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利諾共和國, 通稱聖馬利諾,

又稱「最莊嚴尊貴的聖馬利諾共和國」,首都聖馬利諾市,

全國人口約30多萬人,主要人口為義大利人,

說義大利語,使用拉定字母,

位於義大利半島亞平寧山脈東北側,

處於被義大利包圍的國中國狀態,

聖馬莉諾共和國,是歐洲的第三小的國家,

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小的共和國,

 

建於西元301年,當時義大利基督徒人數以及勢力已經相當龐大,

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在不願意妥協的情況下,

連下4道迫害基督徒的諭令,甚至發生用活人獻祭的情形,

這時來自南斯拉夫的石匠,聖馬利努斯,率領一群基督徒逃到義大利的,

蒂塔諾山,建立一個小型的基督徒社區,並且利用險峻的地形,

在其中的三座山頂上建築三座城堡,鼎立呼應,抵禦外敵,

確保社區安全並且得到,利密尼大主教,卡烏迪奇歐,

委任聖馬利努斯為當地的六品副祭,

於西元301年9月3日,准許聖馬利努斯在蒂塔諾山頂上創立國家,

這位聖馬利諾的國父出身低微,家無恆產,但竟變成聖馬利諾的一國之君,

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他在臨終的時候曾經向國人說這樣一句籤言,

聖馬利諾的子民,必須永遠做自由的子民,

 

西元305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退位,繼任的君主是君士坦丁大帝,

他鑒於自己的實力無法壓制群雄,所以對基督徒表示親善,

希望上帝能夠幫他獲勝,並且在夢中得到啟示,

於是在他軍隊的盾牌和頭盔上,飾以基督之名,

果然大獲全勝,君士坦丁大帝統一羅馬帝國之後,

教會和國家就結下不解之緣,馬利努斯因保護基督教徒有功,

終於成為羅馬天主教會赦封的聖徒,

 

西元四世紀至八世紀,聖馬利諾一直是在,烏爾比諾公國,

的保護之下,當時這裡一切內部的事物都由社員大會議決,

凡是16歲以上的男女都有表決權,後來權力移轉到國民會議,

只有家長才想有表決權,當地的居民中有農民,獵人,樵夫,石匠,

牧羊人,有不結婚的修道士,他們居住在教堂的周圍,

受到聖馬利諾修到院長的管轄,

 

西元八世紀,蒂塔諾山有一座城堡屬於烏爾比諾公國所轄的,

羅馬教廷,蒙太費爾特權教區,

 

西元九世紀,利密尼大主教,德爾托內,與聖馬利諾修到院院長,

斯泰法諾神父之間,就雙方土地佔有權的問題發生爭執,

德爾托內認為維斯泰法諾侵佔了利密尼教會,

在蒂塔諾山西側的某些土地,

而斯泰法諾則設法證明利密尼教會從未擁有這些土地,

最後由於羅馬教廷般布了,費雷特拉諾赦令,才平息的雙方的爭端,

這份赦令頒布於西元885年2月20日,是聖馬利諾有史以來第一份文字記錄,

它規定卡索萊,拉韋利諾,法布里卡,賽拉瓦萊,皮尼亞里亞,

格裡齊亞諾,艾爾維亞諾,菲奧倫蒂亞,佩特羅尼亞諾,弗拉杰拉里亞,

等土地都屬於聖馬利諾所有,領土大約只有4平方公里,

 

聖馬利諾共和國這個名稱,最初是出現在一份列舉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

各獨立國的文件中,

 

西元十一世紀,亞平寧半島處在政治分裂的狀態中,

許多公國和自由城邦相互之間不斷發生戰爭,但是這種割據的局面,

反而有利於聖馬利諾的獨立生存,它不向相鄰的公國購買一些零星的土地,

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社區,

 

西元1244年12月12日,

聖馬利諾正式組建城邦行政機構,由兩位執政官共同執政,

西元1263年,聖馬利諾制定了共和國法規,

十三世紀末,這個國家的領土已擴大到26平方公里,

但是時常受到戰亂的騷擾,蒙太費爾特區,

利密尼和拉韋那等地的大主教,

一遇到機會都想把這個小國佔為己有,

於是聖馬利諾人便在蒂塔諾山三座主峰的陡峭懸漄上,

修築了極難攻克的雕堡,敵人入侵時,

聖馬利諾不分男女老少紛紛上陣,

一次又一次地擊退入侵的敵人,

 

