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通稱為衣索比亞,
首都為阿迪斯阿貝巴,全國人口約1億多人,
說阿拉姆語,使用吉茲字母,
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亞接壤,
南部與肯亞接壤,衣索比亞有超過1億居民,
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亦為人口第二多的非洲國家,
衣索比亞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
衣索比亞是一個古老的國家,
可知的第一個王國是,阿克蘇姆帝國;
13至16世紀,阿姆哈拉人建立阿比西尼亞王國,
最早可考的政權是活躍於西元一至七世紀的阿克蘇姆帝國,
十三世紀,阿姆哈拉人建立所羅門王朝,
展開對阿比西尼亞王國持續近700餘年的統治,
中世紀的阿比西尼亞為東非一大強國,
十九世紀初在義大利的扶植下流亡王子,
孟尼利克二世,重新統一了衣索比亞,
並於西元1889年登基稱帝,
西元1890年,義大利出兵宣布將該衣索比亞納為保護國,
孟尼利克二世轉而反抗,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爆發,
在西元1896年的交戰後,被擊敗的義大利承認衣索比亞獨立,
西元1868年,英國侵入衣索比亞,
西元1889年,衣索比亞獲得統一,
西元1890年,義大利侵入伊索比亞,宣布衣索比亞受其保護,
西元1896年義大利被擊敗,承認衣索比亞獨立,
二戰東非戰場上義大利被英軍擊敗,
義大利殖民地厄利垂亞被英國託管,
西元1941年,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回到首都復位,
在政治上徹底倒向美,英,「衣索比亞」國名正式確立,
二戰結束後,美國大力扶持衣索比亞,
把衣索比亞變成美國在非洲的代理人,
與衣索比亞國簽訂了十多個軍事和經濟協定,
並在衣索比亞設立了軍事基地,
給衣索比亞的軍援高達1.5億美元,
占當時美國對整個非洲軍援的一半,
且派出軍事顧問小組負責訓練衣索比亞軍隊,
衣索比亞建立起一支很有規模的裝備比較現代化的軍隊,
西元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衣索比亞立即宣布加入聯合國軍出兵朝鮮,
美國以大力推動,將當時受聯合國託管的厄利垂,亞併入衣索比亞,
組成一個聯邦國家作為回報,時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約翰·福斯特·杜勒斯,稱從正義來看必須考慮到厄利垂亞人民的觀點,
但是美國在紅海盆地的戰略利益,與安全考慮,
及世界和平,使得這個國家必須聯繫我們的盟友衣索比亞,
12月2日,聯合國大會採納了美國意見,
通過了390號決議,英國對厄利垂亞的託管在,
西元1952年9月15日前結束,
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組成一個聯邦,
厄利垂亞具有自治的行政管理權與司法權,
旗幟及內部事務包括警察、稅收,
聯邦政府負責外交事務,國防,金融,運輸,
西元1950年,衣索比亞國內輿論求戰呼聲日高,
大部分軍方人士認為,遠在東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即使有蘇聯和中國的支持,
很可能不等衣國軍進抵戰場,當年韓戰就已經結束回家過聖誕節,
海爾·塞拉西皇帝,宣布派遣衣索比亞軍一個步兵營,
卡格紐營,參加朝鮮戰爭,
由於路途遙遠加上其他問題的耽擱,卡格紐營的1153人,
西元1951年7月,才抵達朝鮮半島,編入美軍步兵第7師序列,
此後一年多時間裡,他們一直沒有參加戰鬥,
西元1952年10月31日,聯合國軍指派衣索比亞營,
向上甘嶺發起攻擊,在朝鮮戰場待戰一年多的衣索比亞軍,
終於等到參戰機會,衣索比亞營在戰爭中陣亡121人,
負傷536人,共計657人,
直至西元1965年,才撤離朝鮮半島,
西元1962年衣索比亞政府將厄利垂亞改為一州,
激起厄利垂亞人反抗,厄利垂亞人隨即組織,厄利垂亞解放陣線,
開展長達30年的武裝抗爭,
西元1974年,衣索比亞發生軍事政變,皇帝被廢黜,
西元1978年,德爾格政權投向蘇聯,獲得大量蘇援,
衣索比亞在西元1980年代,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
由於門格斯圖政府的經濟政策,對國家造成嚴重的損害,
衣索比亞出現前所未有的饑荒,各國為了抒解當地災情,
而舉辦了一個超大型演唱會,並由邁克爾·傑克遜和雷昂納爾·里奇,
為大會作了一首主題曲「天下一家」,
衣索比亞問題使世界關注到第三世界武器氾濫,
以及富裕國家的壓逼造成的經濟失衡,
引致西元1980年代的綠色運動思潮,
西元1987年9月更名為,衣索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西元1989年9月,在衣索比亞的蘇聯顧問與古巴軍人全部撤出,
經過多年內戰,西元1991年5月,
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革陣)武裝推翻,
埃革陣組建過渡政府,梅萊斯·澤納維任總統,
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也組建厄利垂亞過渡自治政府,
西元1993年,兩年過渡期滿,
厄利垂亞經全民公決,脫離衣索比亞獨立,
西元1994年,衣索比亞頒布新憲法,明確規定各民族擁有自決權利,
西元1995年8月改國名為,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西元1997年,厄利垂亞發行自己的貨幣,奈克法,與衣索比亞交惡,
西元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爆發衣厄戰爭,
西元1994年12月,制憲會議通過《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憲法》,
決定改國體為聯邦制,政體實行三權分立和議會內閣制,實行政教分離,
經聯邦院和人民代表院三分之二多數同意後通過,任期為6年,
由多數黨或多黨聯合組閣,集體向人民代表院負責,
聯邦議會由人民代表院和聯邦院組成,
人民代表院系聯邦立法和最高權力機構,
由選民直選產生的547名議員組成,少數民族至少占20席,任期五年,
聯邦院擁有憲法解釋權,以及裁決民族自決或分離,各州間糾紛等權力,
由大約117名各民族代表組成,每個民族至少有一位代表,
此外每百萬人口可增選一名代表,
由各州議會推選或人民直選產生,任期五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