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利垂亞,通稱厄利垂亞,首都阿斯瑪拉,

全國人口約500多萬,主要人口為提格利尼亞人、提格雷人,

公用語言為英語,阿拉伯語和提格利亞語,

使用阿拉伯文,拉丁字母,

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國家,

瀕臨紅海,面積12.5萬平方公里,

民族以提格利尼亞人提格雷人等為主,

主要的民族為,迪格雷族,阿法爾族,

 

主要的宗教為回教與基督教科普特派,信徒各佔人口的半數,

主要的產物為鐵礦和黃金,由於糧食嚴重不足,

所以有七成的糧食需要靠輸入與援助,

現任總統,薩伊阿斯,擔任厄利傳雅解放陣線的總書記時,

曾前往中國接受軍事訓練,是為著名的戰略專家,

 

西元1890年為義大利所佔領,並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聯合國的同意之下,

與衣索比亞組成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聯邦

西元1960年成立,厄利垂亞解放陣線,以武力爭取厄利垂亞脫離衣索比亞,

西元1963年遭衣索比亞兼併,成為該國第14

西元1970年代「厄利垂亞人民解放陣線」於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領導下,

自「厄利垂亞解放陣線」分裂出來,逐漸取代後者,

成為衣索比亞境內的主要厄利垂亞反抗軍,

西元1991年衣索比亞門格斯圖政權在被推翻後,

梅萊斯·澤納維,的新政府同意在厄利垂亞舉行公民投票,

以決定該地區是否脫離衣索比亞,

西元1993年4月,終於在聯合國的斡旋與監督下舉行了公民投票

結果以99.8%贊成通過脫離衣索比亞,並於同年5月24日宣布獨立,

西元1993年,厄利垂亞獨立之後,

除了與鄰國蘇丹的伊斯蘭主義政權產生對立,

西元1998年更和衣索比亞發生軍事衝突,

據估計,雙方軍民死傷人數達數萬人,

越過境外逃難的難民更多達54萬人,

厄利垂亞執政黨的厄利垂亞人民解放戰線EPLF

與衣索比亞執政黨的衣索比亞革命民主戰線EPDRF,

之前結盟對抗門基斯獨裁政權時的關係良好,但厄利垂亞獨立之後,

雙方反而爆發軍事衝突,雖然非洲統一聯盟,OAU,展開斡旋,

但雙方和談一直沒以進展,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的導火線,

主要是兩國之間的,伊伊格拉三角地帶,約4百平方公里的領土糾紛,

厄利垂亞在獨立之初,衣索比亞多半以河川等自然地形為國界,

卻只有這塊三角地帶界線不明,雙方皆宣稱擁有這三角地帶的主權,

雖然國際上普遍認為該地屬於衣索比亞的領土,

但厄利垂亞卻根據殖民地時代的資料,認為這塊土地是屬於厄利垂亞所有,

雙方互不相讓,雙方在經濟上的矛盾,也是衝突的原因之一,

西元1997年7月,厄利垂亞政府決定發行新的,通貨那革法幣,

以擺脫衣索比亞對厄利垂亞經濟的影響力,

於是衣索比亞為了打擊厄利垂亞,

決定以美元作為國際收支貨幣,雙方因此對立,此外,厄利垂亞的獨立,

也使得伊索比亞失去了出海口,

紅海沿岸港灣的使用權,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西元1998年5月,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爆發軍事衝突,

厄利垂亞部隊越境攻擊衣索比亞的,亞巴德梅地區,戰鬥擴及東部,

一個月後,兩國又互相轟炸對方的首都,導致許多平民的傷亡,

後來雙方在國際調停下停止轟炸,

後來英國與盧安達出來調停,情勢才稍微緩和,

非洲統一聯盟建議厄利垂亞從佔領區撤軍,伊格拉三角地帶非武裝化,

衣索比亞則恢復民主政府,聯合國則協助劃定兩國國界,雙方基本上同意,

不料,不久厄利垂亞又反悔,宣稱伊伊格拉三角地帶,

是衣索比亞於西元1997年不當的佔領,

理應歸還,於是雙方的談判再度破裂,

但西元1999年2月,雙方戰鬥再度激化,衣索比亞大規模出兵,

厄利垂亞被迫撤出伊伊格拉三角地帶,接受非洲統一聯盟的和平提案,

但衣索比亞反而咬住不放,持續攻擊厄利垂亞,

 

西元2000年5月20日在,比蘭貝沙,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展開決戰,

於是聯合國,歐盟,非洲統一聯盟,日本政府,以及週邊國家介入協調,

雙方簽定協定,西元2002年雙方再度交火,4月,荷蘭海牙國際仲裁法庭,

幫助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劃定國界,6月,雙方才簽署停戰協定,

雙方關於伊伊拉格拉三角地帶領土的爭議,才逐漸平息,

傷方30年的戰爭,軍民死傷人數超過20萬人,

西元2018年7月,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結束敵對關係,

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

隨後訪問厄利垂亞簽署和平條約,兩國總理和元首,

宣布重啟雙方貿易,經濟,交通和外交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