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共和國,通稱哥斯大黎加,首都聖荷西,

全國人口約400多萬,主要人口為麥士蒂索人,

其餘為穆拉托人,白人,黑人,美洲原住民,

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使用西牙文,意思為「豐饒海岸」,

北鄰尼加拉瓜,南與巴拿馬接壤,

是中美洲國家中最進步的一個共和國,

在西班牙尚未征服此地之前,這裡原來住著一些未開化的原始居民,

但是它的歷史從哥倫布第四次,也就是最後一次訪問新大陸的航程中說起,

 

西元1502年9月18日,哥羅布在第四次行海中,由於誤入加勒比海颶風區,

才輾轉發現了哥斯大黎加,當時哥倫布由宏都拉斯東岸的,海灣島,

經過哥斯大黎加的時後停泊在,利蒙港,哥倫布派遣它的兄弟,

貝托海梅,登陸探路,貝托海梅翻過幾座山頭,深入內陸約80公里處,

帶回幾個土著回來,哥倫布驚奇地發現,

這些土著身上都戴著金光閃爍的黃金製品,而且是漂亮和善,

一付銅色面孔的農人,當時他就讚賞這個地方是富庶的海岸,

因此就以富庶的海岸,Rich Coast,做為這個地方的命名,

哥斯大黎加在西班牙語中就是富庶海岸的意思,當時這個地方居住著,

納瓦人,加勒比人,博魯卡人,喬羅特加人,科羅比西人,

等若干小而獨立的印地安部族,哥倫布從這裡返回西班牙以後,

就再也沒有來過新大陸,所以這個富庶的海岸以後也就沒有人理會,

到了西元1509年後,哥斯大黎加才有西班牙移民前來經營,

西元1524年,西班牙在瓜地馬拉設置總督的同時,也合併了哥斯大黎加,

西元1562年西班牙人在,卡塔戈,建立了殖民政府,

哥斯大黎加在瓜地馬拉西班牙政府的控制,長達兩個半世紀之久,

由於當地土著個性溫順,所以在兩個半世紀的統制期間,

人民並沒有遭到西班牙統治者的殺害,

直到哥斯大黎加獨立的時後,都沒有留過一滴血,

在西元1580年到西元1583年,這一段真正殖民期中,

哥斯大黎加只是瓜地馬拉王國的一省,但是在宗教方面,

哥斯大黎加當時是附屬於尼加拉瓜主教區,

 

當西元1821年9月15日,瓜地馬拉宣告獨立的時後,

哥斯大黎加的西班牙殖民官,也順從當地的民意簽署獨立告文,

西元1822年,哥斯大黎加成為墨西哥帝國的一員,

西元1823年,墨西哥帝國瓦解,哥斯大黎加加入中美洲聯邦,

西元1824年11月22日,中美洲聯邦宣布基本憲章,

規定聯邦有共同的元首,各邦還另有自己的元首,

在反抗瓜地馬拉出身的保守派獨裁者,拉斐爾卡雷拉,的市民戰爭中,

自由主義愛國者總統,法蘭西斯克摩拉桑,不幸敗北,

導致西元1838年11月14日中美洲聯邦分裂成,宏都拉斯,薩爾瓦多,

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等中美洲國家,

西元1848年8月30日,哥斯大黎加終於成為獨立共和國,

但之後的西元1856到西元1857年中,哥斯大黎加都在窮於應付,

威廉瓦爾梅海盜集團,對哥斯大黎加的侵擾,在獨立後的第一個五十年代,

豪門巨室一直佔據著哥斯大黎加政府的要津,後來的政黨政治,

由自由和保守兩派交替執政,公平競爭,才使哥斯大黎加得到刻意的建設,

並且向美國貸款,發展國內的交通事業,

西元1860年後,哥斯大黎加生產的咖啡逐漸打入國際市場,

同時英國也加入投資的行列,美國更介入香蕉的生產事業,

西元1870年至西元1882年在位的總統,瓜地亞,

開啟了哥斯大利家經濟發展的端倪,

西元1890年,羅德里格斯,當選哥斯大黎加總統,開啟了民主政治的體制,

從十九世紀初,美國對這裡的政治和經濟影響更大,

 

哥斯大黎加曾經歷經過一次獨裁統治時期,

在西元1917年推翻,地諾哥,的獨裁革命中,

還有許多婦女參與其事,

 

西元1947年12月7日,哥斯大黎加曾經向日本宣戰,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哥斯大黎加從未出過一兵一卒,

