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國,通稱西班牙

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以西巴尼亞以西把你亞,

聖經》曾譯為「士班雅,首都馬德里,

全國人口約4500多萬,主要人口為西班牙人,

說西班牙語,使用西班牙文,

是位於歐洲西南部君主立憲國家

葡萄牙安道爾同處於伊比利半島

東北部與法國安道爾接壤,

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半島的五分之四,

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亞利群島

大西洋加那利群島,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達梅利利亞

西班牙自史前時代以來就一直受許多外來影響,

中世紀時境內有多國並立,至15世紀始建立單一國家,

近代史上是影響其他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全球帝國興盛時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是,

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語

使西班牙語成為世界上總使用人數第三多,

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語言

 

西元前九世紀到西元前八世紀,克爾特人從中歐陸續遷入伊比利半島,

西元前218年至西元404年,伊比利半島受到羅馬人的統治,

西元415年至西元711年,伊比利半島被日耳曼人中的西哥德人所占領,

西元410年西哥德人在高盧南部和伊比利半島地區建立起,西哥德王國,

之後又奪取了羅馬大地主三分之二的耕地,以及一半的森林和部分奴隸,

農奴和工具,西哥德國王把自己的土地分給自己的臣屬和主教,

建立起封建制度,但卻沒有遺棄羅馬統治時期的私有制,

原有的農村公設迅速瓦解,轉而土地私有化,到了西哥德國王,尤理克,

的統治時期(西元466年至西元484年),土地私有制已確立,土地買賣普遍,

農村公社大部分變成農奴和奴隸,有些破產者甚至得賣子才得以生存,

同時西哥德人地位也逐漸下降,

 

五世紀中葉時,軍事會議取代了人民會議,國王獨攬大權,

宣戰和媾和都由國王自己決定,

羅馬人和西哥德人之間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制度,但隨著封建化的加快,

這種介線日漸消失,西哥德國王,利奧維基理德,

的統治時期(西元573年至西元586年),

羅馬人與西哥德人禁婚的規定被取消,西哥德國王,列卡列德,

的統治時期(西元586年至西元601年),以羅馬天主教為國教,

使得西哥德國王得到天主教僧侶的支持,封建化大為擴張,

到了西哥德國王,司維特,的統治時期(西元646年至西元652年),

封建階級制度更為明顯,西哥德國王,岑達司特,以及其後繼者,

所制定的法典中,把自由人分為上等人和低等人,

他們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如上等人作偽證時,只須賠償一定的金額,

而低等人作偽證時,則須面臨淪為奴隸的風險,封建化的另一方面,

表現在國內封建勢力的強大,貴族專橫跋扈,對王權構成極大的威脅,

西哥德王國的貴族,凱撒南特,就勾結法蘭克人來反對國王,斯文吉拉,

西元711年,尤利安伯爵,與阿拉伯將領,塔拉立格,所率領的1萬餘大軍,

配合阻擊西哥德國王,羅德里克,而後來的,奧帕斯主教,

對西哥德國王的判變,使得西哥德軍隊在,瓜達拉維爾河之戰,

中不幸慘敗,從此西班牙便由阿拉伯人所統治,

 

世紀初,阿拉伯人在伊比利半島建立的,倭馬亞王朝,

在確立政權鞏固後,阿拉伯貴族發動大規模的對外爭戰,

在東線方面,阿拉伯人征服了,

信德,布哈拉,撒瑪爾罕,以及部份印度地區,

之後阿拉伯人於西元711年,越過直布羅陀海峽成功占領了,

安達魯西亞,控制伊比利半島,

到了八世紀中葉,倭馬亞王朝後期,

阿拉伯帝國已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後倭馬亞王朝

柆赫曼一世

西元720年左右,阿拉伯統治集團中產生了內鬨,

一直受到歧視和壓迫的,非洲阿拉伯穆斯林,紛紛揭竿而起,

西元750年出身貴族的,阿巴斯,推翻了倭馬亞家族,成功奪取政權,

阿巴斯下令清除倭馬亞家族,倭馬亞家族90餘名成員中只有王子,

拉赫曼,成功逃脫阿巴斯的圍剿,成為倭馬亞家族唯一的倖存者,

拉赫曼後來逃到伊比利半島,

受到部份阿拉伯貴族和柏伯爾人的熱烈歡迎與支持,

西元756年,拉赫曼宣布在伊比利半島獨立為,後倭馬亞王朝,

 

