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王國通稱摩洛哥,首都為拉巴特,

人口約3600多萬,主要人口為阿拉伯-柏柏爾人,

說阿拉伯語,柏柏爾語,使用阿拉伯文,

北非西端的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

其東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其實際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區,

茅利塔尼亞緊鄰,西部濱臨大西洋

並向北隔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葡萄牙西班牙相望,

 

首都為拉巴特,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

摩洛哥王國是非洲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也是非洲上最早有人類生存的地方,

根據考古學家挖掘發現,在摩洛哥境內西部的,阿卜德拉赫多,

曾發現西元前20萬年人類的遠古遺址,其中還包括了以消失的尼安德塔人,

西元前6千年,這裡就有了農業的耕種,

西元前3千年,柏柏爾人,遷居到現在摩洛哥南部的,阿特拉斯山脈,

以摩洛哥為老家,

 

腓尼基時期

西元前十五世紀,來自亞洲西部的腓尼基人,

渡過地中海來到非洲西北部的土地上,見當地景色風光綺麗,

辯稱此地為,摩洛哥,意思是修養的勝地,

腓尼基人在取得大西洋東岸的制海權後,在各處建立貿易的據點,

教導當地土著們使用鐵器,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南岸和北岸,

建立版圖龐大的帝國,範圍除了今天的摩洛哥外,

還包括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以及西班牙和法國的南部,

統治中心則設在突尼西亞,

 

迦太基時期

西元前五世紀,腓尼基人的勢力被迦太基人所取代,

迦太基人在北非海岸建立龐大的帝國版圖從,錫德拉彎,

到摩洛哥大西洋海岸,建立許多殖民地,以保護它的壟斷性貿易,

西元264年,迦太基帝國和羅馬帝國為了爭奪地中海的霸權,

前後發生了3次布匿戰爭,

西元前2百年,迦太基境內被柏柏爾族的首領,布卡爾,

趁羅馬跟迦太基打仗時趁機興兵奪取政權,

西元前146年,迦太基被羅馬所滅,摩洛哥也落入羅馬的手中,

不過當地的酋長仍保留有相當的自治權,

布卡爾家族將霸權擴大到摩洛哥的北部,

阿爾及利亞的中部和西部進而創立了,茅利塔尼亞王國,

 

茅利塔尼亞王國 努比底亞王國

羅馬帝國取得北非的統治權後,先讓茅利塔尼亞自治,

並未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僅以能確保羅馬的商船,

能夠在直布羅陀海峽通行為目的,

當時柏柏爾人還在現在的阿爾及利亞建立了,努比底亞王國,

羅馬帝國則趁努比底亞國王,馬西尼隆,

崩的機會將這個王國的領土分封給幾個酋長,

西元前118年,朱古達,重新統一了努米底亞王國,

並與他的岳父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結成聯盟夥伴,

西元前111年,羅馬興兵討罰努米底亞,

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便用計一再收買羅馬的將領,

戰爭因而延續長達5年,

直到西元106年,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被羅馬帝國收買,

誘捕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

羅馬元老願為了酬謝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

乃將茅利塔尼亞王國西部的邊界,從穆盧亞河向西擴展到克比爾河,

 

東茅利塔尼亞王國 西茅利塔尼亞王國

西元前一世紀初,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逝世,

他把茅利塔尼亞王國分給,博古德,博庫斯二世,的兩個兒子,

博庫斯二世分到了,東茅利塔尼亞,相當於現在的阿爾及利亞,

博古德則分到了,西茅利塔尼亞,也就是現在的摩洛哥,

西元前一世紀中葉,羅馬帝國內部的紛爭激化,

凱薩和龐培勢不兩立,東西茅利塔尼亞兩位國王,

也被捲入這場公開的敵對行動中,他們在情勢所迫下,

時而為凱撒賣命,時而為龐培效勞,

西元前45年,東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二世支持凱薩,

而與凱薩的軍團並肩作戰,出兵西班牙,以對付龐培的軍團,

而西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則擁護龐培,

他還派兩位王子在龐培的軍中服役,

西元前46年凱撒在,塔普蘇斯,戰勝了龐培,

後來屋大維和安東尼對抗時,也發生了類似的情結,

西元前38年,西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古德,聽命於安東尼的指揮,

親自率領遠征軍遠赴西班牙與屋大維的大作戰,

東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庫斯二世,則趁西茅利塔尼亞國王博古德,

隨安東尼遠征西班牙之際,出兵併吞了西茅利塔尼亞王國,

因而獲得屋大維的封賞,成為茅利塔尼亞王國唯一的統治者,

丟了王國的博古德,不倖在西班牙又打了敗仗,

只好往東逃到安東尼的地方,

戰後西元前29年,屋大維委任童年好友,朱巴二世,

為努比底亞國王,

西元前25年,羅馬元老院決定將努比底亞王國納入羅馬帝國的版圖,

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屋大維位了彌補朱巴二世的損失,

就讓他出任茅利塔尼亞國王,朱巴二世自幼在羅馬接受良好的教育,

文采風流,即是藝術家和文學家又是哲學家,

用希臘文寫過歷史,地理,戲劇等等著作,

他的妻子,克屢芭特拉塞萊妮,

是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佩特拉所生的女兒,

朱古巴二世上任後,致力於當時的科學研究和藝術發展,

培育了至今還富有生命力的摩洛哥產業,

如葡萄和橄欖油的種植,以及沿海的捕魚業等等,

西元前25年,朱巴二世將茅利塔尼亞王國的首府,

營造成一個2萬人口的繁榮都會,

朱巴二世駕崩後傳未給王子,托勒密,

西元40年,托勒密逝世後,茅利塔尼亞王國正式淪為羅馬帝國的殖民,

 

羅馬時期

羅馬將茅利塔尼亞劃分為,凱撒塔尼亞,延吉塔納茅利塔尼亞,

兩個行省,在羅馬的統治之下,這兩個行省幾乎完全基督教化,

西元253年,柏柏爾族人,法拉克,率領農民和奴隸舉行暴動,

反對羅馬帝國的奴隸政策,摩洛哥各地群起響應,

這個大暴動持續了10年之久,才被鎮壓了下去,

羅馬帝國晚期,北非各地經濟蕭條,

 

汪達爾時期

西元429年,屬於日爾曼血統的汪達爾人在其首領,艾塞里克的率領下,

像潮水般沿著海岸向西向東,勢如破竹地湧入,佔領了摩洛哥,

於西元439年建立了,汪達爾王國,

西元455年,汪達爾人渡海攻陷了羅馬城,大肆掠奪財物,

汪達爾人統治摩洛哥約1百年,

 

拜占庭時期

西元534年,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

出兵滅亡了汪達爾王國,恢復對摩洛哥的統治權,

但拜占庭帝國只能控制摩洛哥的幾個大城市,

使得柏柏爾人的部落各自為政,拜占庭帝國駐北非總督,格雷戈里,

自行宣布獨立,與柏柏爾人各主要的首領簽訂公約,

之後將首都定於,斯特貝拉,但他執政的時間不長,

在阿拉伯人入侵時死於斯貝特拉,

 

