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簡稱赤道幾內亞,中文亦簡稱赤幾,

首都為馬拉博(使用中),歐亞拉(建設中),

全國人口為93多萬人,主要人口為赤道幾內亞人,

說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

使用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

位於非洲中部,該國國名雖然帶有赤道字樣,

但實際上赤道只通過其領土之間的海域,

並未直接穿過該國陸地領土,

 

赤道幾內亞大陸部分的原始居民為,俾格米人

他們的領地後來被班圖人占有,

西元1471年至西元1472年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德·波,

在尋找通往印度的航路過程中發現了斐南多波島,

將其命名為「福爾摩薩」(Formosa),

安諾本島是在新年發現的,並由此得名,

西元1499年,根據《托德西利亞斯條約》,

位於西經50度以西的領土歸西班牙,以東的領土歸葡萄牙,

葡萄牙人由此占有亞洲和非洲地區,

南美洲大部分為西班牙所有,及至奴隸貿易興起,

葡萄牙人便壟斷了非洲的奴隸來源和出口權,

這就引起西班牙的強烈不滿,

西班牙也要求在非洲得到供應奴隸的地方,

西元1778年,葡萄牙同意讓給西班牙一些非洲沿海島嶼,

以及大陸上位於歐果韋河和尼日河之間的領土,

以此作為交換條件,葡萄牙人在西經50度以西,

占據的美洲地區的所有權得到西班牙承認,

同年西班牙人在福爾摩薩登陸,將其改名為,斐南多波島,

以紀念其發現者,但是,由於黃熱病橫行,

西班牙人在島上移民的嘗試屢次失敗,

迫使其西元在1781年撤出該島,

西班牙內戰後,西屬幾內亞得到了更多的開發,

西元1959年,該地區被劃為斐南多波和木尼河兩個海外省,

西元1964年1月,兩省取得內部自治地位,

至西元1968年,在民族獨立運動和聯合國的雙重壓力下,

西班牙同意給予其獨立地位,

西元1968年10月12日,西屬幾內亞宣告獨立並改國名為,

赤道幾內亞共和國,

 

西元1968年赤道幾內亞獨立後一直由,恩圭馬家族,

實行世襲專政獨裁統治,

西元1968年10月,弗朗西斯科·馬西埃·恩圭馬

成為赤道幾內亞首任總統,

西元1970年,該國宣布取締所有非執政黨,

西元1972年,恩圭馬宣布自己為「終身總統」,並實行獨裁統治,

西元1979年8月,恩圭馬的侄子,「國家革命人民武裝力量部」副部長,

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發動軍事政變

成立最高軍事委員會,恩圭馬被逮捕並處決,

西元1982年,赤道幾內亞取消軍事管制,奧比昂,

任赤道幾內亞總統,繼續實行一黨制

直至西元1990年改行多黨制

奧比昂此後在西元1989年,西元1996年和西元2009年,

三次再度當選總統,下設眾議院100席,參議院75席,

赤道幾內亞有世界現存,在位最久的總統,

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