西元1944年,由國家自由黨首領,漢卡多,執政知後,

採取了若干限制外資的措施,

西元1945年11月2日,哥斯大黎加加入聯合國,成為創始會員國,

西元1948年4月15日,哥斯大黎加參加美洲國家組織,

成為會員國,在同年選舉時發生過保守派議會不承認改革主義者,

烏拉特,所率領的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的事件,

當時執政執政已達8年之久的保守派總統,為了權宜之計,

保守派總統與國內擁有武裝民兵的共產黨攜手合作,

因而失去選民,在大選中失敗,

但他卻拒絕將政權交給何法當選的總統,

為了威脅國人順從,他還把共產黨民兵調到首都,

在全市多地舉行武裝示威遊行,這時一位信仰自由主義,

種植咖啡的農人,菲蓋雷斯,起來高舉反抗的旗幟,

率領6百名子弟兵,經過一連串疾如閃電的游擊進攻,

就把共產黨打得落花流水,勝利之後,

他暫時以執政團首領的身分掌權,

上台後就把政府軍隊和他自己率領的義勇軍悉數解散,

然後把政權交給那為在選舉中和法贏得勝利的人,

自己又回到鄉下讀書種田,後來他還兩度當選總統,

並實施廣泛的社會改革,使得哥斯大黎加成為一個真正的福利國家,

 

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執政者大力引進外資,尤其是美國,

但是在西元1970年,引起了美國開發錫礦的示威遊行,

西元1974年5月8日由,奧杜柏,當選為哥斯大黎加總統,

西元1977年5月至8月,發生了歷時18年的大罷工,

這是哥斯大黎加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罷工,

但也因此使得哥斯大黎加以後的執政者,比較關心人民的情緒,

並且採取維護本國經濟權益的措施,

西元1978年由,卡拉柔,當選哥斯大黎加總統,

西元1982年選出,孟戈,繼任哥斯大黎加總統,

西元1983年9月15日,哥斯大黎加宣布成立永久中立國,

西元1986年2月3日由,阿里亞斯,當選哥斯大黎加總統,

他積極主張中美洲國家的和平相處,

因而獲得西元1987年諾北爾和平獎,

西元1989年11月哥斯大黎加加入,國際關稅貿易協定(GATT),

外國人可以在哥斯大黎加自由經商以及買賣不動產,

西元1990年的大選中,由基督社會聯盟黨候選人,喀德戎,

選哥斯大黎加總統,

西元1994年5月由,費蓋雷斯,當選哥斯大黎加總統,

同年5月4日,哥斯大黎加與墨西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這個高度民主的國家有中美洲瑞士的稱呼,

實施行政,立法,司法和選舉,四權分立,

行政權不可干涉議會和司法機構的職權,

對於選舉事務也絕對禁止過問,人民投票也大都根據候選人的學養,

品德和才能,很少聽說有金錢和暴力介入選舉的情事發生,

哥斯大黎加的行政權由總統代表人民行使,總統以下設有各部部長輔佐,

總統,副總統和第二副總統,都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任期為4年,任期滿後須隔8年才可以重新出來競選,

總統不但是國家的元首,同時也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長,

擁有很大的權力,總統以下設有18個部,各部部長由總統任命,

立法權屬一院制的立法院,立法院由57位議員組成,

由無計名的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任期為4年,不得連選連任,

須隔4年後才可以重新參加競選,法律是由立法院和行政當局起草,

必須經過3次辯論才能由立法院通過,送請總統公布生效,

司法權是最高法院,和其他依法設立的各級法院共同行使,

最高法院是司法權的首腦,由立法院選出17名大法官,

任期最短8年,但可以無限期加以延長,

最高法院下設有4所上訴法院,

各省都設有大審院以及初級法院,

 選舉權屬獨立的選舉法院職權

 

哥斯大黎加主要的政黨有,國家自由黨,人民先鋒黨,人民聯合黨,

人民聯盟黨,國家統一黨,基督社會聯盟黨,工會聯合委員會,

哥斯大黎加工會,哥斯大黎加民主工人聯合會,

 

在行政區的劃分上除了首都,聖荷西,屬於直轄市外,全國分為,

利蒙,聖荷西,卡塔戈,艾雷迪亞,阿拉胡埃拉,瓜納卡斯德,

蓬塔雷納斯,等七個省份,省下設有縣,全國共有65個縣,縣下設有區,

 

哥斯大黎加全國321萬人口,白人佔全國百分之46,黑人佔百分之三,

印地安人佔百分之二,而有哥斯大黎加棕色地域之稱的西北太平洋岸,

住了為數約全國五分之一人口的西班牙人,印地安人和黑人的混血種,

他們性格溫和,態度親善,被稱為丘羅或邱利特,

現在也完全融入白人的社會內,

而數萬名受雇於美國人來此栽種香蕉的黑人,

以及白人和黑人的混血種,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受到同化,

另外還有3萬多名華人,

 

哥斯大黎加以西班牙為國語,這裡也流行英語,法語,德語,

荷蘭語和義大利語,在都市地區英語較普遍,

 

哥斯大黎加大多數人民信仰天主教,也有部分是新教,

 

哥斯大黎加是一個自由獨立的民主共和國,

憲法規定禁止設立經常性的軍隊,但是可以設立7千5百名武裝警察,

用以維持公共秩序,遇到與國發生戰爭危機時,

應該訴諸泛美國家組織出面調解,國內雖然有1千2百名民團,

但是也只是為了自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