阿拉伯時期

西元683年,稱霸西亞的阿拉伯倭馬亞帝國,

中國古稱白衣大食的穆斯林西路軍遠征軍,由騎著白馬的,

奧格巴伊本納非將軍,統率從駐地的突尼西亞名城,開羅安,

的大本營大舉西征,沿著地中海南岸的西邊橫掃摩洛哥,

直抵摩洛哥北端,丹吉爾,以西的海角,面對波濤洶湧,

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他不自禁的隨口喊出,瑪格里布,

阿拉伯文的意思是最西之地或日落之國,

當時阿拉伯的遠征的目的不是要佔領北非,而是位了掠奪財務和女人,

所以不久阿拉伯人便由原路回去,

奧格巴伊本納非將軍於歸途中死於的一個綠洲,

現在這個綠洲就叫,比斯克,這片北至地中海,西瀕大西洋,

南接撒哈拉沙漠的土地便稱為,瑪格里布地區,

而摩洛哥的阿拉伯名字就叫瑪格里布,在穆斯林的眼中,

自古就認為摩洛哥是個極西之地,因為不論是對穆斯林,

或是更早的古羅馬人,迦太基人,腓尼基人來說,

現在摩洛哥的領土都是邊界的極限,在往西就是浩瀚的大西洋,

往南則是深不可測的大陸和熱帶沙漠,

在基督教和穆斯林爭奪土地的歷史中,摩

洛哥一度是伊斯蘭軍隊進攻歐陸的跳板,

伊斯蘭勢力曾一渡渡過14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

北征伊比利半島南部,

摩洛哥也曾經是基督教防堵伊斯蘭教勢力的堡壘,

迫使伊斯蘭的勢力對世界版圖的擴張,只能到此地為止,

持續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摩洛哥已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極西之地,

 

伊德里斯王朝

西元709年,穆薩伊本塔塞爾,率領阿拉伯軍隊第二次入侵北非,

並開始在摩洛哥廣泛的傳播伊斯蘭教,但遭到柏柏爾人的抵制,

西元711年,阿拉伯人成功統治了摩洛哥,柏柏爾人的騎兵也曾楊威羅馬,

並協助阿拉伯人進攻西班牙,但阿拉伯人始終把當地的柏柏爾人,

當做是被征服的民族,並對新入教的當地人,

課以只有異教徒才應該繳納的賦稅,而且指他們是低一等的穆斯林,

再加上阿拉伯人的殘酷和貪婪,終於引發了反阿拉伯人的大暴動,

西元740年,哈瓦利吉的虔誠教徒,邁塞拉,

在蘇斯省發動大規模的起義行動,結束了阿拉伯人對摩洛哥短暫的統治,

此後柏柏爾人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但尚未形成統一的局面,

境內出現許多小國由,哈瓦立吉教派,或其他各種異教徒的首領來統治,

但他們都和歐洲保持商業往來的關係,

西元788年,阿拉伯帝國內部因鬥爭激化,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哈桑,

全家被政敵所殺,但他的叔父,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

帶著自己的傭人,雷席德,成功逃脫,兩人渡過北非來到,札爾洪,

受到了當地酋長,伊斯哈克,的熱烈歡迎,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

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在穆斯林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宗教地位,

他來到摩洛哥之後,向當地人宣傳伊斯蘭什葉派的教義,

許多基督徒和猶太人都受到他的感化而皈依斯蘭教,他的實力因此而大增,

 

伊德里斯王朝

西元789年,他帶著領信徒們渡過,穆蘆亞河,之後佔領了,特累姆森,

創立了一個王朝,伊德里斯王朝,這是非洲最早獨立的什葉派穆斯林王朝,

伍麥葉王朝,對這種伊斯蘭教分化運動非常害怕所以派遣使臣,薩瑪穆,

前來伊德里斯王朝詐降並取得了,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的信任和重用,

西元793年薩瑪得設法毒死了,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

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生前取一位柏柏爾人女子,卡利札,

為妻子並留下了一個遺腹子,穆萊伊德里斯,

他出世後被擁利為國王稱之為,伊德里斯二世,

在尚未成年時就開始親政,他的野心比父王還大,

一心想建立一個包括北非,以及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在內龐大的帝國,

按照穆萊伊德里斯設計的帝國,必須有一個交通方便,地點適中,

處於繁榮地帶的大都市,

 

西元808年,穆萊伊德里斯將首都遷到,非斯,並採取中央集權的制度,

成功地統治了摩洛哥各個部族,使得這個王國的經濟和文化日趨興盛,

摩洛哥北部地區則開始使用阿拉伯語,

西元828年,穆萊伊德里斯吃葡萄時,被葡萄核鯁在喉嚨裡不倖噎死,

留下12個兒子由其長子,穆罕默德,繼承王位,

他遵從母后之命與其他7個弟弟分治王國,

結果內鬨不斷,王朝從此一蹶不振,

西元836年,穆罕默德讓位給他的兒子,阿里,

阿里和他的繼任者,葉海亞一世,都善於治理這個國家,

使得非斯城繁榮一時,成為北非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只可惜後來的繼任者,阿里二世,以及,葉海亞二世,

兩位都是不善治國的昏君,先後都被趕出首都非斯城,

 

柏柏爾人時期

阿爾摩拉維德王朝

素夫伊本塔舒芬

十一世紀末葉,阿拉伯人第二次大規模入侵北非各地,

但未能建立政權,這時摩洛哥南部山區的柏柏爾人中,

一個以宗教改革為號招的政治武裝團體,

開始逐漸崛起史稱,阿爾摩拉維德人,

西元1061年,尤素夫伊本塔舒芬,

被阿爾摩拉維德人的首領,艾貝克萌,授權指揮瑪格里布的軍隊,

很快的重整軍威並與當地各部落的首領建立聯盟,

之後定都於馬拉喀什,

建立了柏柏爾人歷史上第一個伊斯蘭封建王朝,

之後又把勢力擴張到摩洛哥的北部,

先後佔領了非斯,奧蘭,休達,塞夫魯,

丹吉爾,烏季達,特累姆林, 首次實現了摩洛哥的統一,

並且並吞了阿爾及利亞的西部,

西元1086年6月30日 ,素夫伊本塔舒芬,

率領一支由阿拉伯人,柏柏爾人,蘇丹黑人所組成的遠征軍,

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

於10月23日在,阿薩加爾戰役,中大敗了西班牙國王,阿豐索六世,

所指揮的基督教軍隊對並佔領除了,巴倫西亞,

以外的整個西班牙地區後以,塞爾維亞城,為該王朝的陪都,

建立了一個橫跨歐州和非洲徬龐大的柏柏爾人王國,

 

阿里伊本尤素夫

十二世紀初西元1106年,素夫伊本塔舒夫駕崩後它的兒子,

阿里伊本尤素夫,繼任王位,新王不善於守成,

過分依賴柏柏爾人來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在當時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

