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國,通稱利比亞,首都為黎波里,
人口約600多萬人,主要人口阿拉伯人,
說阿拉伯語,使用阿拉伯文,
是北非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
與埃及、蘇丹共和國、查德、尼日、
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積176萬平方公里,
利比亞地區曾先後屬於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及鄂圖曼帝國,
十六世紀中葉起屬於奧圖曼帝國,
十九世紀時,利比亞地區由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個省份組成,
西元1911年至西元1912年,意土戰爭爆發,
義大利以戰機襲擊和先進的海軍,壓倒性戰勝奧斯曼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政府多次鎮壓暴動,
並從意屬利比亞入侵英屬埃及,
北非戰場時成為德軍,意軍和英軍的戰場,
西元1943年意屬利比亞被盟軍佔領。
領導建立,伊德里斯王朝,國號稱,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
西元1963年取消聯邦制,改名利比亞王國,
西元2013年內戰後組建的利比亞國民議會,又改國號為「利比亞國」,
西元1969年9月1日,伊德里斯王朝被推翻,國王被罷免,
定名,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根據《的黎波里憲章》,
西元1972年,利比亞後加入了阿拉伯聯邦共和國,
西元1977年聯邦解散後更名為,
改利比亞的國號為「利比亞」,
西元1977年3月2日改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西元1986年更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民眾國」為格達費政權自創名稱及政體,
西元1988年12月21日,發生洛克比空難,利比亞政府被指包庇涉案行兇者,
對利比亞實施包括空中封鎖,武力禁運,經濟和外交制裁等一系列制裁,
西元1999年,利比亞同意移交兩名疑兇給聯合國受審,
西元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贊成,2票棄權的表決,
結果通過第1506號決議,決定解除聯合國因西元1988年洛克比空難,
和西元1989年法國聯航空難事件,而對利比亞實施的長達11年的制裁,
西元2011年2月,爆發反對格達費政權的反政府示威,政府以武力鎮壓回應,
2月27日,反對派在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成立「全國過渡委員會」,
3月19日,依照聯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展開了空襲利比亞,
8月26日全國過渡委員會進駐首都,的黎波里,
9月1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利比亞在聯合國席位,
由全國過渡委員會取代格達費政權,同時過渡委員會將席位名稱,
由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更改為利比亞,
10月20日,前領導人格達費死亡,
西元2012年8月8日,全國過渡委員會移交政權予利比亞國民議會,
9月11日,為抗議污辱伊斯蘭教的電影,
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到來自原利比亞反對派的伊斯蘭武裝團伙襲擊,
美國大使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死亡,這是美國外交機構近三十年來,
遭遇的最嚴重的破壞,
西元2013年1月8日,利比亞國民議會將國號改為,利比亞國,
西元2014年8月4日,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取代國民議會,
成為新的立法機構,但利比亞國民議會並沒有解散,下半年,
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與宗教保守勢力支持的利比亞國民議會,
西元2015年12月17日,在聯合國協調下,
東部的國民代表大會與西部的國民議會代表,
共同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同意共同組成民族團結政府,
西元2016年1月,民族團結政府成立。
8月,民族團結政府與東部大國民代表大會(利比亞國民軍)再次內戰,
西元2017年12月,利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通知聯合國,
利比亞的正式名稱從此為利比亞國,利比亞仍然是官方的簡稱,
該國繼續按字母順序列在「L」項下,
西元2019年4月,利比亞國民軍攻入首都的黎波里郊區,
西元2020年6月4日,民族團結政府宣布已控制整個的黎波里。
利比亞國民軍是利比亞的主要武裝力量,
基本上由以前參與推翻格達費的民兵和叛變政府軍組成,
內部嚴重分裂,中央政府未能強力掌控政府部隊,
甚至有指揮官不理政府命令,擅自發起軍事行動,
此外,不隸屬政府的民間武裝勢力林立,
利比亞在西元2011年有2萬名民兵,
至西元2014年已增至30萬人,大量武器流入民間,
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槍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