十四世紀時,這個小山國更加鞏固,

法律規定年滿14歲至60歲的聖馬利諾人,都有服兵役的義務,

切斯塔和蒙塔萊兩座要塞的衛戍人員,都必須宣是終生生活在要塞當中,

對於受到迫害的避難者可以得到殷勤的款待,

入夜後非持燈火不得在街上行走,有時失竊時,守夜人如無法捕獲竊賊,

必須賠償被盜者財產的損失,賭博者和街道上傾倒汙水,

或垃圾者要處以罰款,叛國者則處以絞刑,子孫後代終身放逐,

西元1440年,蒙泰費爾特家族和利密尼的馬拉泰斯塔家族之間發生戰爭,

西元1448年1月12日,這個小山國正式以聖馬利諾共和國為國名,

西元1460年,聖馬利諾與羅馬教皇,庇護二世,

那布勒斯亞拉岡王朝國王,阿方索五世,

以及烏爾比諾公國的,腓特烈伯爵,三方結為同盟,

於西元1463年擊敗了,馬拉泰斯家族,

同年6月27日,羅馬教皇庇護二世頒布赦令,

宣布聖馬利諾收復從前被敵人佔領的,

菲奧倫蒂諾堡壘,賽拉瓦萊,法埃塔諾,蒙特費迪諾,

等城鎮的領土主權是合法的,同時還將馬拉泰斯家族的發源地和采邑,

韋魯基奧,賜給了聖馬利諾,結果遭到當地民眾持續一個多世紀的抗爭,

最後聖馬利諾不得不放棄這塊屬地,從此之後,

這個山國便再也沒有增添過一寸土地,

也從來沒有侵占過其他國家領土的企圖,

 

西元1503年,羅馬華倫提諾公國大公,波吉亞,看中了聖馬利諾,

強行派兵親佔了蒂塔諾山,他是教皇亞歷山大的私生子,

西元1502年他父親去世時派兵圍困梵蒂岡意圖操縱選舉,

但教廷在羅馬是名的保護下選出,庇護三世,

但庇護三世當上教皇不久就死去,

西元1503年10月,尤里烏斯二世,就任教皇之後將波吉亞逮捕,

因此波吉亞指統治聖馬利諾6個月,

西元1543年6月4日晚上,羅馬教皇,保祿三世,派出一之5百人的部隊,

兵分兩路,企圖出其不意地襲擊睡夢中的聖馬利諾人,

保祿三世出身於托斯卡那雇傭軍將領的家庭,羅馬教皇,英諾森八世,

在位十年僅16或17歲,因家族糾紛而遭到欺壓監禁,

後來由於後來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羅德里戈波吉亞,出面保護,

才能一帆風順,但是其中一支軍隊在黑夜中迷失山路,次日拂曉,

蒂塔諾山頂的第一座堡壘發出了戰鬥警報,

另一支已經到達的教皇軍隊,不得不全部撤回,

於是聖馬利諾人獲得全面的聖利,

聖馬利諾人把6月4日定為慶祝紀念日,

西元1549年,聖馬利諾和烏爾比諾公國訂立了攻守同盟條約,

西元1556年,羅馬教皇,保祿四世,派出他的爪牙,圭多巴利多羅韋,

企圖用武力侵佔這個山國,但是最後還是被擊退,

 

西元1631年,烏爾比諾公國滅亡,聖馬利諾的四周被教皇國所包圍,

因此,消除教皇國的敵意和取得教廷的保護,

就成為聖馬利諾國家生存的大事,但是梵蒂岡教廷不僅不予保護,

反而宣布蒂塔諾山屬於教廷的統治範圍,幸好這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此時,國內的治安也很差,由於有了允許避難的法律,

使得境內充斥著罪犯,

西元1652年10月20日,聖馬利諾大議會,

決定議員由原來60名減少維45名,其中城市居明佔30席,

農民佔15席,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有權當選議員,

 