拉赫曼三世

這個王朝到了,拉赫曼三世(西元912年至西元961年),

的統治時期定都,科爾多瓦,王權高度集中,勢力也達到巔峰,

伊比利半島就是後來的西班牙,

西班牙接受了阿拉伯人帶來的先進技術與科學知識,包括開鑿運河,

種植水稻,紡織,採礦與金屬加工等等,但西班牙的繁榮,

卻是建立在人民受剝削的痛苦上,阿拉伯統治者在西班牙徵收,

人丁稅,凡是信仰督較和猶太教者,每年都要繳納12到40個貨幣,

達爾汗,而從事耕作的農奴,則要將其收成的五分之四,

交給新來的穆斯林地主,此外,拉赫曼三世奢華的生活,

更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他花費了20年的時間修建了一座宮殿,

並部署了將近4千名由奴隸所組成的禁衛軍,來保衛這座豪華的宮殿,

他手下還有10萬名常備軍,供拉赫曼三世本人調遣,

成為對內鎮壓和對外擴張的有力工具,在國家的財政收入上中,

有三分之一用作軍餉,但拉赫曼三世仍然憂心忡忡,

由此可見他對當時國內叛亂局勢的恐懼,

 

柯爾多瓦

十世紀的柯爾多瓦城,約有50萬居民,

7百座回教清真寺,3百做公共澡堂,

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與中國唐朝的長安城,

拜占廷帝國的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帝國的巴格達,

並稱為當時世界的四大城市,城內還建有,科爾瓦多大學,

拜占廷,日耳曼,義大利,法蘭西等國的國王,

都有派使節來到這裡參觀訪問,它是當時歐洲著名的學府,

歐,亞,非,三洲都有人來到此城留學,

 

阿拉伯人擊敗西哥德人,占領了伊比利半島後,

西哥德人紛紛逃到伊比利半島西北部的,阿斯圖里亞斯山區,

並在西元718年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西元873年,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遷都到,雷翁,並改名為,雷翁王國,

十一世紀初,在雷翁王國東半部的,斗羅河流域,

漸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王國,卡斯提爾王國,

西元1031年,後倭馬亞王朝在伊比利半島的統制權宣告結束後在,

科爾多瓦哈基法國家,的廢墟上出現了33個小王國,

西元1037年,雷翁王國與卡斯提爾王國合併為後,

仍然稱為卡斯提爾王國,其勢力不斷壯大,

並趁機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托勒多城,然候繼續南下,

卡斯提爾王國成為基督教國家,反阿拉伯人的首要核心,

此時伊比利半島上還有,亞拉岡王國,納瓦爾王國,葡萄牙王國,

加里西亞王國,托雷多王國,穆爾西亞王國,哥多華王國,哈恩王國,

塞維利亞王國,格拉納達王國、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國,阿拉瓦侯國,

比斯開莊園,莫利納莊園,

(以上諸國與卡斯提爾王國形成卡斯提爾聯合王國),

此外還有亞拉岡國王兼任君主的,巴塞隆那伯國,

瓦倫西亞王國、馬略卡王國,

(以上諸國與亞拉岡王國形成亞拉岡聯合王國),

卡斯提爾國王兼任君主的,雷昂王國,

亞拉岡王國在其國王,拉米羅一世,執政的時期,

勢力就已經擴張到,瓦波羅河,

到了十二世紀中葉,更併吞了巴塞隆納王國,

更增加了亞拉岡王國的影響力,

亞柆崗王國成為對抗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中心,

 

穆拉比兑王朝

阿拉伯人迫切需要阻止亞拉岡人南下的力量,

於是向北非柏柏爾族的,穆拉比兑人,尋求協助,

穆拉比克人的首領,伊本優素福,率領兩萬人挺進伊比利半島,

西元1086年10月,卡斯提爾國王,阿方索六世,

與阿拉伯人和穆拉比兑人的聯軍,展開激烈的戰鬥,

結果阿方索六世不幸戰敗,損失4萬名士兵,

西元1090年,穆拉比兑人首領,伊本本利素福,

幾乎完全統治了伊比利半島,

只剩下托勒多等城市仍基督徒在手中,

 