勢不兩立和長期對抗的情況下,顯得束手無策,

特別是西元1118年十字軍攻克,薩拉戈薩,之後阿里伊本尤素夫,

已無力阻擋基督教徒收復失土的浪潮,

另一支居住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區柏柏爾人中的,阿爾莫哈德人,

以純潔宗教為號召,也開始反抗阿爾摩拉維德王朝,

當地有一個叫,伊本圖麥爾特,此人酷愛傳教,

曾走遍北非和中東等地以增廣見聞,他身材矮小,相貌醜陋,雙目深陷,

但精神煥發,銳氣逼人,講經時善於煽動性的言論,

曾到摩洛哥各地傳播他的學說,他自以為承受天命認為朝廷以腐敗無能,

想到推翻阿爾摩拉維德王朝,後來他在首都馬拉喀什講經時,

曾侮辱國王的妹妹而被迫逃回故鄉,延邁勒,

號召本族的人於西元1125年發動叛亂,自封為宗教領袖,並組織軍隊,

向首都馬拉喀什發動進攻,但被國王阿里伊本尤素夫的軍隊打敗,

伊本圖麥爾特臨終時指定他的得意門生,阿卜杜勒幕敏,為他的接班人,

阿卜杜勒幕敏是個陶器商的兒子,天資聰穎,意志堅定,受過良好的教育,

深諳伊斯蘭教義,精通阿拉伯語,他為了凝聚同黨的向心力,

把師父的死訊一直隱藏西元1130年才公布,並自立為宗教領袖,

自稱哈里發,他的首要任務就是繼續反抗阿爾摩拉維德王朝,

在七拼八湊後建立了一支陸軍和艦隊,

並且聘請法國和西班牙的軍官訓練軍隊,

創下了阿拉伯軍隊僱用基督教徒當教官的先例,

此後他又用了15年的時間,採取蠶食的政策,

逐步獲得對大阿斯特拉里夫地區的控制權,

 

塔士芬

西元1142年,國王阿里伊本尤素夫駕崩,繼任者為他的兒子,塔士芬,

這位新任國王比他的父王更加無能,致使阿卜杜勒幕敏揮軍北上,

 

伊薩克

西元1146年,塔士芬國王也病逝,新任國王維,伊薩克,

此時阿卜杜勒幕敏以征服了摩洛哥大西洋沿岸的平原,

西元1147年,阿卜杜勒幕敏圍攻首都馬拉喀什城,

阿爾摩拉維德末代國王,伊克薩被迫投降,隨後慘遭處死,

城內平民也多被屠殺從而建立了,阿爾摩拉哈德王朝,

 

阿爾摩拉哈德王朝

阿爾摩拉哈德王朝也是定都於,馬拉喀什,不久,

國內大西洋沿海平原地區的軍民發動叛亂,但被阿卜杜勒幕敏加以鎮壓,

有3萬多人遭到處死,此後,阿卜杜勒幕敏,集中精神處理北非的問題,

於西元1151年征服了,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大部分的地區,

阿卜杜勒幕敏於國途中在,塞提夫,附近一帶與阿拉伯部落聯盟進行決戰,

結果又大獲全勝,但他不僅沒有懲罰敗軍,反而將阿拉伯騎兵加入戰力,

在對西班牙基督教十字軍的聖戰中,又再度大獲全勝,

解除了西西里人對北非海岸的統治,統一了摩洛哥,

還將埃及以西的整個北非地區,納入在他的領土,

連西班牙穆斯林居住的地區也向他稱臣,

建立了第二個橫跨歐洲和非洲的柏柏爾人帝國,

 

阿布雅各布尤素夫曼蘇爾

西元1163年阿卜杜勒幕敏死於,柆巴特城,他的繼任者是,

阿布雅各布尤素夫曼蘇爾,阿布雅各布尤素夫的統治時期,

併吞了西班牙的安達魯西亞地區,

西元1127年又攻佔了塞維亞,將統治範圍擴展到西班牙的北部,

但嚴格來說這個國王的軍事能力不是很強,

在後來十字軍進攻的時期頻頻受挫,

 

阿布尤素夫雅各布曼蘇爾

西元1184年的,聖塔倫戰役,之中阿布雅各布尤素夫不幸受傷而死,

他的兒子,阿布尤素夫雅各布曼蘇爾,繼承王位,

這個國王野心勃勃,窮兵黷武,雖然他在生活上窮奢極侈,

但登基不久後又百廢俱興,在國力的拓展上也重鎮霸業,

西元1195年他在西班牙的,阿拉科斯,擊敗了基督教軍隊,

連曾經摧毀過耶路撒冷而招來十字軍3次東征偉大的,薩拉丁,

也對他以禮相待,還特別派遣使臣攜帶貴重的禮物向,

阿布尤素夫雅各布曼蘇爾至上祝賀,

 

納賽爾丁利丁阿拉

西元1198年,阿布尤素夫雅各布曼蘇爾駕崩,

由他的兒子,納賽爾丁利丁阿拉,繼承王位,

 

穆斯坦西爾伊拉

西元1212年,阿爾哈德王朝位於安達魯西亞,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

被信奉伊斯蘭教的軍隊所佔領,

這象徵著伊斯蘭教開始從從西班牙和葡萄牙退卻,

納賽爾丁利丁阿拉國王在,柆斯納瓦期德托洛薩戰役,

之中被萊昆,阿拉貢,納瓦拉,卡斯蒂力亞,等四國組成的十字軍所擊潰,

他回到首都馬拉喀什後不久就離開人世,由他的兒子,穆斯坦西爾伊拉,

繼承王位,他不僅對國家毫無建樹,甚至對威脅王朝的危機也不聞不問,

任憑馬里尼德部族的勢力膨脹,馬里尼德人,

這個部族原先居住在摩洛哥東部地區,負責守衛東部的邊疆,

西元1216年,他們在綽號獨眼龍的首領,奧斯,

的率領之下橫掃摩洛哥的中部地區,

佔領了菲斯,塔札,梅克納斯,迫使這些城市向奧斯納貢,

 

馬蒙

西元1224年,穆斯坦西爾伊拉病逝,

他的兩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而開戰,舉國上下亂成一團,

直到西元1230年2月11日才宣告結束,當時曼蘇爾的孫子,馬蒙,

在基督教民防軍的幫助下登上王位,基督教民防軍,

是當時唯一有能力採取果斷行動的武裝力量,馬蒙雖然是穆斯林教徒,

但過去一直住在西班牙並取基督教徒,柆納哈芭波,為自己的妻子,

與基督教徒交往密切,深受基督教徒的影響,

在馬拉喀什的清真寺中登場演講時,竟然宣揚基督教的優點,

這種絲毫未加掩飾的傾向,使得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雷席德

西元1232年10月17日,馬蒙王不幸駕崩,

他把王位傳位給年僅14歲的王子,雷席德,但他在位僅僅11年後,

於西元1243年,在馬拉喀什病逝,這時的阿爾莫哈德王朝已處在為傾當中,

 

馬里尼德王朝

艾布葉哈雅

西元1248年,馬里尼德人在首領,艾布葉哈雅,的率領之下攻佔了菲斯,

進而創立了,馬里尼德王朝,

 