西元1739年10月17日,羅馬教皇使節紅衣主教,阿爾貝羅尼,

在兩名律師的陪同之下進入聖馬利諾,要求親自審判兩名罪犯,

他們的要求遭到拒絕之後,便下令禁止向聖馬利諾輸出小麥和其它食品,

並且還聲稱如果不是教皇的慷慨和寬容,

聖馬利諾人只能生活在瓦礫堆之中,

10月21日,拉韋那警察局長,帶著47名警察和1名劊子手來到聖馬利諾,

20月22日,又開來了500名步兵和騎兵,逮捕了這個山國的兩位執政官,

朱塞佩奧諾弗里,杰羅拉莫戈基,並且強迫他們交出國璽和城市金鑰匙,

10月23日,紅衣主教阿爾貝羅尼,

又請來了利密尼和拉韋拿兩地的貴族和修士,

在教堂舉行莊嚴的彌撒儀式,

要求全體聖馬利諾議員對教廷宣誓效忠,

但是議員們宣是只效忠於自己的祖國,

此後,國內各地反抗鬥爭此起彼落,

弄得入侵者無法安寧,有一個固傭兵隊長曾經說過,

這個國家簡直像個釘子一樣,會把你的喉嚨卡住,

最後羅馬教皇,克雷芒十二世,在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大使的敦促下,

於西元1740年2月5日頒布特別訓諭,宣布聖馬利諾重新獲得自由,

這個山國便把這一天定為,解放日,

 

西元1786年,聖馬利諾一位叫,布拉西,的檢察官知法犯法,

由於他過去曾經在羅馬教廷擔任過教士,為了逃避審判,

他竟向羅馬紅衣主教,盧伊吉瓦蘭蒂頁札加,提出政治庇難權,

這位紅衣主教要求引渡布拉西但遭到聖馬利諾拒絕,

於是羅馬教皇便派遣軍隊封鎖了這個山區,斷絕食物進口,

一直到西元1787年2月24日,才解除封鎖,

後來聖法利諾便將這一天定為,舵手主日,

 

西元1796年,拿破崙佔領奧地利和義大利,當他要義大利半島瓜分,

用以賞給他的部屬和親屬時,無意中發現了聖馬利諾,

他就召來一位聖馬利諾的人民代表,叫他陳述這個小共和國的歷史,

結果拿破崙對聖馬利諾非常感興趣,他認為自由現已在整個歐洲遭到排斥,

為聖馬利諾人民長期以來一直堅守著自由的聖殿,

於是他決定允許聖馬利諾繼續獨立存在,

西元1797年2月7日,聖馬利諾政府和法國政府代表,法國科學院院士,

法國數學家,加斯帕雷蒙日,共同簽屬了,法蘭西和聖馬利諾友好條約,

法國正式承認這個小共和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聖馬利諾公民應在法蘭西共和國受到尊重,納稅義務一概免除,

拿破崙還打算把鄰近的義大利某些省分劃分給聖馬利諾,

以擴大它的領土,但是聖馬利諾人民並沒有接受這項饋贈,

聖馬利諾的執政官,安東尼奧奧諾弗里,對拿破崙說:

別人的土地我們不敢要,我們對自己小小的版圖十分滿意,

因為她不願違背國父聖馬利努斯的銘言:

我們不要人家的一寸土地,但是我們也絕不肯給人家一寸自己的土地,

拿破崙聞訊後非常高興,改為贈送聖馬利諾1千噸小派和4們加農砲,

 

西元1812年,聖馬利諾先後與羅馬,義大利,內阿爾卑斯,

這三個共和國建貿易易關係並且結成聯盟,

西元1815年,滑鐵盧戰役之後召開的維也納會議時,

許多國家紛紛再度推行君主封建專制統治,

然而聖馬利諾的獨立主權仍舊受到各國的尊重與承認,

西元1830年至西元1860年,聖馬利諾成為那些為實現義大利統一,

而反抗奧地利統制的燒炭黨人和革命者的避難地,由於這種緣故,

這個小共和國時常於奧地利以及羅馬教皇的勢力發生衝突,

 

