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大公國,通稱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城,

全國人口約60多萬人,主要人口為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

說盧森堡語,德噢,法語,使用盧森堡拉丁字母,

是一個位於歐洲內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

被鄰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包圍,

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因境內有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

歐洲投資銀行等多個歐盟機構,

被稱為繼布魯塞爾斯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這個小公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巨石文化時代,

那時便有比利時族分支的,特來弗里人,在這裡居住,

這些人以畜牧為生,養成了民風溫順的性格,

當北歐維京人和哥德人全盛時代,盧森堡人自然不是這些強大民族的對手,

於是紛紛逃入山中避難,對外通路也依靠兩山之間高架橋樑,

太平時期,高架道路四通八達,戰時中斷高架道路,

可以使侵略者知難而退,不得不放棄攻打,

西元前57年至西元前50年,凱撒的大軍橫掃地中海沿岸,

這是羅馬帝國最得意的時期,歐洲大陸大都劃入他的版圖,

這時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國都無法倖免,

小小的盧森堡也只好北面稱臣,羅馬帝國衰微後一分為二,

盧森堡屬西歐的一部分,當然歸屬於西羅馬帝國的事力範圍內,

現在德國西部的特里爾城,就是當時羅馬軍團司令部建造的城市,

還設有兵工廠,離特里爾城不遠處的,摩爾澤爾河,

上游的地區就是現在盧森堡大公國的所在地,當地道路綜橫,

村鎮密布,尤其是鐵工廠林立,這些鐵工廠利用當地茂密的森林,

以及豐富的礦藏,提煉鐵塊給特里爾兵工廠造武器,

供萊茵河羅馬軍團使用,當時在這裡定居的比利時人部落,

很早就懂得冶鐵技術,

 

從西元400年起,日耳曼部族開始從這裡,

將此地原來的居民比利時人驅逐到荒蕪的,亞耳汀山區,

之後日耳曼部族便取而代之的在摩澤爾河谷定居,

他們在那裡力求建立獨立王國的企圖,終因法蘭克王國的克洛維,

未能將將法蘭克各部落統一而落空,

 

在法蘭克王國統治時期,羅馬的傳統在這裡消聲匿跡,

只有教會成為它的庇護所,

儘管教會自身也淹沒在法蘭克族的汪洋大海中,

仍有若干孤島沒有被侵犯,福音才能從那裡再度傳播出來,

不久亞耳丁山區便成為聖徒之鄉,聖徒中最著名的英國傳教士,

聖羅利布羅德,曾經使許多異教徒改信基督教,

在他被異教徒殺害之前,

曾建立了今日盧森堡境內的聖城,埃希特納赫,

他於西元698年在聖城埃希特納赫建立的,

聖伯努瓦教修道院,早在加洛林朝代就以文化藝術中心而聞名,

 

西元963年4月12日成立了,盧森堡大公國,距離現在已經有1千多年,

創力盧森堡大公國的是查理曼大帝的後裔,亞耳丁伯爵,齊格弗里德,

當他到達現在盧森堡的時候,非常中意那塊山岩峻峭和曲折峽谷,

所構成形勢顯要的地區,便在阿爾澤特河畔的波克岩石上面,

建築了一座要塞城堡,它的位置正在在法國的,黎姆斯,

到德國特里爾的羅馬大道旁,

一塊凸出來的部位附近,鄰近有個守護台,

是西元三世紀,利安皇帝在位時興建的,

法蘭克人叫他,盧西林堡胡克,意思是小要塞城堡,

齊格弗里德也就給自己要塞娶了這個名字,這個地方地理位置重要,

遠自羅馬時代起,便是萊茵河流域與巴黎盆地的交通要衝,

若干年後就成為今天聞名的盧森堡公國,齊格弗里德建造了這座城堡,

也創立了盧森堡的貴族,並且這個貴族的世世代代中,

出現了許多帝王公侯的人物,

最初5百年,盧森堡是日耳曼封建侯國中的一個,

 