阿布尤素夫雅各布

西元1258年,艾布葉哈雅逝世,其王位由他的弟弟,

阿布尤素夫雅各布,繼承王位,

他於西元1269年,攻佔馬拉喀什,統一全國,

阿爾莫哈德王朝正式滅亡,新王阿布尤素夫雅各布上任之後,勵精圖治,

文治武功兼備,把西班牙名藝術家請到宮廷中,

讓大臣們學習以提高文化的素養,

並於西元1272年,修建菲斯新城,以美化城市,

西元1279年,他在老城的基礎上興建王宮,特區,兵營,

以及受王室保護的猶太居民區即所謂的,鹽區,

而舊城也被悉心的保留了下來,還增建了許多神學院,

阿布尤素夫雅各布執政期間,主要困擾他的問題是長達9年之久的,

特累姆森之圍,起因是他的兒子,阿布阿密爾,

起兵謀反失敗而逃到敵國,阿卜杜勒瓦迪德王朝的都城,特累姆森,

阿布尤素夫雅各布出兵攻打特累姆森,並駐軍在其附近,

打了9年始終沒有攻打下來,有趣的是他竟然可以在攻城之餘,

在9年之內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城堡,其壯觀的遺跡,

至今仍然讓遊客嘆為觀止,在積極作內部建設的同時,他

還強勢地鎮壓了國內的叛亂,又整軍經武,

率軍出征西班牙,發動伊斯蘭聖戰,

 

阿布雅各布

卻於西元1286年,不幸戰死於西班牙,在位21年,

其遺體被運回摩洛哥,安葬於拉巴特城郊外的,舍拉皇陵,

他王位由,阿布雅各布,所繼承但卻不幸於西元1307年,

被一名存不滿的宦官刺殺身亡,

 

阿布薩彼特

其繼任者,阿布薩彼特,則

放棄繼續圍攻特累姆森的行動,

阿布薩彼特就地執政了24年,

 

阿布哈

於西元1331年駕崩,其繼任者,阿布哈桑,一上任就命運坎坷,

屢遭失敗,卻是受後人推從為這個王朝最傑出的國王之一,

他總算完成祖父的遺願,用了兩年的時間,

於西元1337,年攻佔了特累姆林,

西元1340年,他出兵西班牙在,薩拉河畔,

被卡斯提利亞國王和葡萄牙國王的聯軍所擊敗,

戰後他侵略的野心略有收斂,但隨即又企圖染指突尼西亞,

西元1347年,他率軍出征突尼西亞,先是節節勝利,

但在開羅安吃了敗仗,結果阿布哈桑於,烏姆靈卜亞河戰役,

之中戰敗亡命於阿特拉斯山,

 

麥瑞尼阿布伊爾

於西元1353年病逝,而違背倫理,篡奪王位的麥瑞尼阿布伊爾,

後來也得到了報應,多病纏身的他使得其大權旁落,

任由王宮大臣擺佈,但這樣仍未能滿足大臣的貪念,

境發動宮廷政變,用座墊將麥瑞尼阿布伊爾給活活悶死,

 

賽義德

改立年僅5歲的王子,賽義德,為國王而大臣,

伊本哈森,則自封為攝政王,

 

阿卜德阿齊茲

直到西元1366年,阿布哈桑的另一位王子,阿卜德阿齊茲,登基為王,

在一群得利朝廷大臣的協助下,將首都遷到菲斯,政治逐漸佈上了軌道,

秩序也開始恢復,這批朝臣中包括當時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伊本赫爾東,

他所寫有名的著作,柏柏爾人史,至今仍為北飛最珍貴的歷史資料,

但這種好景在阿卜德阿齊茲去世之後,

國內的暴動和宮廷的動亂,又此起彼伏地爆發不已,

 

阿布阿巴斯

西元1383年先王的姪兒,阿布阿巴斯,

在紛爭中得到了勝利,動亂才告平行,

 

十五世紀時,王朝又陷入王位爭奪的亂象中,國家幾乎處於無政府狀態,

加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個基督教國家,不斷地干預內政,

同時強行霸佔王朝所屬的沿海地區,最早入侵的是葡萄牙人,

西元1415年,葡萄牙人佔領了摩洛哥北端的丹吉爾,

以及東方不遠處的休達港,等兩個直布羅陀海峽的城市,繼而向南擴張,

控制了摩洛哥南部大西洋海岸,並登陸攻佔在大的城市,阿加迪爾,

葡萄牙商人也隨之往東伸入南疆,柏柏爾人聚居的蘇斯地區,

掠奪其財務,後來西班牙人和熱那亞商人,接踵來到蘇斯地區,

與葡萄牙人產生貿易爭奪戰,而西班牙人還進佔摩洛哥其他沿海城市,

十五世紀中葉,菲斯城的居民處決了馬里尼德王朝末代國王,

這個王朝才逐告瓦解,此後,摩洛哥統治者若想保住王位,

就必須獲得菲斯城宗教領袖,以及貴族的支持,

西元1458年,葡萄牙又佔領了另一個城市,梅利利亞,

 

撒丁王朝

卡伊姆比阿姆拉拉

西元1514年先知穆罕默德,卡伊姆比阿姆拉拉,

自立為王建立了,撒丁王朝,

開始對摩洛哥沿岸地區的西方殖民者發起攻擊,

 

艾哈邁德阿魯吉

西元1518年他的兒子,艾哈邁德阿魯吉,繼承王位之後,

追隨父親的腳步,把葡萄牙人趕走,

 

穆罕默德謝里夫

西元1520年,他出兵佔領馬拉喀什,

幾年後他的弟弟,穆罕默德謝里夫,篡奪了王位,

他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並以救世主自居,

於西元1548年率軍攻克,梅克內斯,

西元1549年佔領菲斯,擊敗了葡萄牙人和土耳其人,

並摧毀了今日馬利共和國的所在地,非洲加奧王國,

 

阿布穆罕默德阿卜杜拉

西元1557年,穆罕默德謝里夫,被政敵暗殺身亡,

他的兒子,阿布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繼承王位,

並遷都馬拉喀什,他在位期間內政穩定,

便利用這個機會傾全力擴建都城,

 

瑪國瓦克勒

西元1573年,阿布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逝世,他的兒子,瑪國瓦克勒,

繼承王位,但是他的叔父,阿卜德馬利克,卻與他爭奪王位,

在土耳其人的支持下,自立為王並改王號為,穆塔塞姆,

於是瑪國瓦克勒便向葡萄牙人求援,葡萄牙國王欣然干預摩洛哥的事務,

率領3萬大軍在,阿齊拉勒,展開登陸行動,

 

阿布阿巴斯馬利克

曼蘇爾

西元1578年8月4日 ,摩洛哥,土耳其,葡萄牙三國大軍在,凱比爾堡,

展開會戰,史稱,三王大戰,結國三敗俱傷,

瑪圖瓦克勒和阿卜德馬利克,接戰死沙場,

葡萄牙軍隊則全軍覆沒,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則淹死在,姆哈曾河,

在戰鬥快要結束時,阿布阿巴斯馬利克,從菲斯帶來一支軍隊,

支援他的兄弟,阿卜德馬利克,結果輕輕鬆鬆地囊括了所有的勝利,

理所當然地登基當上了摩洛哥國王,其王號為,曼蘇爾,

後來他出並遠征蘇丹時,擄回了大量的金銀財寶,

得到了金國王的稱號,這位撒丁王朝最傑出的國王,曼蘇爾,

強勢到可以公然問鼎伊斯蘭哈里發(教主)的地位,他住錫瑪拉喀什,

平時住在一棟活動帳蓬式的王宮裡,透過一名神職人員掌控全國,

在他登機不久之後,葡萄牙攝政王便派遣特使前來媾和,

曼蘇爾乘機向葡萄牙索取鉅額贖回俘虜的金額,

對內他則積極推行中央集權制度,將土地分給貧民,並豁免其賦稅,

在他的統治時期,農業和製糖業都發展迅速,為了維護中央集權制,

曼蘇爾下令組建軍事部落集團,用免徵賦稅和分配土地的辦法,

各養一批能夠召之即來的現役軍人,組成了一支享有特權,

服義務兵役的警備軍,曼蘇爾還是一位奢侈淫逸的君主,

熱衷於大興土木,促進了菲斯的繁榮,他的王宮也以壯麗聞名北非,

西元1591年,他出兵佔領通往蘇丹貿易通道的,加奧,

他還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和外交上的關係,

他在位25年是撒丁王朝的全盛時期,

 