西元1894年7月3日,羅馬共和國被法軍所滅,

義大利近代史上有名的英雄,加里波第,

率領一支2千5百名步兵組成的反抗軍,轉戰各地,

7月30日,加里波第軍隊在聖馬利諾附近被奧地利包圍,

唯一的退入便是去聖馬利諾請求避難,聖馬利諾執政官,

多梅尼科馬里亞貝爾佐皮,對他們感到同情,

因為他自己早年時也因受到迫害而逃到聖馬利諾,

並且幫助他們得到合法的護照,

數日後他們又偷偷地潛回義大利各地,

繼續從事反抗奧地利人統治的工作,

 

在西元190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義大利著名詩人,卡杜奇,

對聖馬利諾英勇的行為曾給予高度的評價,

他認為這個小小的共和國不僅拯救了加里波第,

也激勵了義大利抵抗外侮的力量,奧地利當局和羅馬教廷,

對聖馬利諾庇護加里波第軍隊的行為極為不滿,

西元1851年6月24日夜,

奧地利和羅馬教皇的軍隊出兵侵佔聖馬利諾,以做為報復,

西元1854年9月,奧地利又以追捕罪犯為由,

企圖佔領蒂塔諾山上的三個要塞,後來由於法國的反對才沒有出兵,

 

西元1861年,義大利收復了大部分被奧地利佔領的土地,

成立了義大利王國,他們沒有忘記聖馬利諾人,

在他們最困難的歲月裡給予的幫助,

因此於西元1861年3月22日,兩國簽訂了友好條約和通商協定,

義大利承認聖馬利諾的獨立和領土主權,兩國的貨幣可以通用,

 

西元1870年9月,義大利王國的軍隊攻克了羅馬,

從而完成了國家統一大業,

西元1874年,義大利首次在聖馬利諾設立領事館,

西元1877年,聖馬利諾開始發行郵票,

西元1880年1月1日,聖馬利諾開辦了第一家電報局,

同年,義大利政府對聖馬利諾授予外國公民的榮譽和頭銜,都加以承認,

西元1897年,義大利和聖馬利諾兩國簽訂友好條約,

按照條約規定,義大利政府每年給付聖馬利諾3百萬義大利里拉,

以感謝他們在義大利蒙難時給予慷慨和無私的幫助,

十九世紀下半葉,聖馬利諾已有小規模的工業,

包括瓷器廠,化妝品廠,鮮花香精場和絲廠,

並於西元1890年參加了巴黎國際博覽會,

 

二十世紀初,聖馬利諾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失業現象相當普遍,

國內文盲極多,民心不振,國民普片對政府心懷不滿,

強烈要求參與對國家的管理,用大議會的名義來取代原來至尊無上的議會,

因為只有人民才是至尊無上的,

同年6月10日,聖馬利諾實行公民選舉,

只有各家的家長和大學畢業生享有選舉權,結果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

西元1911年聖馬利諾派出代表團,參加義大利獨立50周年的慶祝活動,

這個山國在倫敦參加簽署國際電報協定,

西元1914年,聖馬利諾又參加國際爭議的,海牙會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聖馬利諾保持中立,

但出於對義大利人民的一貫熱愛,國內人民向協約國捐出了7千美元,

一支舉著聖馬利諾國旗的戰地醫療隊派往前線,協助搶救協約國的傷患,

當戰是正在擴大的時候,又有15名聖馬利諾人民志願參加義大利陸軍參戰,

結果其中兩人在前線犧牲,3人做了奧地利軍隊的俘虜,備受虐待,

在舉國人民憤怒下,聖馬利諾就正式加入協約國參戰,

最終也成為戰勝國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聖馬利諾經歷了一段政局不穩和社會秩序紊論的時期,

