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古什共和國,又譯殷古什共和國,首都馬加斯,

全國人口約40多萬人,主要人口為印古什人,

說俄語,印古什語,使用俄文,

印古什共和國位於高加索地區,屬北高加索聯邦管區

東接俄羅斯車臣共和國,西部和北部與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接壤,

南以大高加索山脈分水嶺與喬治亞比鄰,

印古什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中,

除了莫斯科聖彼得堡塞凡堡以外最小的聯邦主體,

 

西元前10000至西元前8000年:

印古什人的祖先,納赫人,從兩河流域肥沃月灣地帶,

遷徙至高加索地區,開始農耕灌溉馴化並飼養動物

西元前6000至西元前4000年:

進入新石器時代,並且此地區的居民已經知道使用陶器

近代在阿里聚落和馬加斯附近發現了石製工具:

石斧,石刀,打磨過以及帶有鑽孔痕跡的石器,泥製餐具等等,

在平地聚落有發現泥磚,在山區聚落則發現了用石牆環繞的聚落,

且可追溯至西元前8000年,

西元前4000至西元前3000年:

在那薩爾-柯特,木志奇,伯茲,艾比-戈夫,(納茲蘭),

已經發現輪軸技術的使用,騎乘馬匹

金屬製(金,銀,銅,鐵等)餐具鎧甲刀具以及箭頭

西元前400-西元800年:

由羅馬人的文獻得知,在北高加索中部,東部出現阿爾巴尼亞王國,

西元900至西元1200年:

在高加索的王國分裂為阿蘭尼亞和阿蘭尼亞貴族,

德國科學家,彼得·西蒙·帕拉斯

認為阿蘭尼亞人是印古什人的直接祖先

西元1239年:

由於蒙古入侵,阿蘭尼亞首都馬加斯

北高加索高地的阿蘭同盟之民族與部落,

金帳汗國拔都汗之部眾所摧毀,

歷史上馬加斯的原址與現今印古什之首都位置大約相同,

西元1300至西元1400年:

阿蘭人帖木兒脫脫迷失,之間在捷列克河發生部落戰爭,

在山區的阿蘭人建立城堡要塞,抵禦侵略者,

低地的阿蘭人部落則被蒙古佔領,

於是開始了阿蘭人對蒙古人的反抗與叛亂活動,

西元1500年:

俄羅斯征服了高加索地區,

西元1558年,卡巴爾達親王,捷姆留克,遣使至莫斯科

希望能得到伊凡雷帝的幫助,以擊敗印古什部落,

伊凡雷帝和捷姆留克的女兒瑪利亞結姻,

於是形成莫斯科與卡巴爾達的聯盟

意圖將沙皇的疆土擴張至高加索中部,

並且對抗頑固的凡那赫人(車臣人),

西元1700年:

俄軍欲取得具有戰略意義的達里爾山谷

但在數次戰役後,於印古什村落附近落敗,

因此位於該部落的民族就被稱為印古什人,

到了十九世紀,俄羅斯開始征服印古什人,

 

二十世紀蘇聯時期,印古什人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西元1991年,車臣宣布脫離蘇聯,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印古什選擇自車臣-印古什分裂,

因此西元1992年印,古什加入了俄羅斯聯邦

試圖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與奧塞梯的爭端,

也希望俄羅斯能以讓他們重回自己土地,

來表揚他們對俄羅斯的忠誠,然而,奧塞梯極端民族主義者,

卻提升了北奧塞梯的民族緊張情緒,

也引發了西元1992年10月下旬的印古什種族清洗,

數以千計的印古什人,被俄羅斯-奧塞梯聯軍作為人質,

西元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開始,雙方的難民流入印古什,

西元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

則湧入更多難民,為印古什帶來問題,

 

西元2001年總統,奧舍夫,被迫離職,

接續他的是前KGB幹員,穆拉特·查基科夫

在他統治任內,許多印古什青年被俄羅斯和奧塞梯敢死隊綁架暗殺,

西元2008年10月18日,印古什反抗者,

在納茲蘭附近以手榴彈和機槍掃射俄軍車隊,

 

印古什共和國憲法西元1994年2月27日實行,

共和國首腦為總統,人民議會包含34名議員,

任期四年,由選舉產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董 的頭像
    王董

    王董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