 澤丹王子 馬蒙王子

西元1603年8月20日,曼蘇爾國王駕崩,他的三個兒子位了爭奪王位而開戰,

結果澤丹王子在菲斯被擁立為國王,馬蒙王子在馬拉喀什另立為王,

分裂的下場導至國勢日漸衰微,同時隨著歐洲國家勢力的日益強大,

大量的穆斯林被西班牙驅逐出境,紛紛湧入摩洛哥,使得社會動盪不安,

 

阿拉維王朝

穆萊拉希德

西元1654年,摩洛哥東南地區阿拉伯部落中的,阿拉維仁,

逐漸崛起,其部落的首領,穆萊拉希德,

於西元1666年,推翻了撒丁王朝,統治了摩洛哥,定都菲斯,

建立了摩洛哥史上最後一個伊斯蘭王朝,阿拉維王朝,

這個王朝延續至今已344年,穆萊拉希德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美化都市,

菲斯城的市貌大至皆是由這個時期奠基的,

 

穆萊伊斯梅爾

西元1672年,穆萊拉希德去世,他的異母兄弟,穆萊伊斯梅爾,

迅速佔領國庫,但是他的兄弟,穆萊哈拉尼,

和他的姪兒,艾哈邁德馬赫拉茲,

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支持下起兵反叛,戰爭持續了5年,

西元1673年,北摩洛哥部族的首領,希德爾吉蘭,不幸戰敗身亡,

摩洛哥國王,穆萊伊斯梅爾,最後與他的兄弟和姪兒妥協,

讓他們進入摩洛哥的權力機構,此後,

穆萊伊斯梅爾還建立了一支由奴隸和自由黑人,

所組成的一支15萬人的軍隊,配備有歐洲武器,

其中軍官精通步兵和砲兵的聯合作戰,

西元1679年,西元1682年,西元1695年,穆萊伊斯梅爾動了這支軍隊,

進攻土耳其人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以確保邊界的安全,

西元1672年至西元1727年,穆萊伊斯梅爾長達55年的執政期間,

摩洛哥與歐洲列強的關係一直非常複雜,當然摩洛哥沿海也有許多港口,

被歐洲基督教徒佔據,他們先組織海盜,

在大西洋上打劫西方的商船,後來直接用武力收復沿海各城鎮,

西元1681年,他們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穆拉城,

西元1684年,英國人逐出扼住直布羅陀海峽西口的,丹吉爾,

並和當時與西班牙為敵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世,建立了友好的關係,

企圖能夠獲得路易十四世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援助,

以便收復被西班牙侵佔的直布羅陀海峽,東際的門戶港,

修達,梅利利亞,伊斯梅爾國王還想利用聯姻的方式協助事業,

他派遣使者前往法國巴黎,向法王路易十四的私生女,孔蒂公主,

要求與他結婚,但當孔蒂公主得知伊斯梅爾國王已有好幾百名妻妾,

而且平時的消遣就是棒打妃子,便拒絕了這樁婚事,

伊斯梅爾國王執政期間,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依靠貿易利潤,

徵收海盜稅和農業稅,因此使得國家較為繁榮,

他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後裔,要求人民對他要忠貞不二,

他曾編撰過一本宣揚信仰伊斯蘭教的書籍,

送給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企圖使他信仰伊斯蘭教,

他也是北非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為人非常殘忍,

連他的妃子和親生的兒子也不能倖免,酷愛建築的他,

在梅克內斯所建造的王宮,是一群被徵召的基督徒所建造,

傳說當建築工程完成時,部分工人被活活地鑲進宮殿的牆壁裡,

 

毛拉伊艾哈邁德  

西元1727年3月22日 ,穆萊伊斯梅爾以80歲高齡去世,

留下了8百多名王子和9百多位公主,

在他死後20年裡是摩洛哥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

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兒子,毛拉伊艾哈邁德,

這位國王不久就遠征蘇丹,其目的只為了搶劫財物,

此後他的政權就因官史的違法亂紀和昏庸無能,

而受到危害,全國到處發生暴亂,就連黑人警衛軍也參與叛亂,

後來他的一位兄弟,阿卜德,在馬拉喀什稱王並佔領了,梅克內斯,

從此出現了兩位爭權的君主,共同治理國家的局面,

毛拉伊艾哈邁德逝世時,阿卜德還繼續在馬拉喀什執政,

王國的北部成為內鬨的舞台,動亂20年之久後,

 

穆萊阿卜杜拉

毛拉伊艾哈邁德的繼位者,穆萊阿卜杜拉,

繼承了王位,但他曾先後被廢黜,

直到西元1746年才在,烏達亞部落,

和黑人警衛軍的支持下重新登基,

 

穆罕默德三世

西元1757年,穆罕默德三世,繼承了王位,

他是一位有教養的聰敏人,

熱心於和西方基督教國家建立友好的關係,

先後與丹麥,瑞典,美國簽訂通商條約,

由於摩洛哥海盜經常搶劫法國的商船,

於是西元1765年,法國海軍上將,夏福將軍,

指揮一支艦隊摧毀了盤據在,盧庫斯河,阿布拉克河,

入海處的海盜巢穴,並砲轟塞拉和拉巴特,

然後登陸於,拉臘什,但上岸的450多名法國水兵,

不久後就被海盜全部殲滅,

西元1767年,摩洛哥與法國簽訂通商條約,

確保法國商人自由通商的權利,

西元1769年,摩洛哥迫使葡萄牙人撤出,馬札甘,

從而收復了最後一座被西方基督教國家佔領的城市,

 

亞齊徳

西元1790年,穆罕默德三世駕崩,他的兒子,亞齊徳,繼承王位,

由於其母後是愛爾人,在他執政期間,

摩洛哥便與英國簽訂了一項通商條約,

使英國人可以在摩洛哥有行動,居住,通商等自由,

亞齊徳是一位貪婪卑劣的君主,他對猶太人肆意搶掠,

弄得他們貧困不堪,他在位時只有兩年,

於西元1792年駕崩,

 

蘇萊曼

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多沙姆,蘇萊曼,為了爭奪王位而大打出手,

結果蘇萊曼獲勝,這位國王對摩洛哥的發展,

以及與西方列強關係的發展頗有貢獻,

 