工人要求就業機會和食物,農民要求在比較優惠的條約簽訂農業合同,

公務員要求提高薪水,與此同時,

義大利各地四處蔓延的法西斯主義,也波及聖馬利諾,

西元1923年3月4日舉行的大選中,聖馬利諾的法西斯黨取得絕對的優勢,

同年4月1日,法西斯分子,朱利亞諾戈齊,以及,菲利普穆拉羅尼,

兩人當選了執政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義大利曾經在西元1939年,

和聖馬利諾重申以前所簽訂的友好條約,

但是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卻對他後院這一塊自由之地,

感到非常反感,如果用武力征服,恐引起國際社會強烈的不滿,

因此他採用威脅和賄絡的雙重手段,以迫使聖馬利諾加入法西斯陣營,

聖馬利諾政府為了保全全國人民的生命起見,在重重的壓力之下,

不得不暫時向墨索里尼低頭,

 

西元1940年9月,墨索里尼強迫聖馬利諾法西斯黨的執政官,

要對英國宣戰,法西斯主義並未成為憲法的一部分,

所以一個月後,一封來自聖馬利諾的極端秘密信件,

透過羅馬的美國大使館,轉給了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上面簽有許多聖馬利諾人的名字,信中大約是說:

我們受壓迫向貴國宣戰,但是我內心是不甘付和軸心集團的,

我們在內心理將永遠反對它,我們誓死為自由而戰!

最後,共祝自由萬歲!

西元1943年5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不久便攻入義大利本土,

來自義大利各地的難民紛紛湧入聖馬利諾避難,總數多達10多萬人,

這個小小的共和國本著人溺己溺的精神,無私慷慨地提供大量的食物,

當時聖馬利諾一個原本只有夫妻倆的家庭,竟同時容納了17名歐洲難民,

童年7月,隨著墨索里尼的垮台,聖馬利諾的法西斯執政黨也隨即被推翻,

西元1944年6月26日,英國飛機對聖馬利諾進行4次的轟炸,

投下243科重磅炸彈,炸死了60多名無辜的聖瑪利諾平民,

另外還有1百多人受傷,由於當時境內並沒有德國軍隊過境或駐紮,

所以最後英國政府向聖馬利諾支付了8萬英鎊的賠償費,

同年9月4日,法西斯德軍的一支空降部隊佔領了聖馬利諾,

兩周後盟軍殲滅了這裡的德軍,

同年10月,聖馬利諾正是對德國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聖馬利諾又恢復它過去中立的立場,

西元1949年,聖馬利諾境內設立了賭場,引起義大利政府的干預,

 

西元1951年的大選中,聖馬利諾的左翼政黨獲選,

由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

西元1953年,聖馬利諾和義大利在西元1897年舊條約的基礎上,

締結了新的友好條約,此後,聖馬利諾先後和美國,英國,法國,

荷蘭和比利時等國簽訂了引渡罪犯的條約,

 

在西元1978年和西元1983年的兩次大選中,

社會黨和共產黨獲勝並且聯合執政,

西元1983年9月,聖馬利諾和西歐7個中立國提出和平共處的倡議,

對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在馬德里舉行最後文件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

西元1986年,已連續執政8年之久的左翼聯合政府,

因社會黨和共產黨關係的惡化而倒台,天主教民主黨和共產黨,

出於各自的政治需要聯合組成,綱領政府,

西元1988年7月6日,聖馬利諾組成新的政府,

同年,聖馬利諾成為歐洲議會的會員國,

 

西元1990年,聖馬利諾共產黨改名為,民主進步黨,

聖馬利諾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持國家的獨立和主權,

擴大國際影響力,保護本國僑民在國外的利益,

積極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主張和一切友好的國家發展關係,

反對武裝干涉和侵略,捍衛人權,

目前,聖馬利諾以和義大利,比利時,奧地利,馬爾他,梵蒂岡,

等數十個國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並且和50多個國家建立領事級外交關係,

西元1992年,聖馬利諾正是加入聯合國,同時它還是國際法庭,

國際電訊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萬國郵政聯盟,世界衛生組織,

等國際組織的會員,

 

聖馬利諾的政治制度與眾不同,現行憲法起源於十三世紀,

正式通過於十六世紀號稱,第一號憲章,

所以它不僅是一個世界上稀奇古怪的聚集所,

並且也是早期藉民主的樣本櫥窗,裡面陳列著一個6百多年,

高齡民主政體的各種範本,它的正體是共和制,政體採責任內閣制,

類似三權分立,但是法律不多,立法權不張,

執政官是國家的元首,同事也是政府最高行政長官和大議會的議長,

行政權屬於國務會議,國務會議實際上就是政府內閣,

由大會議推選出10名國務委員組成,分管外交部,內政部,司法部,

財政部,外貿部,工業部,文教部,勞工部,衛生部,

以及農業部等十個部,這個國家不設外交總理,

外交部長兼任總理或首席部長的地位,

 