西元1060年,齊格弗里德的後裔,康拉德,受封為盧森堡伯爵,

後來又以聯姻的方式擴增領地,但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

於西元1163年由德國的,亨利四世,兼領盧森堡,

不久他又成為比利時的,那幕爾伯爵,

而那幕爾伯爵家族利用婚姻來擴大領地,是一向著名的,

那幕爾女伯爵,艾米辛蒂,他的第二任丈夫,

比利時林堡的的大公,瓦勒朗,在這次聯姻中使他的兒子,

亨利五世,兼領了兩地而成立的,盧森堡林堡王朝,

 

西元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成為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

西元1310年,亨利七世將盧森堡爵位讓位給他的兒子,約翰,

約翰同時又即任波希米亞的王位,

西元1346年,約翰死於英法百年戰爭的,克雷西戰役,

西元1354年約翰的兒子,查理,將盧森堡擴升為大公國,

傳給他最小的弟弟,查裡自己則於次年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

之後盧森堡家族之中又有查理四世的兩個兒子,文策斯納斯,西吉斯蒙德,

都先後當上神聖羅馬皇帝,\

 

西元1411年,在西吉斯蒙德摘下孤絕冠冕,出任德意志國王後,

盧森堡開始沒落並且擋不住勃良第的,腓利三世,入主盧森堡,

自此以後,盧森堡大公國的歷史就和勃力第王朝,

荷蘭和比利時的繼承息息相關先後被,查裡五世,

和他的兒子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所統治,腓力二世,

並將西班牙色彩濃厚的建築引入,豐富了樸素的盧森堡,

到了十五世紀中葉,由於歷次戰爭和複雜王朝的兼併,

又使得盧森堡成為比利時州聯盟之一,又因在歷次戰爭中經常敗北,

後來曾輪流被勃良第,西班牙,法國和奧地利等國所統治,

 

西元1555年,盧森堡又落入西班牙手中,

 

西元1684年,盧森堡捲入法國波旁家族和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之間的糾紛,

結果遭到法國所發動的恐怖圍攻,死傷慘重,

於同年6月7日撤出城市,法王路易十四世以勝利姿態入主盧森堡,

不久之後,重掌盧森堡的西班牙,

於西元1701年至西元1704年,發生王位繼承戰,

西元1714年,盧森堡又被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自西班牙手中搶了過去,

西元1794年11月21日,盧森堡又被法國所併吞,

 

西元1812年,拿破崙失敗後於西元1814年至西元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中,

決定讓盧森堡重新獲得獨立成為大公國,並和荷蘭王國結為聯邦,

西元1830年,當比利時人起而反抗荷蘭國王,威廉一世,

大部分的盧森堡人也都起來反抗,叛亂平息後,

盧森堡被荷蘭和比利時瓜分,

納入荷蘭的部分成立了大公國,但受到荷蘭的統治,

西元1839年4月的,倫敦會議,根據條約規定,

經盧森堡境內瓦隆區大部分的地方割讓給比利時,

確定由荷蘭國王兼領現在盧森堡的邊界,

西元1866年初,盧森堡與德國斷絕了政治關係,

西元1867年5月,盧森堡正式獨立,由列強保證它的中立,

盧森堡大公國由,拿索王朝,所統治,

西元1890年,荷蘭國王,威廉三世,駕崩之後,

盧森堡大公國由拿索的,魏爾堡公爵,阿道夫,所統治,

 

西元1905年,在由魏爾堡公爵阿道夫的兒子,威廉四世,繼任接管,

此後盧森堡和荷蘭同一君主的關係宣告終止,

西元1911年,阿道夫大公的長女,瑪莉,繼任做了女大公,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元1914年8月2日,