阿卜杜勒拉赫曼

西元1822年,蘇萊曼國王駕崩,臨終前他指定由他的侄兒,

阿卜杜勒拉赫曼,繼承王位,

新王執政期間經常受到國內一些部落和貴族的挑戰,

從西元1824年到西元1853年,從先後6次平定叛亂,在對外關係方面,

西元1830年,歐洲國家增加對北非的干預,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

並強迫摩洛哥協助逮捕阿爾及利亞的領袖,阿布杜拉卡迪爾,

此外,由於拉赫曼國王鼓勵海盜與歐洲大國發生衝突,

之後又捲入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解放戰爭,並對法國採取敵對的行動,

西元1832年,柏伯爾人酋長,阿布杜勒夫狄爾,

奮起反抗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佔領軍,並得到國王的支持,

西元1844年,摩洛哥與法國交戰,損失慘重,

被迫簽訂,丹吉爾條約,承認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主席地位,

阿卜杜勒拉赫曼在位期間,也曾與其他歐洲列強簽訂商業條約,

他以精明的外交手腕周旋,維持了摩洛哥的獨立,

西元1856年,英國在摩洛哥也獲得有利的貿易權,

 

穆萊

西元1859年,西班牙犧牲摩洛哥的利益,以增加其在北非的領土,

8月,阿卜杜勒拉赫曼駕崩,他的兒子,穆萊,繼承王位,同年,

摩洛哥與西班牙交戰,結果摩洛哥戰敗被迫簽定,拉斯河協定,

須賠償西班牙1億銀幣,但摩洛哥無力償付,

於是就由英國先行墊付,使英國勢力得以介入摩洛哥,

 

哈桑一世

西元1873年,穆萊國王駕崩,

他的兒子,哈桑一世,繼承王位,哈桑國王當時已是國內的宗教領袖,

且長期在軍隊中服役,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極力反對西方國家對摩洛哥的影響,

西元1878年至西元1888年,從未停止過戰爭,

 

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西元1905年3月31日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訪問丹吉爾,

提出了貿易自由和利益均等的要求,此後,英國,法國,德國,

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造成北非政局動盪不安,

引起國際局勢的不安,史稱,第一次國際危機,

西元1906年1月14日 至4月7日 ,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瑞典,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

等13個國家在,阿爾吉西洛斯,召開國際會議,

確認摩洛哥的領土可以保全,

但德國和其他西方列強在摩洛哥的利益也被確認,

法國和西班牙則委以摩洛哥的警察權,

西元1907年,法國以保護本國國民為藉口,

大舉進軍摩洛哥,佔領了烏季達和卡薩布蘭加,隨後又佔領菲斯,

而西班牙也乘機佔領摩洛哥的,阿賴特,凱比爾堡,同年,

阿齊茲國王的兄弟,阿卜杜勒哈菲徳,在馬拉喀什發動叛亂,

 

阿卜杜勒哈菲徳

於西元1908年8月23日,擊敗政府軍,迫使阿齊茲國王退位,

12月,歐洲各國先後承認阿卜杜勒哈菲徳為摩洛哥新的國王,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則是突然發生的,

西元1911年,德國派遣砲艇,豹號,駐進阿爾吉加迪港,

表面上是為了摩洛哥人在發生叛亂期間,為了保護德國的利益,

實際上是對法國進行威脅,但只有英國支持法國,

11月4日,法國和德國雙方簽署條約,使一場國際危機得到平息,

法國利用割讓中非領地的條件,來換取德國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侵略,

從而避免了一場歐洲戰爭危機,根據這個條約的精神,

法國得到對摩洛哥的保護權,德國則獲得法屬剛果的一些領土,

而西班牙仍保持對摩洛哥北部大部份的地區,以及南部狹窄地帶的控制,

西元1912年3月20日,法國迫使摩洛哥國王,阿卜杜勒哈菲斯簽定,

菲斯條約,從而控制了摩洛哥的行政,外交,司法,財政,軍事等大權,

將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11月27日法國與西班牙也簽定了,馬德里條約,

將摩洛哥北部大部分地區和南部的,伊夫蘭,

等挾長的地帶劃為西班牙的保護地,

 

西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8月2日,法國對德國宣戰,並驅逐摩洛哥境內的德國人,

西元1915年2月初,4千名德國戰俘被押送到摩洛哥去修築鐵路,

儘管在法國佔領區將領,路易士利奧泰,

的扶植下摩洛哥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

但是法國人的統治還是受到摩洛哥人民的贈恨,

柏伯爾人居住在里夫山脈的,里夫人,為了爭取民族的獨立,

進行不懈的抗爭,里夫人的領袖,阿卜杜勒克里姆,

是柏柏爾部落的權勢人物,貝努烏里亞格爾,的兒子,

他受過傳統的穆斯琳教育,也受過西班牙教育,

曾擔任西班牙政府的,土著事務局秘書,

梅利利亞穆斯林總法官,里夫電訊報的阿拉伯編輯,

由於他反對西班牙的殖民政策而被監禁,但後來成功逃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開始組織部落抵抗隊伍,

反抗外國人對摩洛哥的統治,史稱,里夫運動,

 

西元1921年7月20日,阿卜杜勒克里姆率領反抗軍在,阿努瓦勒戰役,

之中全數殲滅,希爾維斯特雷將軍,所控制地2萬名西班牙軍隊,

這是任何西方帝國主義者殖民史上的一次大敗仗,

希爾維斯特雷將軍還因此自殺身亡,摩洛哥反抗軍在這次殲滅戰中,

獲得大量的戰利品包括,無數發子彈,60門大砲,還有好幾萬的俘虜,

迫使西班牙交萬西班牙比基塔,作為釋放戰俘的贖金,

 

里夫共和國

阿卜杜勒克姆

西元1922年成立,里夫共和國,由阿卜杜勒克姆出任總統,

根據柏柏爾人的傳統制度,組成中央集權政府,

並建立一支由數千人組成的常備軍,

以及一支由11萬人組成的後備軍,擁有良好的設備,

在西元1922年至西元1934年,

里夫共和國多次對摩洛哥境內的西班牙殖民區,

發動猛烈的攻勢並且在,希迪邁索戰役,以及,洛巴巴爾戰役,

之中擊潰了西班牙軍隊,基本上收復了自西元1912年以來,

西班牙在摩洛哥佔領的全部領土,

西元1925年春季,阿卜杜勒克里姆,向法國人發動攻勢,

戰鬥打得非常激烈,法軍喪失了對摩洛哥北部的控制權,

此後,法國和西班牙聯合作戰,

西元1926年5月27日 ,阿卜杜勒克里姆,被迫投降,

被放逐到印度洋法屬的,留尼旺島,事實上,阿斯特拉山區以及撒哈拉,

直到西元1934年都未曾平靜過,

 

阿卜杜勒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五世

西元1929年11月19日 ,阿卜杜勒尤素夫國王在拉巴特駕崩,

他的兒子,阿卜杜勒穆罕默德,繼承了王位,史稱,穆罕默德五世,

他繼位年僅17歲,是位思想聰敏的年輕國王,不遺餘力地從事獨立運動,

希望摩洛哥能夠脫離法國的保護,在他之前,摩洛哥的君主都稱為蘇丹,

後來他認為國王的稱號比較現代感,因此廢棄了蘇丹改稱國王的稱號,

 