在行政區的劃分上,除了首都聖馬利諾城外,全國還設有,

基瓦,卡博戈,塞拉瓦萊,阿夸維瓦,法埃塔諾,菲奧倫蒂諾,

蒙特賈迪諾,杜馬尼亞諾,等8個居民中心,

每個中心設有1名任期一年的執政官,

 

立法權和司法權屬於,大議會,採單院制,由60名議員組成,

議員是直接普選產生,任期為5年,

 

聖馬利諾目前有6各政黨分別為,共和黨,社會黨,社會民主黨,

 

聖馬利諾共和國的軍事力量是世界上最小的,

國防是由義大利軍隊負責,

不同的分支機構有不同的職能,

這其中包括:執行儀仗職責,巡邏邊界,

護衛政府大樓和協助警方處理重大刑事案件,

聖馬利諾警方不包括在其軍事力量內,

弩兵軍團

弩兵軍團曾經是聖馬利諾共和國的核心軍事力量,

但現在只是一支由80名志願者組成的儀仗隊

自西元1925年以來,

弩兵軍團會在節日慶典上表演弩箭射擊,

該軍團的制服源自中世紀的設計,

雖然弩兵軍團迄今仍是一個法定的軍事單位,

但是該軍團並沒有任何軍事職能,

岩石衛隊

岩石衛隊是聖馬利諾共和國軍事力量中的一支前線部隊,

他們的一個職責就是邊界巡邏,負責巡視和保衛國境線,

而他們的另一個職責則是衛隊,負責保護聖馬利諾市內,

聖馬利諾政府所在地共和國宮

這個角色是他們最為被民眾所常見,

而他們的換崗儀式也是當地的風景,

除了這些軍事職責之外,根據西元1987年的法令,

所有岩石衛隊隊員也是聖馬利諾共和國的刑警

以協助聖馬利諾警方調查重大犯罪,

岩石衛隊的制服是獨特的紅綠色設計,

大議會衛隊

大議會衛隊成立於西元1740年,是志願性質的禮儀單位,

大議會衛隊也被當地人稱為「議會衛隊」或「貴族衛隊」,

由於他們制服上那醒目的藍色,白色和金色,

使得他們稱為聖馬利諾軍事力量中,最為人所熟知的部分,

他們也多次出現在聖馬利諾共和國的明信片上,

議會衛隊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執政官,

並在正式會議期間內保護大議會成員,

同時他們還在國家慶典或宗教節日裡,

充當政府官員的禮儀保鏢,

在過去所有在聖馬利諾境內,

擁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男性的家庭,

必須有一半的成員在軍裝民兵連服役,

這個部隊是聖馬利諾軍事力量中的基本戰鬥力,

但主要職責還是禮儀性的,許多聖馬利諾人,

將在軍裝民兵連服役視為一件驕傲自豪的事情,

現在在聖馬利諾境內,

居住六年以上的公民都可以申請參加,

軍裝民兵連的制服是深藍色,

同時配有一頂戴著藍色和白色羽毛的克皮帽

而軍裝民兵連的禮服則還包括白色的定位帶,

藍白相間的腰帶,白色的肩章和有白色配飾的袖口,

軍樂隊在正式歸屬上屬於聖馬利諾陸軍,

是聖馬利諾共和國的儀仗樂隊,該樂隊由50名音樂家組成,

其制服類似陸軍軍服,在大多數的國家正式場合里,

軍樂隊負責演奏音樂,

聖馬利諾憲兵隊

聖馬利諾憲兵隊成立於西元1842年,是一個軍事執法機構,

其成員是全職的,負責保護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並維護治安,

聖馬利諾軍事力量,由職業軍人和他們的志願者同事共同組成,

這些志願者也被稱為「志願兵部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