盧森堡被德國佔領,主權橫遭德軍強代執行,瑪莉因為羞見國人,

於西元1919年讓位給她的妹妹,夏露蒂,瑪莉自己隱退進入義大利修道院,

西元1921年,盧森堡和比利時達成經濟聯盟並加入國聯,

夏露蒂出任大公之後召,菲利克斯親王,

為盧森堡的駙馬,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

根據西元1867年倫敦公約的規定,盧森堡是個永久中立的國家,

它遭到德軍的入侵後,夏露蒂卻堅持保衛自制權的立場,

拒絕在征服者的面前屈膝,號召全國人民起來反抗納粹,

西元1940年,她於倫敦設立流亡政府,夏露蒂也曾流亡到西班牙和美國,

西元1944年,盧森堡因軸心國的戰敗才重獲自由,

盧森堡自知國小民弱,對周圍鄰國一個也惹不起,

因此只好靠國際協防的力量來保護自己,

西元1945年,盧森堡和比利時聯盟,

同年10月24日,盧森堡加入聯合國成為創始會員國,

西元1947年,盧森堡和荷蘭以及比利時簽訂關稅聯盟,

西元1949年,盧森堡廢除中立政策,

同年4月4日,盧森堡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西元1955年,盧森堡又和荷蘭以及比利時簽訂,資本自由周轉協定,

西元1958年1月,盧森堡成為歐洲共同市場的成員國,

此外,盧森堡也是歐洲議會秘書處以及歐洲法庭的所在地,

西元1964年11月12日,夏露蒂女大公禪位給她的長子,尚為子,

稱之為,尚大公,大公的夫人則是鄰國比利時國王的妹妹,

盧森堡大公雖然擁有歐洲最大的財富之一,

但是他居住的城堡只有簡單的外貌,深受盧森堡人民的愛戴,

 

根據西元1968年10月7日,所修正的憲法規定,

盧森堡大公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國,由拿索皇室世襲統治,

大公的身體為神聖不可侵犯,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

大公除了行使憲法以及依憲法所通過的特別賦予的權力外,

別無其他權力,

 

單院制議會,代表國家,議員議決事項只以大公國的公眾利益為前提,

不必諮詢選區裡的選民,並且採取議會民主制,採直接選舉制,

任期為五年,可以連選連任,全部共有64名議員,代表4個基本政黨,

 

國家議會,由大公任命21位終身職委員組成,具有部分上議員的權力,

可以行使若干立法功能,並且是全國最高行政法庭,

只有國會有權否定它的意見,行政權是由大公透過政府來行使,

大公可以規定內閣的組織,內閣的組成至少包括3名閣員,

內閣向國會負責,

 

盧森堡至少成立一個和政府有關的行政法院,負責審議法律計劃,

得建議修正案,處理行政訴訟,對大公一切的諮詢和法律問題提供意見,

有關民權糾紛案件純屬法院職權,有關政治的糾紛案件,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也是屬於法庭的職權範圍,

 

司法機關包括,上訴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初級法院等,

法官是終生職也是由大公任命,軍事法庭的組織和職權,

法官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法官的任期均以特別法加以規定,

 

盧森堡大公國總面積約2586.3平方公里,全國的行政區域分為,

盧森堡,迪基布,格雷文馬赫爾,等三個省,總計共26個市鎮,

 

盧森堡主要的政黨有,民主黨,社會勞動黨,盧森堡共產黨,基督教社會黨,

 

一般的盧森堡人最少會說三種語言,大多數人講德國方言,

其中混雜著從法語中借用的大量詞彙,因此德語是盧森堡最流行的語言,

一部分盧森堡人說法語,同時也有人說英語和盧森堡語,但以法語為國語,

私人交談時則多用日耳曼語系一支的,列茲伯斯蓋斯語,

這是盧森堡的方言,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外國人很難聽得懂,

 

盧森堡這個國家雖然很小,但它卻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個成員,

因此也擁有一支小型的國防武力,但是只有陸軍沒有空軍,

只有陸軍沒有海空軍,全部兵力只有630人,

最高指揮官只是上校,陸軍共編組為3個戰鬥連,

比較重要的裝備配備反戰車飛彈的吉普車,低空防空飛彈,

105厘口徑以下各型大砲,以及一些高射砲,機關槍,步槍和手槍,

全年國防預算僅4千5百萬美元,此外還有5千人的後備部隊,

盧森堡採募兵制,在退役之後會被優先轉業到警界,司法界,

郵政電訊局,林務局或海關等機關去服務,

因此盧森堡的青年們都很樂意從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