西元1934年2月,法國政府決定將摩洛哥至於海外殖民部的管轄地,

從而使得保護領地的摩洛哥不只是實質上,

就連形式上也淪為法國的殖民地,

12月成立,摩洛哥行動委員會,它是這個國家第一個政黨,

它是為了爭取摩洛哥人與法國人平等的地位,

並提出增加穆斯林在摩洛哥政府所佔比例的改革措施,

但遭到法國殖民當局的拒絕,

西元1935年9月至10月之間,法國總督開始徹底鎮壓摩洛哥的民族運動,

解放摩洛哥行動委員會,此後,法國和摩洛哥之間對立的情勢日益升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摩洛哥原屬法國政府,

 

西元1942年11月,摩洛哥人民以行動配合美軍,在卡薩布蘭加登陸,

成為同盟國反攻軸心國的重要基地之一,

西元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來到卡薩布蘭加,

羅斯福總統在會見穆罕默德五世時,鼓勵他爭取國家的獨立,

12月,這個國家最大的民族主義政黨成立了,摩洛哥獨立黨,

隨後要求廢除保護條約,實現國家獨立和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西元1944年,穆罕默德五世在丹吉爾發表演說,

強調摩洛哥與阿拉伯世界的聯繫,要求摩洛哥獨立,

他還採用有效的抵抗辦法,

拒絕在法國常駐摩洛哥代表的法令上簽字,並要求修改菲斯條約,

 

哈桑二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摩洛哥仍是法國的屬地,

但摩洛哥人民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卻日益高漲,

西班牙控制撒哈拉地區的磷肥產業,開始突飛猛進,

使得摩洛哥境內的貧富差距逐漸拉大,軍債堆積如山,

哈桑對國內不滿的意見卻不聞不問,更加深了人民對他的仇恨,

西元1976年,佛洛哥和西班牙之間就西屬地撒哈拉的主權問題發生爭執,

由於西班牙堅持不肯交還西屬撒哈拉,

於是哈桑二世於11月,發動35萬名毫無武裝的摩洛哥人,

赤手空拳地越界,進入由西班牙軍隊控制的西撒哈拉,

直至嚴陣以待的西班牙軍隊面前,沿途沒有休憩的地方,

也沒有食物補給,更沒有交通工具,僅慿著雙腳和毅力與勇氣步行,

三天後西班牙攝於摩洛哥人民的團結之心決定撤軍,

於是摩洛哥終於收付了這一大片土地,

這就是摩洛哥獨立之後所發動著名的,綠色長征,

因為綠色在伊斯蘭教的傳統裡象徵和平,

以這種非暴力的方式成功收復失地,在人類史也是少見的,

後來西班牙,摩洛哥,茅利塔尼亞,

三國的外長在馬德里蘭會議上決定,西班牙將於西元1976年,

將撒哈拉交由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兩國共同管理,

摩洛哥分得西撒哈拉北部1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茅利塔尼亞分得西撒哈拉南部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西班牙軍隊則撤回哈拉地區,但留下游阿爾及利亞所支持的,

撒哈拉游擊隊普利撤尼奧陣線,與摩洛哥分庭對抗,

2月27日,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

或稱,普立撒尼奧,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並於3月5日 組成政府宣告獨立,阿爾及利亞立即予以承認,

於是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馬上發出祖國統一,

領土完整高於一切的口號,立刻與阿爾及利亞斷絕外交關係,

4月14日,摩洛哥與茅利塔尼亞簽定有關新邊界的協議書,

並結成軍事同盟,聯合出兵進入西撒哈拉,

與西撒哈拉人陣武裝力量,不段發生軍事衝突,

 

西元1979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放棄對西撒哈拉的所有權,

並與普利撒尼奧陣線簽署和平條約,

於是摩洛哥政府宣布擁有整個西撒哈拉的所有權,

隨即出並佔領茅利塔尼亞退出的西撒哈拉南部地區,

但與西撒哈拉人陣武裝力量的戰爭,卻不斷增加,

摩洛哥每年要耗費10億美元的軍費,

與西撒哈拉人陣武裝力量戰鬥,至使國國家陷入枯竭,

摩洛哥還在西撒哈拉構築了6道總長2720多公里,

配備有電子監視設備的防禦沙牆,並駐軍10萬人,

接著建立行政管理機構,為了一致對外,

哈桑國王二世決定開放黨禁,恢復國會,

允許各政黨競選參政,在君主立憲下實行多黨政體,

國內局勢才稍微穩定,

 

西元1980年代,摩洛哥繼續執行移民和開發撒哈拉的政策,

造成與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之間的關係惡化,

西元1980年,利比亞承認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於是摩洛哥立即予利比亞斷交,

西元1981年,摩洛哥報紙發布政府同意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調漲食品價格的消息,這對許多只靠微薄薪資,

過著艱苦生活的基層居民來說,等於要是他們勒緊褲帶節食,

於是起而反對這項政策,卻遭到政府迅速殘酷的武裝力量鎮壓,

坦克車橫行卡薩布蘭加的街頭,有數百人死亡,至少有1千人受傷,

並有5千多的示威名群眾遭到逮捕,整個二十世紀80年代,

在來自國際人權組織的壓力下,

才使得國內民主情勢獲得顯著的改善,

西元年2月,非洲團結組織,第38屆部長理事會議,

正式接納阿拉伯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為其會員國,

西元1984年11月,阿拉伯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派出代表出席非洲團結組織首腦會議,

摩洛哥乃宣布退出非洲團結組織,

8月14日,摩洛哥與利比亞締結聯盟條約,

西元1986年4月至5月,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

的主持下摩洛哥與美國簽署協定,

摩洛哥允許美國太空梭在緊急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摩洛哥的,

本古里空軍基地,卡薩布蘭加穆罕默德五世民航機場,

西元1988年8月15日 ,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

向摩洛哥外交部長以及西撒人陣代表,

提出和平解決西撒哈拉問題的建議,摩洛哥表示原則上同意,

西撒人陣則表示有條件地接受,

12月,哈桑國王二世改變對撒哈拉的政策,

同意於西元1989年1月,與西撒哈拉展開正式的談判,

西元1989年,摩洛哥同意與美國在,穆罕默德迪耶,

修建大型軍用戰略油庫,為美國海軍第6艦隊提供燃料的補給,

 

西元1990年,哈桑國王二世第6次訪問美國,

美國和摩洛哥的關係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美國取代法國成為摩洛哥最大的小麥供應國,

