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人民共和國,通稱孟加拉國,首都為達卡,
全國人口約1億多人,主要人口為孟加拉人,
說孟加拉語,英語,使用印度文,
位於孟加拉灣的海域面積,大致等同於陸地面積,
孟加拉族是南亞次大陸古老民族之一,
孟加拉地區的最早居民是亞澳人,
爾後有使用藏緬語族的蒙古種人,從東北部進來,
這幾部分人經過長期融合,逐漸形成今天的孟加拉人,
九世紀已有統一的封建國家,
十三世紀受外來影響改信伊斯蘭教,
十六世紀時,該地區已經發展成次大陸上人口最稠密,
經濟最發達,文化昌盛的地區,
十七世紀被莫臥兒帝國征服,
西元1757年,普拉西戰役,後遭受英國殖民統治,
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西元1904年,孟加拉地區曾被英國殖民政府分割成東西兩部,
後來復合,西元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時,
東孟加拉地區(後改名稱東巴基斯坦),
則根據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的蒙巴頓方案,
歸巴基斯坦,但是,地理上的相互隔絕,民族,
文化和語言的巨大差異,終於使相距約2000公里的東,
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走向不可調和的地步,
西元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布獨立,
並在4月於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
隨後東巴基斯坦發生大規模動亂和難民潮,
印度以戰爭手段支持孟加拉獨立以牽制巴基斯坦,
11月21日,印軍在蘇聯的支持下,大舉入侵東巴基斯坦,
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
12月,戰爭擴大到西巴基斯坦,發展成全面戰爭,
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
要求印巴雙方停火和撤軍,印軍仍持續大舉進攻,
於12月16日攻占達卡,東巴基斯坦駐軍無條件投降,
西元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放了被以「叛國罪」逮捕的東巴人民聯盟領袖,
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此人就任孟加拉國首任總統,
西元1972年2月24日,正式承認孟加拉國的獨立,
也是首批承認孟國的穆斯林居多國家,
也於西元2000年訪問馬來西亞,
兩次訪問使得兩國開始進行合作,
使孟加拉國勞工能夠出口至馬來西亞,
西元1974年,孟加拉爆發獨立以來首次大規模飢荒,
西元1975年8月15日,孟加拉國人民聯盟領袖,
首任總統,謝赫·穆吉布·拉赫曼,遇刺身亡,
西元1981年5月30日,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領袖、
阿卜杜勒·薩塔爾,出任代總統,
西元1982年3月24日,
陸軍參謀長,海珊·穆罕默德·艾爾沙德,宣布實行軍管,
解除薩塔爾的總統職務,
自任軍法管制執行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後任總統,
齊亞·拉赫曼遺孀,卡莉達·齊亞,領導的民族主義黨,
及穆吉布·拉赫曼長女謝赫·哈西娜人民聯盟,
與艾爾沙德軍政府展開鬥爭,
西元1990年12月6日,艾爾沙德辭職,結束他九年的獨裁統治,
在西元1991年大選中,卡莉達·齊亞獲勝出任總理,
西元2006年10月31日,無黨派看守軍政府成立,
總統,亞傑丁·艾哈邁德,兼任看守軍政府總理,
孟加拉國第九屆議會選舉,原定於西元2007年1月22日舉行,
但由於當時兩大政黨前總理卡莉達·齊亞,為首的民族主義黨,
和以前總理謝赫·哈西娜為首的人民聯盟,鬥爭日趨激烈,
政局日益惡化,總統亞傑丁·艾哈邁德被迫於,
西元2007年1月11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取消一切政黨活動,
西元2007年1月12日,法赫爾丁·艾哈邁德,宣誓就任看守政府總理,
他的看守軍政府執政兩年,在國際壓力下,
西元2008年12月29日,舉辦國會大選[13],結果人民聯盟大勝,
贏得國會300席中262席,黨主席謝赫·哈西娜,
於西元2009年1月6日第二次出任總理,
西元2009年2月12日,齊魯爾·拉赫曼,
就任第十九任孟加拉國總統,
近年孟加拉國社會較為穩定,經濟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