命,在其政治遺囑中,
任命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茲,為首的德國政府,
他於4月20日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當時舍爾納元帥擔任,德國納粹中央集團軍群司令,
之後被推任為,德國陸軍總司令,
德國駐捷克的軍隊就是由他的部隊駐守,雖然這個新政府已成不了氣候,
卻仍然竭力阻止盟軍西線的軍隊,而繼續堅持東線戰場的戰鬥,
不久,捷克的起義者立即向盟軍和蘇軍請求援救,
希望趕快把德軍趕出去,在佔領柏林後,
蘇軍立即把軍隊從柏林附近開往,德勒斯登,西北的地區,
並派重兵前去圍剿,蘇軍的科涅夫元帥,率領烏克蘭第一方面軍,
包圍了德軍集團的左翼,馬列諾夫斯基元帥,率領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在,
布爾諾,以西和以南的地方作戰,從南面包圍德軍集團的左翼,
廖緬科大將,率領烏克蘭第四方面軍推至,蘇林,新伊欽,克爾諾夫,
什特思貝克,以北一線作戰,此次參加戰役的蘇軍有2百萬人,
包括羅馬尼亞集團軍和一個捷克集團軍,配備有3萬餘門火砲和迫擊炮,
2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砲,以及3千餘架飛機,
5月6日,科涅諾夫率領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右翼,
趁著德軍往某個方向撤退時,展開了猛烈的追擊,各先鋒部隊也迅速推進,
7日,蘇軍各方面軍的主力開始發動猛攻,
8日,蘇軍順利佔領德勒斯登,接著解放了莫斯科,比利納,特普利采,
等重要的城市,夜間,蘇軍各方面軍的部份先遣部隊,
衝進了捷克的首都布拉格,
9日,蘇軍主力在捷克起義戰鬥部隊的積極支援下,也進入了布拉格,
蘇軍於當天完全解放了布拉格,
10日,蘇軍開始追及德軍,科涅夫元帥率領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
在一天之就行進了40公里 ,俘虜了8萬餘名德軍官兵,
並在幾個機場俘獲272架德軍戰機,
同時,部分蘇軍與前來圍剿的美軍會合,
幾乎將捷克境內的德軍集團全部合圍,被圍的德軍見大勢已去,
紛紛放下武器向盟軍投降,但因顧忌蘇軍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偷偷給英軍將領蒙哥馬利下達一道指令表示,好好收集德軍的武器,
並整齊地放在一起,以便日後一旦蘇軍如果進續繼攻下去,
可以考慮跟德軍合作,而順利地將武器重新分發給德軍,
11日,德軍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歐洲戰場最後一批德軍被肅清殆盡,
布拉格戰役,是德蘇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戰役,這場戰役中,
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第四方面軍,
總共俘虜了德軍官兵86萬人,其中包括60名將軍,
希特勒的雅利安城
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佔了納粹德國的最後堡壘柏林,
結束了盟軍在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希特勒也在這一天從歷史上消失了,
蘇聯紅軍在總理府花園被炸開的彈坑中發現了一具燒焦的屍體,
有人認定死者是希特勒,也有人予以否認,
20世紀下半葉,奧地利人,佐德爾,
在其撰寫的《飛碟——納粹的秘密武器》一書中宣稱:
在柏林陷落的最後時刻,希特勒並沒有服毒自殺,
而是與他的最後一支部隊登上潛艇,逃到阿根廷,
然後輾轉來到南極一個通往地殼深處的洞穴,
建立了飛碟基地,雅利安城,加拿大“空心地球研究會”也認為,
希特勒和他的精銳部隊,通過一條地下隧道,
從一座簡易機場登上一架飛機,一直飛到南極洲,
進入地殼深處,不再與外界發生任何聯繫,
1945年德國戰敗後,盟軍在受降德國海軍時,吃驚地發現:
有54艘德國U型潛水艇,和6000多名技術人員以及科學家,
竟然從納粹的海軍中莫名其妙地失蹤,直到幾個月後,
它們才出現在波羅的海沿岸,
檢查發現這些潛艇都被加裝了特殊的通氣管裝置,
能夠連續潛行數星期之久,這些潛艇究竟去了哪裏,
它們是否在秘密運送某些絕密的研究成果?