阿爾摩哈德王朝

西元1094年,西班牙民族英雄,羅德里戈狹亞士,

率軍攻佔了,巴倫西亞,重創了穆拉比兑人,

同年,穆拉比兑人所建立的王朝結束,

仍然以柏柏爾人為核心建立了,阿爾摩哈德王朝,

十三世紀初,阿爾摩哈德王朝約有60萬大軍,

被基督教諸國聯軍擊敗後,10餘萬柏柏爾人遭到屠殺,

 

卡斯提爾王國

西元1236年,卡斯提爾人攻佔了科爾多瓦,

西元1248年又收復了,塞維爾,

至此阿拉伯人在伊比利半島的領地已喪失殆盡,

只剩下南部的一個小王國,格瑞納達,

並在其首都建立了著名的,阿罕布拉宮,透過不斷的兼併,

到了十三世紀下半期,

伊比利半島上已形成了三個強大的基督教王國,

分別為,卡斯提爾王國,亞拉岡王國,葡萄牙王國,

其中勢力最強大的要屬,卡斯提爾王國,

其國土面積約佔伊比例半島總面積的五分之三,

卡斯提爾王國和各領主以及教會,在收復失地的過程中,

占有大量的土地,卡斯提爾王國境內的山區較多,

農業發展較緩慢,因此牧羊業便成為主要產業,

領主們為此結成了,教主同盟,

這個組織成為了卡斯提爾王國經濟的主要支柱,

它擁有許多特權,比如擁有自己的政府機關和法庭等,

在卡斯提爾王國反抗阿拉伯人統治的過程中,

城市和農民的支持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每個城市的市民首要的義務就是服兵役,

每個城市也都有堅固的堡壘,各城市之間互相結盟,

為趕走侵略者而貢獻已力,因此,在卡斯提爾的議會上,

有城市代表參加,農民也有權選派代表參加議會,

他們在收復區內除了納地租外,還享有人身和遷徙的自由權,

 

亞拉岡王國

伊比利半島上的第二個大國是,亞拉岡王國,

但它內部問題不斷,農民為了爭取權利,

經常與領主們進行多次的抗爭,尖銳的階級衝突,

和未完成的收復失地運動,

促使亞拉岡王國和卡斯提爾王國,成為結盟的夥伴,

西元1469年,亞柆崗王子,裴南迪,

與卡斯提爾王國的繼承人,伊莎貝拉公主,

因政治聯姻而兩人結為夫妻,

 

西班牙王國

西元1474年,伊莎貝拉成為卡斯提爾女王,

裴南迪也於西元1479年登上了亞拉崗王位,

兩國正式合併為,西班牙王國,完成了西班牙初步的統一,

西元1492年統一的西班牙,

攻占了阿拉伯人在依比利半島最後一個回教國家,格瑞那達,

西班牙大軍攻陷伊斯蘭,在伊比利半島最後的伊斯蘭政權,

阿拉布拉王朝,其首都,哥多華,也隨後攻陷,

結束了伊比利半島上,長達七個多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

西元1512年,西班牙兼併了伊比利半島北部的,納瓦爾王國,

西班牙王國於焉形成,並定天主教為國教,

西班牙王國逐漸走向君主中央集權的國家,

 

哥倫布

位於熱內亞毛織品商人的兒子,哥倫布,

從小便累積了許多航海船員的經驗,

西元1467年,哥倫布在前往英格蘭的航海途中,

在葡萄牙沿海遭到海盜的襲擊,從此便以地圖描繪者的身份,

居住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哥倫布對於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中所記載的黃金島,

深信不疑,他相信佛羅倫斯的醫生,托斯卡內里,

的地球球體說,認為只要能夠向西航行,

就能以向東的一半航程抵達非洲,

進而獨佔黃金市場,

 