美國還在摩洛哥的丹吉爾,

宣布修件除了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廣播站,美國之音,

同年,摩洛哥和西班牙簽署友好睦鄰的合作條約,

西元1991年,國內反對派藉著修憲的機會加強整合,

獨立黨,人盟,人民民主行動組織,社黨,進步社會黨,

等政黨聯合組成民主集團,評擊政府的政策,

要求修改憲法和選舉權,擴大民主,改善福利,

哈桑二世國王在聽取反對派的意見後,

採取若干開放民主的措施,以穩定政局,

8月,哈桑二世宣布解散政府,組成以無黨派人士,

費里拉,為首相的過渡內閣,

以示政府在修憲和立法選舉中保持中立的立場,

9月9日 ,摩洛哥舉行公民投票,政府提出新的憲法,

以百分之99.96的絕對多票數,獲得通過,

新憲法主要是擴大國會的權利,至使政局趨於穩定,

經濟改革也取得一些成效,社會生活也逐漸安定,

西元1993年3月,摩洛哥同意以公民投票的方式,

解決西撒哈拉歸屬的問題,

西元1996年6月,再次修改憲法,

規定國會實施兩院制,設立地區議會,

西元1998年2月,哈桑二世任命在大選中獲勝的反對派聯盟,

庫特拉民主集團,人民力量社會主義聯盟第一書記,

阿卜杜拉拉赫曼尤素菲,為其手相,

並於3月14日,組成41個成員的新內閣,

這是哈桑二世執政37年來,首次由反對黨所組成的政府,

西元1999年7月9日 ,度過70歲生日的哈桑二世,建康狀況一直欠佳,

於7月22日,感染急性肺癌而住進首都的,拉巴特醫院,進行緊急治療,

7月23日 下午4點38分,哈桑二世因心臟病突發而與世長辭,

他的王位由36歲的長子王儲,西迪穆罕默德,繼承王位,

 

西迪穆罕默德六世

西元1999年7月30日 ,西迪穆罕默德正式登基,

這位之前鮮為人知的新國王,生於西元1963年8月,

身體比父親還要高大健壯,

老王生前親自對他進行政治和宗教的教育,

他於西元1985年畢業於,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士學位,

經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早年經常執行老王的代表,

執行外交公務,在許多人眼中,年輕的國王個性溫和,善良,儒雅,

對文學和藝術也極感興趣,並樂於接受新的事物,

他在還是王儲的時候就有親民愛民的聲譽,平易近人,

熱於聽取人民的心聲,喜歡幫助窮人,關心遇到的每一個人,

經常表現在對社會公益活動的熱誠,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和殘障者的際遇,

在首都拉巴特,許多窮苦人家都曾得到他直接的救濟,

有時他還會將社會最低層的客人,請進王宮座上賓客,

提供醫療和財務上的服務,並經常發放救濟物資,

他推崇簡單平和的生活,不喜歡繁文縟節與奢華的王宮排場,

出行時經常輕車簡從,遵守交通規則,穆罕默德六世,

登基之後在首次公開的談話宣誓,

他會改正那些曾經發生在老國王黑暗時期的過錯,

從今之後摩洛哥的人權紀錄,在非洲和中東地區將是最乾淨的國家,

從那個時期開始,他本著補償在老王黑暗時期,

9280個受害者的心態,一直致力於鞏固人權的進展,

 

西元2002年,摩洛哥重新選舉國會,當中最顯著的就是摩洛哥有史以來,

第一個內政選舉,學校裡柏柏爾語的推廣,

以及眾望所歸的保護婦女的權利與監護法案,

儘管西元2001年的911事件,

以及西元2003年的卡薩布蘭加炸彈事件,出現了一些壓抑性的舉動,

然而相關的嫌疑份子也在之後接受了特別的調查,

西元2004年,摩洛哥加入把大西洋公約組織會員聯盟,

與歐盟和美國簽定自由貿易合約,觀光事業在良好的氣氛,

以及政治環境下欣欣向榮,其經濟也得到迅速的發展,

人民的生活也獲得顯著的改善,政局和社會秩序也顯得和平與穩定,

現在摩洛哥也是聯合國,不結盟運動,阿拉伯聯盟,非洲團結聯盟,

伊斯蘭會議組織, 等組織的會員國,同時由於摩洛哥,利比亞,

突尼西亞,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因為都是屬於阿拉伯人,

講阿拉伯語,共同信奉伊斯蘭教,社會習慣也相近,

因此這五個國家便共同組成了,阿拉伯馬格里布聯盟,

希望仿效歐州共同市場,而馬格里布的意思就是最西方的意思,

西元2007年9月由,阿巴斯法析,出任該聯盟的首相,

 

柏柏爾人建立的兩個王朝,在西班牙的統治長達2百多年中,

信仰基督教的西班牙人和猶太人,

遭到政治上和宗教上雙重殘酷的迫害,

因此當時歐州人又稱柏柏爾人為,摩爾人,指野蠻的意思,

在那個時期,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和西班牙文化互相融合,

演變出特殊風格的,安達魯西亞文化,

這兩個由柏柏爾人的統治者,搜刮了國內各地的財富,

以擴建非斯和首都馬拉喀什等古城,

留下了許多具有安達魯西亞風格著名的建築,

 

摩洛哥是君主立憲制多黨制伊斯蘭國家國王擁有比較大的權力,

議會分參議院眾議院兩院,眾議院325名議員由國民直接選舉而出,

任期為五年。參議院270名由地方代表選出,每三年更換三分之一,

根據西元1996年9月所頒布的憲法規定,

摩洛哥是君主立憲制的伊斯蘭國家,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人民享有信仰,居住,遷徙,言論,集會,結社,和秘密通信的自由,

並有政治,生命,工作,財富,罷工,享有受教育,服兵役等權利,

國王為國家的最高領袖,國家統一的像徵,同時也是宗教的領袖,

武裝部隊最高的統帥,王位採世襲制,依哈桑二世國王子嗣之順序,

傳位給長子,但國王也可由最親之旁系子嗣,依相同條件之繼承,

國王應年滿16歲才可執政,國王在未成年期間,其憲法上的職權,

由攝政會議代行之,國王成年執政後,攝政機構則成為諮詢的機構,

攝政會議,由最高法院首席院長主持,成員包括,

眾議院議長,上議會議長,胡塞馬省議會議長,

以及由國王指定的重量級10位人士,國王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

有權任命首相,並根據首相之提議,任命內閣成員,主持內格部長會議,

公佈法律,有權主動或根據政府辭呈,宣布解散政府,

也有權宣布解散兩院或其中一半,並可任命文武百官以及駐外大使,

此外還,還有特赦權,得簽署並批准對外條約,但涉及國家的財政條約,,

須先經過國內立法院通過,在國家處於非常時期,

國王得下令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在此期間不得解散國會, 

摩洛哥現有16個合法政黨,主要的政黨有,

憲政聯盟,人民力量社會主義聯盟,全國自由人士聯盟,

獨立黨,人民運動黨,進步與社會主義黨,

 

於西元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即開始創設國家軍事力量,

西元2010年代時,全軍現役人數約19.5萬人

皇家陸軍皇家海軍皇家空軍之外,

尚包括皇家憲兵皇家衛隊後備役部隊

海軍是各軍種中成立時間最晚者,直至西元1960年才建軍,

國家並不設立國防部,只有國防行政管理機構,

主管國防行政事務,陸,海,空三軍均設有,

大臣級的總監,均由將軍出任,直接由國王指揮,

國王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兼參謀長,王儲是三軍的總協調員,

全年國防預算約18億美元,行政開之估計佔14.5億美元,

裝備開支約佔3.5億美元,它接受美國的軍事支援,

武器裝備主要由美國和法國供應,美國在摩洛哥境內,

設有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和一個通訊中心,摩洛哥軍隊訓練有素,

士兵軍紀良好,領導的軍官都是有經驗的指揮官,

是非洲最好最有實戰經驗的一支作戰勁旅,

包括憲兵和輔助部隊3.85萬人,

國王衛隊1千5百人,三軍總兵力共23.63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