美國軍方推測,納粹德國很可能在南極建立了秘密的基地,
納粹德國的這些科學家和潛水艇,極可能被秘密轉移到了南極,
這個猜測雖然令人難以置信,卻也並非捕風捉影,
因為在二戰爆發前一年,也就是1938年,納粹德國就組織過南極考察隊,
登上了南極大陸,並到處樹立萬字旗,宣稱南極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領土,
對於正在醞釀武力擴張的納粹德國來說,誰又能保證沒有軍事目的呢,
近年來,有些媒體陸續發表文章,閃爍其詞地指出:
納粹德國的探險隊於1942年到1943年間,
確實在南極洲秘密修建了一個基地,代號為“211基地”,
據說,這個基地位於地殼深處,通過U型潛水艇來運送日常的補給,
並有大量的勞工搬運補給品,
於是,在納粹德國考察南極8年之後的1946年12月,
美國進行了一次名為“高空降落”的絕密行動,
執行所謂的“勘測開發南極礦藏”任務,
派遣了大量艦船和飛機前往南極洲,在勘測中,
海上飛機“喬治一號”在南極上空突然墜毀,
據傳言,飛機受到的是未知攻擊,受攻擊的飛行員的最後一句話是:
敵人的飛行器正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飛來,在絕密的高空降落行動中,
發生了一系列“怪事”,
一組勘察人員在一片將近500平方公里的南極冰原上,
發現了3個巨大的湖泊和無數小湖泊,十分溫暖的湖水裏,
長滿了各種顏色的藻類,勘察人員灌了一瓶水帶到基地進行研究,
發現湖水有鹹味,這表明那些湖泊與海洋相連,
也就是說潛水艇很容易從大海,進入南極冰層深處,
在美軍認為是納粹“南極地下城”的地方,也有一些類似的溫水湖泊,
有報導說,美軍在這些湖泊旁邊還發現了一些神奇的事物,
但具體是什麼,外界不得而知,幾十年來,美國高空降落行動,
一直是最高軍事機密之一,南極雅利安地下城,將和納粹製造飛碟,
以及尋找地球軸心的冒險計劃一樣,
等待更多絕密檔案的公布之後,才能真相大白,
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中的四強,
美,英,法,蘇分區佔領,
這些地區接受650萬名來自東部領土的德意志人,
西元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併,
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西元1949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一般也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
西德將波昂設為臨時首都,以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的現狀,
西德為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
自西元1948年起,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援國之一,
通過援助重建其工業基礎,
並任至西元1963年,在他和路德維希·艾哈德領導之下,
西德自西元1950年代起經歷長期的經濟增長,被稱為經濟奇蹟,
西元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並為西元1957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
在政治和軍事上對其進行控制,雖然其名義上為民主國家,
政治權力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高官行使,
並由控制社會諸多領域的秘密機構斯塔西支持,
雖然東德官方對其社會政策進行大規模宣傳,並鼓吹西德入侵威脅,
諸多東德公民仍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
西元1961年建成的柏林圍牆,旨在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
成為冷戰的象徵之一,
西元1989年柏林圍牆的倒塌,
於西元1970年代初期通過東方政策稍獲緩解,
西元1989年夏,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
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進入西德,此舉也對東德造成衝擊,
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鬆邊境限制,
使東德居民能自由至西德旅遊,以維持東德的國家地位,
而實際上加速轉向改革的進程,
一年後於1990年9月12日,
四個占領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
放棄其在投降書中獲得的權力,德國重獲完整主權,
由此西元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前東德五個邦重新建立並加入德國,
統一的德國被認為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擴大延續而非繼承國,
由此其獲得西德在所有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
根據西元1994年《柏林-波昂法案》,柏林重新成為統一德國首都,
而波昂則獲得「聯邦城市」這一獨有地位,保有一些聯邦機關,
政府遷移於西元1999年全部完成,
西元1998年選舉後,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格哈特·施洛德,
東德經濟的現代化及集合為一長期過程,
計劃至少持續至西元2019年,每年由西部向東部轉移金額近800億歐元,
自統一後,德國在歐洲聯盟中日漸扮演重要角色,
西元1992年,德國與其歐洲夥伴共同簽署《馬斯垂克條約》,
西元1999年建立歐元區,
2007年簽署《里斯本條約》,德國派出維和部隊以穩定巴爾幹地區局勢,
並在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以北約成員身份派出軍隊維護阿富汗安全局勢,
由於國內法律規定,德國只能部署軍隊,進行國防行動,
這些舉措產生一定的爭議,
成為首位女性德國總理,
西元2009年,德國政府批准一項總額達5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
以保護其產業免受經濟危機衝擊,
西元2013年,第三屆梅克爾內閣組建大聯合政府,
21世紀德國主要的政治目標包括推進歐洲統合,
向可持續能源進行轉移,平衡預算,提升生育率,
及高科技主導的德國經濟未來轉型,
西元2015年,德國受到歐洲移民危機的影響,
其為多數進入歐盟移民的最終目的地,其接受超過一百萬難民,
並通過配額機制,將移民根據稅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邦,
其政治體制於西元1949年的《基本法》架構下運行,
修改基本法,通常須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
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基本法的核心原則包括人性尊嚴,
權力分立,聯邦組織架構及依循法治,
由聯邦大會選舉產生,聯邦大會由聯邦議院全體議員,
及各邦議會選出,與聯邦議院同等數量的代表組成,
其中各邦代表數量依人口比例分配,
聯邦議院議長地位僅次於聯邦總統,由聯邦議院選舉產生,
負責議院日常事務,總理為政府首腦及位階第三高者,
由聯邦議院選任後經聯邦總統任命,
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並行使行政權,
其職責類似於其他採行議會民主制國家的首相,
兩院共同組成國家立法機關,聯邦議院代表,
聯邦參議院代表,則由各邦政府成員代表出任,
代表各邦利益,
德國的武裝部隊為「聯邦國防軍」,
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和平時期,聯邦國防軍由國防部長指揮,
戰爭時期,聯邦總理則成為其最高指揮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