第一次航行

古巴,海地,薩爾瓦多,

西元1892年,光復運動一結束,哥倫布便趕赴格瑞納達,

與西班牙女王簽訂協議,獲得女王的承諾,

包括準備三艘船隻,任命哥倫布為所有發現地的總督,

給予哥倫布世襲提督的地位,以及給予哥倫布發現地的十分之一,

8月3日由,平塔號,尼那號,聖瑪莉號,3條船載著約90名船員,

由哥倫布率領所組成的艦隊由西班牙的,保羅斯港,開始出發,

於10月12日,經過70多天艱難的航程後,到達加勒比海的末端,

由大小近7百座的島嶼和2千4百個岩礁所組成的,華特林島,

華特林島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島上人口不到5百多人,

哥倫布宣稱此座島嶼為西班牙的領地並將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指神聖救世主的意思,過了數週,哥倫布來到了加勒比海最大的,古巴島,

附近一帶,哥倫布誤以為這是大陸的一部份,

並將第二大道,伊斯帕尼奧拉島,稱為之為,海地島,

指的是多山之島的意思,現在伊斯帕尼奧拉島分為,

多明尼加和與海地兩國,此次航行,

哥倫布開拓出橫跨大西洋的航路,

也揭開了海洋時代的序幕,

 

第二次航行

波多黎各,多明尼加,

西元1493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的遠征本部,加德斯港,

率領17艘船隻以及1千5百人的艦隊,再次前往伊斯坦尼奧拉島,

艦隊途中經過了,波多黎各,順利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的,

聖多明尼哥島,以此為中心試著挖掘黃金,

但是這座島本來就不是黃金島,

最後哥倫布被追究責任而回國說明,

 

第三次航行

委內瑞拉,

西元1548年的第三次航程中哥倫布登上了,千里達島,

之後行經現在的,委內瑞拉,的沿岸一帶然後沿著,奧里緒科河,

的河口登陸,在繞過千里達島附近的,瑪格麗塔島,

最後終於抵達伊斯帕尼奧拉島,但由後來由於經營殖民地的失利,

使得哥倫布又被追究責任,最後被戴上手銬,強行遣送回西班牙,

 

第四次航行

巴拿馬,哥倫比亞,

西元1502年,哥倫布帶著4艘小船,展開了第四次航行,

最後經過,宏都拉斯,的沿岸一帶,抵達了美洲大陸的,巴拿馬島,

此行哥倫布共花了6個月的時間航行,但並無特別的成果,

卻帶回了巴拿馬島有可能成為新黃金產地的情報,

西元1506年,志不得申的哥倫布死於西班牙,塞維亞,船員宿舍,

 

另外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里西亞地區的塞維亞,

為西班牙統治新大陸的句點,其中大多數新大陸的移民,

都是塞納亞附近的,安達魯西亞人,安達魯西亞氣候乾燥,

每當撒哈拉沙漠的熱風吹起時,當地氣溫便會超過40度,

甚至被稱為,達魯西亞的平底鍋,其生活並不輕鬆,

據說新大陸的西班牙語,便帶著安達魯西亞特有的口音,

後來證明,哥倫布誤認為是亞洲大陸的大陸,

其實是另一個新的大陸,美洲,

而哥倫布的名字後來成為了南美洲,哥倫比亞,

繼續流傳下來,位於加勒比海南方高達5775公尺 的哥倫比亞巨鋒,

也被後人命名為,克里斯多福哥倫,

 

宗教裁判所

宗教裁判所是十三世紀至十九世紀,歐州的天主教會偵查和審判教會,

封建制度的異端,以即舉有異端思想或同情異端的人,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第一任總裁判官是,托奎馬亞,任職17年,

處死了多達10餘萬人,其中被火刑少死的將近9千人,

所以宗教裁判所成為西班牙專制王權最有力的工具,

直到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時,西歐各國的宗教裁判所才被撤銷,

 

荷南科提斯

西元1519年西班牙人,荷南科提斯,帶領11艘船,508名士兵,16匹戰馬,

以及一些大砲,和50支左右的火繩槍,遠征墨西哥,

他們首先來到猷加敦半島,沿著海岸前進到,塔巴斯哥,用先進的武器,

戰勝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的當地居民,由於阿茲特克人每征服一個地區,

就由當地人統領自己的地方,因此帝國境內的組織非常鬆散,

所以在西班牙在俘虜來的女奴隸,馬琳加,的協助下,

組織了反阿茲特克族的同盟,來壓制阿茲特克帝國,

最後荷南科提斯等人,終於進入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城,

阿茲特克人組織的反阿茲特克族同盟,都起來反抗阿茲特克帝國,

並立刻占領了首都,特諾奇提特蘭城,殺死了3萬名阿茲特克人,

並在首都大肆掠奪,至此阿茲特克帝國就此滅亡,

據說從前被趕出吐拉之都的白皮膚之神,羽蛇神,將從東方歸來,

當時的阿茲特克皇帝,蒙特祖馬,的部下第一次看到白皮膚的西班牙人,

竟誤以為是羽蛇神的歸來,被嚇的不幸戰敗,西班牙人征服南美洲後,

對當地的居民不是虐殺,就是強迫服勞役,

並以當地居民改信基督教為由,才能獲得國王的承認,

就這樣西班牙把當地大量的黃金,銀器,以及透過當地勞力獲得的糖,

棉花,菸草,咖啡等作物送回西班牙,

以金銀打造的貴重且具歷史意義的工藝品,也被送回西班牙,

融解成銀塊,由於16世紀時當地人口尚有9千萬人,

但當西班牙所帶來的天花,麻疹等疾病,使得當地人口病死很多人,

再加上農園,挖礦等透過勞役奴隸,

到了十七世紀時,中南美洲的人口已銳減到350萬人,歐

洲人只好把非州的黑人奴隸,運來補足中南美洲嚴重不足的勞力人口,

而歐洲也自新大陸堤供了大量的金銀,造成歐洲前所未有的物價飆漲,

稱為,價格革命,

 

皮薩羅

西元1531年,西班牙人,皮薩羅,得到西班牙皇室的援助,

帶領為數僅有180人的士兵,27匹戰馬,從巴拿馬越過安地斯山脈,

進入印加帝國,皮薩羅趁著印加帝國內部皇室,

正在處於兄弟爭位的混亂中,在和皇帝的場合下,

成功設計俘虜的印加皇帝,阿達華巴,

占領了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

 

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五世

開創西班牙王朝的斐迪南國王,以及伊莎貝拉女王在去世之後,

有血緣關係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國王,查理一世,繼承了西班牙國王,

西元1516年誕生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不久之後查理一世也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位(查理五世),

成為統治荷蘭,奧地利,拿坡里,西西里島,

薩丁尼亞,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帝國,

西元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稱為,查理五世,獲得了任命各級神職人員的權利,

控制了法國教會的大部份財產,查理五世控制了西班牙,尼德蘭,

和義大利的南部地區,也雄心勃勃地佔領義大利,

另外,法國的勃良第在查理五世的眼中也是一塊肥肉,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西班牙,尼德蘭和義大利南部地區,

對法國形成了包圍之勢,

西元1521年,法蘭西一世與王查理五世之間的矛盾,

已點燃了義大利境內的戰爭,

從西元1521年至西元1544年,法蘭西一世與查理五世進行了4次交鋒,

第一次交鋒是在西元1521年至西元1525年,在這次的交鋒中,

法蘭西一世不僅丟掉了米蘭,還賠進了勃良第,

他本人也被查理五世俘虜,

第二次交鋒是在西元1527年至西元1529年,

法蘭西一世聯合各路諸侯,共同討伐查理五世,又奪回了勃良第,

西元1529年雙方停戰後,查理五世積極推行基督教統治的政策,

企圖在全歐洲建立督教的統治,而法蘭西斯一世則立即與,

英王,亨利八世,以及日耳曼新教的諸侯結成聯盟,

以對抗查理五世的政權,

西元1535年,法蘭西斯一世又與,土耳其蘇丹,蘇萊曼,

訂立同盟條約,法國獲得了極為有利的治外法權,

第三次交鋒是在西元1536年至西元1538年,

第四次交鋒是在西元1542年至西元1544年,

雙方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西元1544年,查理五世親率大軍征伐法蘭西斯一世,

並率大軍逼近法國巴黎,

這時法蘭西斯一世一面鼓勵法國人民誓死抵抗,

一面鼓勵境內的日耳曼新教諸侯起義,使得查理五世顧慮重重,

此外,法蘭西斯一世還向盟友,奧圖曼土耳其帝國請求支援,

土耳其軍隊在匈牙利境內活動後,嚴重威脅到維也納的安全,

面對法國人民的奮勇抵抗,以及法蘭西斯一世靈活的外交手挽,

查理五世最後放棄了進攻,同年,查理五世與法蘭西斯一世在,

克力比城,簽訂合約,神聖羅馬帝國因此從法國境內退出,

查理五世退位之後由,菲利普二世,繼承帝位,

 

菲利普二世

菲利普二世,繼承帝位,他在位時西班牙的國力達到巔峰,

不僅從新大陸帶回大量的白銀,還佔領了菲律賓,

並重視國外貿易,每年有1百艘的船隻,

往返於西班牙和新大陸之間的大西洋,

據說從西元1570年左右開始,以十倍以上的數量,

每年均約有20萬公斤的白銀流入歐洲,長達60年之久,

由於菲利普二世,投入豐富的財力於海軍上,

於是世界生誕生了一支號稱,無敵艦隊,的大規模海軍,

西元1571年,西班牙海軍在地中海的,哥林斯多灣,

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展開,勒班陀戰役,

結果西班牙海軍大獲全勝,

西元1586年,西邊牙的死對頭,葡萄牙,

因國內陷入了皇室繼承權的危機,於是西班牙國王,菲利二世,

主張他的母親原本也是葡萄牙的王后,

所以也他本人也有葡萄牙王位繼承權,

就這樣西班牙就兼併了葡萄牙,直到西元1640年為止,

但是西班牙在菲利普二世執政的時代,其國立開始走下坡,

首先是原屬哈布斯堡王朝領土的,尼德蘭,

爆發了獨立戰爭(西元1568年~1609年),

再來是號稱全世界最強的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艦隊擊敗,

原本是西班牙要登陸英國國土,卻被前來迎戰的英國海軍徹底殲滅,

菲利普二世晚年生活極為奓移,國家財政陷入窘境,

西元1598年,菲利普二世在失意之年結束了一生,

 

西班牙內戰

西元1932年2月,西班牙的共產黨,共和黨,社會黨,社會勞動者總同盟,

等右翼力量組成了聯合政府,其中以,長槍黨,

為首的西班牙右翼民族主義派的勢力深為恐懼,

於是在尋求並獲得了德國和義大利的支持後,

準備發動一場顛覆西班牙共和國的武裝叛亂,

 

西元1936年7月18日以,莫拉,佛朗哥,為首等將領在摩洛哥以及位於,

加那利群島,的西班牙殖民地,率先起事,

揭開了西班牙武裝叛亂的序幕,一路叛軍延伸到本土,

大約12萬陸軍和大批的空降部隊,以及由摩洛哥人組成的外籍軍團,

參加了此次叛亂,由於西班牙政府的猶豫不決,使得叛軍迅速佔領了,

西摩洛哥,加那利群島,巴利阿里群島,以及西班牙北部和南部各省,

30日叛軍在,布爾戈斯,進而成立了,國防執政委員會,

企圖南北夾擊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已迅速奪取全國版土,

叛亂發生後,在人民陣線的號召下,西班牙各階層人士紛紛拿起武器,

準備用生命保衛西班牙共和國,在兩天之內就有30萬人參加,

人民警衛隊,很快地就在馬德里,馬拉加,畢爾包,巴薩隆納,

瓦倫西亞,卡塔黑納,等大城市把叛亂給平息,

使得叛軍被迫退到南方的,安達魯西亞,以及北方的,提爾,那瓦勒,

舊卡司,加利西亞,等經濟較落後的己各省份,

這時西班牙所有的工業和政治中心,主要港口,交通幹線,

以及重要的農業區,仍牢牢地控制在共和軍的手裡,

不甘失敗的叛軍將領,轉而向德國和義大利尋求協助,

在以佛朗哥為首的叛軍將領的請求下,

德國和義大利很快就出兵干涉西班牙的內戰,

他們的目的是想趁機推翻西班牙共和國,進而控制直布羅陀海峽,

以切斷英國和法國與其它亞非殖民地的聯繫,

將西班牙作為他們控制英國和法國的戰略基地,

到了7月底,德國和義大利派遣了大量的飛機,

向西班牙本土輸送援軍,同時,將大批的坦克和飛機運往西班牙,

在很短的時間內,德國和義大利就向西班牙調去了5萬餘人的兵力,

 

 馬德里保衛戰

西元1936年8月,叛軍從葡萄牙邊境向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發起進攻,

並先後占領了,達霍斯,托萊多,卡塞雷斯,塔拉韋拉,等城鎮,

9月又攻克西班牙北部的,伊倫,聖塞瓦斯蒂安,

切斷了西班牙共和國與法國的聯繫,

11月6日,叛軍抵達馬德里近郊,使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被迫遷移,

瓦倫西亞,並組建了30萬人的正規軍,

與國際縱隊一起展開,馬德里保衛戰,

從西元1936年11月至西元1937年3月,馬德里共和軍,

奮力擊退了叛軍多次的進攻,為了牽制共和軍的兵力,

叛軍又在西班牙南部的,柯爾多瓦,格拉那達,直布倫陀,

一線發動進攻並占領了,蒙托囉,馬拉加,迅速轉入戰略防禦,

6月,叛軍改變策略,把進攻重點轉向北部,

準備一舉攻占位於,比斯開灣,沿岸重要的工業區,

叛軍集中了15萬的兵力向守衛鋼鐵重鎮,畢爾包,

的6萬共和軍發起猛烈的攻擊,

20日,叛軍憑藉優勢的兵力將畢爾包攻下,

雖然共和軍在中部戰線馬德里西部的,布魯內特,

以及東部戰線的,薩拉戈薩,以東發動了兩次反擊,

但未能制止判軍的北進,北方工業區的淪陷,

使得共和軍政府被迫於10月28日開始從瓦倫西亞遷到巴塞隆納,

12月5日 ,共和軍東部佔線對叛軍的主要根據地,特魯埃爾,

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計畫一舉拿下特魯埃爾,以解馬德里之圍,

 

西元1939年,累計有20於萬人參加了西班牙的內戰,

德國和義大利的武裝干涉,

引起了國際上反法西斯陣營對西班牙共和國軍隊的支持,

使得西班牙的內戰逐步演變為國際性的內戰,

此時的英國和法國對西班牙內戰,採取不干涉的政策,

同時簽署了,不干涉協定,宣佈延長西元1935年中立法的時效性,

並禁止向交戰雙方國家輸出武器和軍用物資,

各國人事則募集了大量的糧食,藥品,捐款和武器並組成了,

國際縱隊,與西班牙共和軍並肩作戰,

西元1939年2月15日 ,共和軍被迫放棄了特魯埃爾,

叛軍趁機轉而攻擊東部戰線,

3月,佛朗哥把5個軍的兵力以及全部的飛機和坦克集中到,

波羅河河谷,在德國和義大利的配合下,

迅速向西班牙的,亞拉岡,發起了進攻,

此時的共和軍根本無法抵擋叛軍的攻勢,

4月15日 ,判軍先後占領了,萊理達,特倫普,比納羅斯,

一下子就將共和軍控制的區域一分為二,切斷了兩邊的聯繫,

接著判軍又兵分兩路出擊,分別對南部的瓦倫西亞,

和北部的巴塞隆納發起了進攻,為了減輕瓦倫西亞的兵力,

從7月至11月,共和軍在厄波羅河地區投入了10多萬的兵力,

發動了西班牙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進攻戰役,經過了3個多月的苦撐,

共殲滅了判軍和干涉軍40萬人,同時在西班牙北方也發動了,

加泰隆尼亞戰役,

 

加泰隆尼亞戰役

西元1939年1月26日 ,加泰隆尼亞首府,巴薩隆納,

不幸淪陷於判軍的手裡,

2月8日,共和軍控制的最後據點,菲格拉斯,

也不幸淪陷於判軍的手裡,

25萬共和軍越過法國邊境,之後被迫解除武裝,

9日,叛軍和共和軍進抵法國和西班牙的邊境,

他們將西班牙共和國與其它國家的陸上聯繫切斷,

11日,判軍占領了加泰隆尼亞全境,加泰隆尼亞淪陷後,

27日,英國和法國就宣布承認佛朗哥的政權,共和國內部也跟著鬆動,

3月5日至3月6日 ,西班牙共和軍中部戰線司令,卡薩多上校,

在首都馬德里發動了軍事政變,宣布接管政權,

隨後在28日迎接佛朗哥的軍隊,開進馬德里和瓦倫西亞,

西班牙內戰宣告結束,西班牙內戰是西班牙共和政府,

和民族主義派陣營間的革命戰爭,它是第二次大戰爆發前,

歐洲大陸發生的一場大規模的區域戰爭,由於德國和義大利的武裝干涉,

以及英國和法國的不干涉政策的驅使下,

最後造成親德國和義大利政權的叛軍將領,佛朗哥,建立了獨裁政權,

對西班牙和整各歐洲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佛朗哥還逮捕並槍殺西班牙境內的共和黨人,

使得大批的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以及拉丁美洲各國,

 

佛朗哥

佛朗哥是長槍黨的首領,也是後來西班牙的軍事獨裁者,

西元1892年124日生於埃爾費羅爾軍官家庭,

西元1936年7月18日 ,發動了反人民陣線政府的武裝叛亂,

同年10月1日擔任陸,海,空三軍的大元帥,經過了3年的內戰,

佛朗哥所率領的叛軍占領的西班牙首都馬德哩,推翻了西班牙共和政府,

建立了獨裁統治政權,佛朗哥自任國家元首,取消西班牙的一切政黨,

法西斯政黨長槍黨為西班牙唯一的合法政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佛朗哥派遣,藍色師團,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西元1947年,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

從此彿朗哥成為西班牙終身的攝政王,

西元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於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胡安·卡洛斯

弗朗哥病逝後由,胡安·卡洛斯王子,

帶領的波旁王室回到國內,儘管國內的緊張局勢仍然存在

胡安·卡洛斯國王領導下仍受到西班牙歡迎,

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展現出了健康、現代、民主的發展趨向,

現今的西班牙為歐盟成員國之一,

 

西元2014年9月11日,

數十萬人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首府巴塞隆納遊行,

要求舉行獨立公投,

西元2014年11月9日,加泰隆尼亞舉辦無法律效力的獨立公投,

共有兩百二十萬人上街投票,其中,

80.7%贊成完全脫離西班牙獨立,但西班牙政府表示,公投違法,

西元2017年10月27日,經加泰隆尼亞地方議會表決,

以70票贊成,10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

單方面宣布加泰隆尼亞從西班牙獨立,

並由政府主席普伊格德蒙特

簽署獨立宣言,正式建立「加泰隆尼亞共和國」,

但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加泰隆尼亞獨立宣言通過的數小時內,

西班牙參議院便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啟動憲法155條議案

強行接管加泰隆尼亞地區,並強制解散加泰隆尼亞地方議會,

西元2020年8月,因胡安·卡洛斯一世涉貪流亡海外,

引發民眾上街示威要求廢除君主制,

 

西班牙是君主立憲制政體,有世襲的君主和兩院

國王為國家元首和三軍統帥,宗教領袖

參議院眾議院兩院掌握立法權,

首相領導的政府行使行政權,

首相由國王提名,並由國王任命,

目前西班牙實行的是西元1978年西班牙憲法,

這是西班牙的第一部民主憲法,內容由時任議長,

蘭德里諾·拉維萊·阿西納,等法律界專家起草,

於西元1978年實施,結束了將近40年的佛朗哥獨裁時期,

是西班牙向民主體制轉變的重要里程碑,

該部憲法規定西班牙的國家主權屬於全體西班牙人民,

政體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西班牙君主虛位元首

君主代表國家但不享有實權,行政權由首相掌理,

立法權則由國會參,眾議院掌理,

 

西班牙軍隊,是西班牙武裝部隊

負責保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西班牙陸軍海軍空軍組成,約32萬人,

最高統帥是西班牙君主,政府內閣由國防部大臣主掌防務,

三軍總參謀長的職稱為國防參謀長

西元2001年12月31日取消義務兵役制,實現軍隊職業化,

西班牙軍隊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軍團,

歐盟戰鬥群和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成員,

西班牙正規軍總兵力為12.1萬人,

其中陸軍7.71萬人,海軍1.94萬人,空軍2.1萬人,

國家警察5.3萬人,國民警衛隊7.1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